APP下载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探究
——以《红胡子诊疗谭》《正雪绘马》为例

2022-08-11信一周志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石川外来词译文

信一,周志柏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210)

在翻译活动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特殊的词汇,其词义的选择依靠字典或者言内语境无法完成, 需要放到一个特定文化环境中才能选择出合适的词义,这种词汇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负载词。除了“文化负载词”这一称呼,负载文化信息的词汇在国内也被称为“文化特色词”“文化局限词”“文化概念词”“文化词”,该文所使用名称为“文化负载词”。 该文将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1 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要了解文化负载词,我们首先要探讨“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 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曾在其著作Mirror for Man: The Relation of Anthropology to Modern Life 中写道:“所谓文化, 在人类学中指的是一个民族的总体生活方式, 即个人从其群体中获得的社会遗产。亦可说,文化可以被视为人类所创造的环境中的一部分。 ”[1]从这一定义或其他大部分关于“文化”的定义中,我们都可以了解到某一文化通常在“某一群体”中流行,而对于其他群体来说通常是陌生之物。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文化负载词与处理普通词汇的不同之处就在于, 文化负载词是一类负载源语言文化要素的特殊词汇,而这些被负载的文化要素从目标语言文化来看可能是一种“未知”的概念[2],即存在文化障碍,也因此难以找到直接对应的词汇来翻译文化负载词。蒙娜·贝克针对词汇层面不对等问题归纳总结了几种翻译策略,笔者将以《红胡子诊疗谭》《正雪绘马》为例,具体去分析这几种策略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的应用。

2 文化负载词的依存环境

文化负载词多存在于文化背景深厚、 文化符号明显、 文化要素较多的文本中。 对于这些作品的翻译,若离开当时特定的时间、空间等文化背景就无从下手。相比一般词汇,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需要采用某些特定策略。

该文示例文本为中日对照,日语文本选自山本周五郎的《赤ひげ診療譚》及冈本绮堂的《正雪の絵馬》(《半七捕物帳》系列作品之一),中文译文文本选自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红胡子诊疗谭》(张忠锋译)、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红胡子诊疗谭》(隋泽宇译) 与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正雪绘马》(茂吕美耶译)。

《赤ひげ診療譚》是山本周五郎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小石川医馆医生的行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江户时代的风土人情。 而《正雪の絵馬》描写了江户末期的探案故事,也充满了时代文化色彩。 可以说《赤ひげ診療譚》《正雪の絵馬》含有大量文化要素,适合用于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的研究, 因此该文选择这两个文本及其译本作为研究对象。

3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蒙娜·贝克在其著作In Other Words 中对词汇层面不对等(由目标语言确少相应词汇、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源语言语义复杂等多个问题所组成)这一大概念总结了几种翻译策略, 而并未针对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 该文将尝试以《红胡子诊疗谭》《正雪绘马》为例,具体去分析这几种策略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的应用。(注:蒙娜·贝克针对词汇层面不对等问题归纳总结了8 种策略, 但其中一项策略“Translation by paraphrase using a related word”是针对词性问题的翻译策略,与文化负载词基本无关,故在该文中不去进行分析。 )

3.1 使用更一般的词(上位词)进行翻译

例1:

原文:保本登は医員見習として、小石川養生所に住みこんだ。[3]

译文:保本登不容辩解地成了见习大夫,在小石川医馆住了下来。[4](张忠锋译)

分析:所谓“使用更一般的词(上位词)进行翻译”,简单来说就是用意义范畴更加常规、更加宽泛的词汇进行翻译。 一些文化负载词因为有较为具体的形象,其意义范畴也就相对直观,比较适用于“范畴转换”类的翻译策略。范畴化的纵向维度是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层次关系, 不同层次的范畴具有不同的抽象度,依次呈现一种“种类包含关系”[5]。 原文中“養生所”即“小石川养生所”,是江户时代中期设立于江户的免费医疗机构,主要面向贫民。可以说小石川养生所是一种医馆。小石川养生所的概念比起“医馆” 有很多具体属性, 而医馆一词的范畴则涵盖了“小石川养生所”。 医馆没有了小石川养生所负载的文化相关的属性,可以很好地被目标语言读者认知。在这一翻译过程中,“小石川养生所” 是下义层次词汇,翻译成了其对应的基本层次词汇“医馆”,是一种文化负载词转换成一个意义范畴更一般、 更宽泛的词汇(上位词)的翻译策略。

