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连锁私营艺术博物馆运营机制对比分析
——以龙美术馆与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例

2022-08-11庄涵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古根海姆分馆连锁

庄涵迪

(南京艺术学院 文化产业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关于艺术博物馆连锁的定义, 中国海洋大学方百寿教授认为:“博物馆连锁即是依托具有较高品质的博物馆,通过展陈共享、管理互溶及品牌延伸等方式, 打破时空阻隔的一种新兴的博物馆经营和管理组织。 ”从这段定义中可以看出,博物馆连锁经营的首要条件是此类博物馆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具备连锁扩张的条件。同时,这些博物馆还要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然后此类博物馆通过管理的优化、藏品陈列的共享等方式来实现连锁。也就是说,博物馆连锁的本质就是一种新的博物馆组织形式, 指一定数量的博物馆通过其特定方式的结合组成博物馆的联合体, 并且通过这种规模化的联合来扩大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可以共享藏品陈列,从而降低经营、运输成本等[1]。

古根海姆博物馆作为国际上第一个做连锁博物馆品牌的艺术机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颇具艺术影响力,其在全球共有5 处,分别位于纽约、威尼斯、毕尔巴鄂、柏林和阿布扎比。中国的龙美术馆除了在上海徐汇区与浦东区分别拥有龙美术馆(浦东馆)和龙美术馆(西岸馆),构成独特的“一城两馆”的艺术生态。2016年5月底重庆馆开幕,构成了“两城三馆”的艺术构架,在国内初步形成了连锁美术馆的雏形,是目前国内具有相当规模和收藏实力的私立美术馆。 该文将通过连锁博物的品牌文化、管理模式、馆藏、连锁规模四个维度比较分析龙美术馆与古根海姆博物馆经营机制的异同,从而获取经验与教训,为国内私营美术馆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品牌打造思路。

1 龙美术馆与古根海姆博物馆运营机制分析对比

1.1 品牌文化

社会认知度与社会评价是衡量一个品牌的首要标准。 社会认知度越高的品牌,其在社会上的价值、格调、地位、号召力就越高,它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力就越大。 好的品牌给观众的印象是:“从来不需要刻意想起,但永远也不会忘记。 ”[2]

古根海姆博物馆很擅长利用自己在媒体宣传方面的天然优势。首先,古根海姆博物馆群的建筑外形大多都采用最前卫的设计, 其中纽约古根海姆与毕尔巴鄂古根海姆最为鲜明, 其建筑本身就颇具争议性与艺术性,而争议则带来话题与流量。 其次,古根海姆给予策展人最大的自由空间, 文化艺术创意是提升展览内容质量的重要动力, 因此古根海姆十分重视策展人的年轻化发展,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展览大多从全球人类的角度出发, 挖掘与展览被人忽视的天才艺术家或者具有前瞻性的作品。 如2018年秋, 古根海姆博物馆在美国首次举办希尔马·阿夫·克林特个展, 克林特是一位被历史遗漏的欧洲抽象艺术先驱,而古根海姆举办的展览,让大家重新审视欧洲抽象艺术,获得新的思考。正是古根海姆前卫的建筑造型,严谨的展览研究与合理的展陈设计,让古根海姆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3]。

龙美术馆在品牌打造上也极具辨识度。首先,龙美术馆浦东馆与西岸馆的建筑外观都充满了现代的简约感, 高挑的展示空间与信息量巨大的当代艺术的定位相符, 是当代艺术展品展示的绝佳空间。 其次,龙美术馆具有全球视野,展览内容不局限于中国国内优秀的艺术家, 也十分关注国外艺术发展的进程,并且引进了不少优质的国外艺术展览,为中西艺术碰撞与交流做出贡献,其中2019年举办的“马克·布拉德福特:洛杉矶”就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得到来自国内外艺术界的赞誉。 龙美术馆在中国国内已经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国际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是中国国内极具收藏实力与研究实力的私营美术馆[4]。

1.2 管理模式

连锁博物馆的规模化, 必须要有统一化或标准化的模式才能真正的发挥其优势。 统一集中的管理模式是连锁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特征, 指的是连锁博物馆内部管理模式的统一, 即连锁博物馆的总馆统一规划制定一样的衡量标准、尺度,而且其各分馆则必须遵守并且严格执行总馆所制定的标准, 连锁博物馆统一集中管理的特性力求让连锁博物馆内部的所有运行都制度化、统一化。

古根海姆博物馆是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旗下所有博物馆的总称。 古根海姆基金会运作的最大特色被归纳为“古根海姆模式”,即基金会在全球各地孵化以“古根海姆”为名的博物馆,在馆际之间建立大规模的藏品共享机制, 并为各馆的经营与策展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各博物馆在经营决策上享有独立自主,但对冠名和相关服务,要向基金会交付相应的费用[5]。

龙美术馆是由收藏家王薇与其丈夫一同建立的美术馆, 总体归纳龙美术馆的管理特点就是——龙美术馆实行的是馆长负责制, 美术馆的日常事务与发展方针大多由馆长王薇制定决策。 龙美术馆为了能够顺利地运营, 参照了国内外不少优秀美术馆的管理经验,并且在结合自身实际需要的情况下,设立了十个部门——策展研究部、展览部、教育部、典藏陈列部、市场营销部、商务拓展部、艺术商店、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与馆长办公室。龙美术馆严格按照这一组织结构安排总馆与分馆的任务与发展。