3.2 使用一个更加中性/表达涵义更少的词汇进行翻译

例2:

原文:心中するつもりで、男だけ死におくれたともいうし、その男と夫婦になる筈だったのを、おゆみの父と結婚したから、 その怨みで殺されたのだという話もあった。

译文:一说是两人殉情,男人未死;一说是那男人本为由美生母未婚夫,可她却与由美父亲成婚,男人怀恨在心起杀意。 (张忠锋译)

分析:日语“心中”本意是真心实意,后由于《心中天網島》《曾根崎心中》 等文化作品及社会风气的影响,“心中”一词逐渐有了类似“殉情”之意,但却有些异于“殉情”。 “心中”一词蕴含了日本人对于生死轮回观的看法,即此生相爱的男女无法厮守终生,那么便殉情寄愿于来生。 不同于他国“悲”的殉情,“心中”有一种日式的“美”,使“心中”竟一时成为风潮,以致当时幕府不得不严厉取缔“心中”行为。 可以说“心中”偏向褒义词,殉情则偏向中性词。“心中”比殉情多出一部分日本文化要素。 此项策略相比第一种策略来说,没有过于明显的层次转换,并且可能剔除的并非是一种具象的属性, 而可能剔除的是“褒义性”这种抽象的属性。 在此例中,虽“殉情”与“心中”仍有差别,但以文章整体涵义来看,“殉情”已把“心中”在文中的含义基本表达出来了,译出效果较好。

3.3 文化替代

例3:

原文:むじな長屋。

译文:狸猫大院[6]。 (隋泽宇译)

分析:所谓“文化替代”,是指以目标语言中的文化负载词来翻译源语言文化负载词。 此项翻译策略致力于使读者可以产生相似的阅读体验, 而疏于形式对应。“長屋”是一栋式细长型的集体住宅用建筑,每户空间独立,但邻户间共用墙壁,多建于平民区。因其是日本特有的传统建筑, 我们难以直接找到对应的词汇, 使用替换文化负载词这一翻译策略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小说译者便使用了中文文化负载词“大院”一词来翻译長屋。“長屋”一词所在章节,主要对人物“佐八”及其邻里进行了描写,因此“集体住宅”“平民区”这些概念应当得以保留,而“大院”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保留了上述概念,因此可以使读者产生相似阅读体验。

3.4 使用外来词或外来词加上注释进行翻译

既然目标语言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来翻译源语言文化负载词, 那么直接使用源语言文化负载词(即外来词)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当两种语言的语言系统基于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字母体系时(如保加利亚语和俄语都使用西里尔字母),则可能以相同的拼写方式引用对方的文化负载词。 而当两种语言的语言系统基于不同的字母体系时, 则可能会以音译的方式引入外来词。 此项翻译策略可以拆分为两种情况, 即仅使用外来词的翻译形式和使用外来词搭配注释的翻译形式。

例4:

原文:男の名は角三といい、年は二十五。 住居は小石川音羽の五丁目、 藪下と呼ばれるところにあった。

译文:男子唤作角三,二十五岁,住小石川音羽街五丁目一个叫做藪下的地方。 (张忠锋译)

分析: 直接使用外来词进行异化翻译很显然会一定程度上有碍目标语言读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理解,而好处则在于留存了源语言文化且译出语简练。如果文化负载词从字面及与其关联上下文语境上就较容易理解,那么则适用于此项翻译策略。例4 中的“丁目”,尽管是由汉字组成,但其为和制汉字词汇,对于中文语言系统来说属于外来词。 我们可以根据字面及上下文即可知道此文化负载词表述的是地理位置,因此直接译为“五丁目”并不影响译文读者理解。

例5:

原文:この六助は蒔絵師だった。

译文:六助曾是莳绘师(一种漆器工艺,在漆上描绘出图案,并附着金、银、锡、色粉等装饰物。 大致分为研出莳绘、平莳绘、高莳绘。始自奈良时代,盛行于平安时代)。 (张忠锋译)

分析:此形式同样保留了源语言文化色彩。与仅使用外来词的翻译形式不同的是, 此形式的文化负载词多无法从字面理解其含义, 例如上面例子中的“蒔絵師”,从字面我们很难想象这是什么样的职业,因此需要附上注释帮助读者进行理解。

3.5 使用非关联词汇进行意译

例6:

原文:若い女の人夫です、普請場でまちがいがあって、腰と腹に大きなけがをしています。

译文:年轻的女搬运工,干活儿的时候不小心受伤,伤口在腰部和腹部。 (张忠锋译)

分析:回顾我们上文分析过的策略,第四项是异化自不必说, 而在前三项策略指导下的译出语也多与译入语有词汇意义范畴的关联, 且通常是相同词性。 本项策略不去寻找上述策略方式里要求的“对应”词汇(即“关联”词汇),而是采用了形式不对等的意译,简单来说就是“换句话说”。例中“普請”一词源于佛教,原指禅宗的信者进行集体劳作的农禅制度,后在日本室町时代逐渐泛指土木建筑类的团体性工作。 “普請場”则近似于汉语中的建筑工地,但“建筑工地”一词过于现代化,放入江户时代背景的小说里稍显违和,因此灵活地意译为“干活儿的时候”更符合原文基调。

3.6 省略

例7:

原文:まさかこんな「養生所」などという施療所へ押しこめられる筈はない。

译文:我怎么可能被打发来这种叫作“养生所”的地方工作呢? (隋泽宇译)

例8(对比参照例):

原文:まさかこんな「養生所」などという施療所へ押しこめられる筈はない。

译文:我怎么会来这种地方工作?这哪里是医馆啊。 简直就是个施药院(天平二年,日本光明皇后创设的医疗场所。由各地上供药材,和左右两京设立的悲田院一样,是为了救济京中的孤儿和穷人。除此之外,各地区和寺院也都开设有同样的医疗设施)。 (张忠锋译)

分析: 假如某个文化负载词对于文本整体含义来说基本没有分量, 而要解释这个文化负载词却可能篇幅冗长,进而影响阅读体验,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这项策略。 首先通过阅读小说可以知道“施療所”一词对于文本整体含义影响不大, 例8 使用了大量文字解释“施療所”一词,这一行为可能会过于分散读者注意力,好处则是译文较为完整。而例7 则是略去了对“施療所”的翻译,好处是不去解释“施療所”分散读者注意力,缺点则是未完全复现原文含义。

3.7 通过插图进行翻译

例9:

原文:あの正雪の絵馬はどうなりましたかね。[7]

译文:不知那块正雪绘马(参拜神社时挂的祈愿牌。江户时代没有当前这种现成的印刷绘马,都是祈愿者请绘马铺特制后再献纳给神社)变成怎样了。[8](茂吕美耶译)

分析:“通过插图进行翻译” 通常是在配合文字解释的情况下使用(见图1)。 插图可以帮助译文读者理解一些难以形容的文化负载词, 而缺点则是耗费篇幅。笔者认为插图的使用场合有限,多适用于下列情况:(1)使用文字对文化负载词进行解释的篇幅大于插图;(2)目标文化负载词与故事核心相关;(3)出版方或译者力求表现源语言文本中的文化色彩。在很多版次的《正雪绘马》日语原著中是没有附插图的, 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 《正雪绘马》中,特意在书的内容中加上了画师三谷一马所画的插图。 笔者认为这是出版方或译者出于(2)(3)目的而使用了插图。 正雪绘马指的是由比正雪创作的绘马, 这一物件涉及故事核心并存在很多与其相关的描写, 因此给译文读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绘马形象是有必要的。尽管译者对绘马一词进行了简单注释,但不足以让读者理解绘马的形象, 因此在邻页进行插图说明可以更好地为译文读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绘马形象。

图1 正雪绘马

4 结语

该文对上述7 种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 可以看到每种策略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笔者认为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些策略的适用场景。当译者倾向“保留源语言文化”这一立场时,“外来词或外来词加上注释”这一策略的使用频率则可能会相对偏高; 当译者倾向译文读者立场时,“文化替代”“使用非关联词汇进行意译”“使用更一般的词(上位词)进行翻译”“一个更加中性/表达涵义更少的词汇”这些翻译策略的使用频率则可能会相对偏高。 由于实际翻译中通常不会完全倒向“保护源语言文化” 或“保护译文读者感受”,并且译者还要考虑译文流畅度、译文理解难易程度等多个问题, 因此不同的翻译场景仍需要具体去分析使用何种策略。而“省略”与“通过插图进行翻译”这两种翻译策略因其特殊性,更是要参考具体的翻译场景而决定是否去使用。

猜你喜欢

石川外来词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石川安作品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从汉语外来词看民族文化心理变化
汉语日源外来词的使用与收录现状
汉语外来词及其对泰汉语教学
石川安作品
弟子规
弟子规
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