1.3 馆藏

馆藏对任何一家博物馆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核心资源, 一个博物馆的馆藏是否优质卓越几乎决定了一个博物馆的调性与地位。 而连锁博物馆的馆藏体系特点则是“动态共享性”。一方面,连锁博物馆的总馆或核心馆会定期举办一些大型的优质展览,并且为了组成完整的展陈体系, 它会从分馆的藏品中调取一些与总馆所策展览相关的藏品来补充总馆举办的展览,这一行为就实现了各馆之间藏品的共享。同时总馆规划的展览,分馆也具有优先展示权。另一方面,各个分馆举办的小型展览,有时也会向其他分馆借去用部分展品。这两种不同规模的展览,形成了连锁博物馆特有的藏品陈列共享体系。 藏品陈列的共享,使得藏品在各个馆之间流动,这不但促进了各个分馆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加了馆藏品的展出率,而且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藏品和陈列的利用率[6]。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西方现代美术博物馆之一, 古根海姆博物馆对现代艺术作品的收藏是十分重视与关注的, 其馆藏大部分是印象派以后各名家的作品, 其中抽象艺术品的收藏居于世界各博物馆首列。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藏品其实主要来自私人收藏家,它自己本身的收藏与从收藏家处接受的馈赠,使得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藏品囊括了从19 世纪到现代来自全球各地的优质艺术作品。 并且由于对大量艺术作品的收藏与管理, 古根海姆的馆藏还扮演了补充重要历史时期艺术品空白的角色, 对艺术品的历史研究与保护都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古根海姆博物馆作为连锁博物馆, 对馆藏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运用在全球各地开设博物馆的方式以互利互惠的方式获取合作方的馆藏, 从而将分馆的藏品纳入古根海姆总体的收藏体系中, 扩大古根海姆总体的收藏深度与广度, 如德国柏林分馆在最初成立举办展览时接收了来自德国柏林德意志银行的捐赠, 扩大了自身总体的收藏体系。在分馆发展过程中,如果在展览策划、研究、展陈等方面遇到难题,可以向总馆寻求帮助,获得来自多方的帮助[7]。

龙美术馆作为一个中国本土新兴的美术馆,收藏的藏品数量自然无法与体量庞大且存在已久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相提并论,但同样,龙美术馆也拥有众多重量级的艺术珍品, 显然已成为当今中国非常具规模和收藏实力的私立美术馆。 龙美术馆在上海发展势头迅猛, 其藏品有着中国从古到今的完整收藏线索,其藏品总数近3 000 件,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当代艺术馆来说是个不容小觑的数字。其中,龙美术馆尤其对中国红色题材的画作做了大量收藏, 从新中国建立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作品,还有“文革”期间罕见的艺术作品, 为中国本身艺术史的补充有着重要的意义。 龙美术馆的收藏体系与古根海姆博物馆相比,则是行其反道,龙美术馆是将总馆的收藏往分馆输送, 以期在国内不同地区都可接触到一致的艺术品展示, 从而增加馆藏品的展出率与提高藏品与藏品陈列的最大用途。

1.4 连锁的规模

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全球范围内连锁, 目前在纽约、毕尔巴鄂、威尼斯、柏林与阿布扎比开设博物馆,博物馆事业遍及全球。但在运营中,并非所有地区都与博物馆的定位相符,在2003年,拉斯维加斯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就因与所在地区的定位不符而名存实亡,最终走向闭馆。因此古根海姆博物馆虽然在全球拥有范围较大的连锁规模, 但仍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8]。

龙美术馆在中国范围内以上海为立足点, 在重庆开设第三个分馆,总体的连锁规模较小,且由于分馆之间地缘距离过远,艺术辐射地区之间联系较弱。总体来讲, 中国龙美术馆只是初具连锁博物馆的雏形与基础,还未在连锁的规模上获得较大的进展。

2 对国内连锁私营美术馆的运营建议

2.1 强化连锁品牌的定位

对于一个传统的美术馆而言, 品牌定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更不用说是拥有连锁效应的连锁博物馆,总体品牌定位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不只是总馆需要按照该品牌战略发展, 而是各个分馆也要遵循总馆的总体品牌策略, 对自己日常的经营活动进行修正或执行。一是,连锁博物馆应依据其功能进行连锁品牌定位。除了博物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四大核心功能外,如何利用连锁博物馆规模大、跨地域、馆藏动态共享的特性,根据本身主题、地理位置、建筑外形等特点来开展多形式的博物馆活动,形成差异化经营;二是,以观众需求为导向进行博物馆品牌定位。 连锁博物馆要客观地评估自身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将观众列为不同群体,对每一群体不同的特点和相同的需求进行识别,根据所在地理区域、经济状况、人口结构、艺术观众的艺术偏好等对观众进行定位,通过不同地域之间馆与馆的联动、馆藏的共享,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提高知名度,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同、共鸣和互动,让观众形成忠诚的心理。 使观众在某个地区看到某个连锁博物馆时, 可以自然联想到总馆甚至是其他分馆之间的品牌联系, 从而扩大品牌的影响效益,增加观众粘性[9]。

2.2 管理模式创新

国外的博物馆大多采取的是理事会管理制度,英国则是最早采取理事会管理制度的国家。 大英博物馆最初实行信托制, 其最高权力机构是托管董事会,董事会从项目计划、经费预算到藏品征集等事务实行终审权,国外著名博物馆大多在18—19 世纪开始探索理事会制度,并且在20 世纪基本成型。 古根海姆基金会成立于1937年,对古根海姆博物馆进行全方位的统筹管理, 其基金会成为实际上的博物馆最高权力机关,处理博物馆各种事务,基金会不是只有一个负责人对所有事务全权负责, 而是设立理事会,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大小事宜全由理事会成员共同商讨并进行决策。

中国的美术馆、 博物馆普遍实行的是馆长管理制度,馆长往往需要决策大部分的事务,任务繁杂且沉重,往往会有精力不济的问题存在。而连锁博物馆的馆长面对的工作量更是成倍增长, 为了解决此问题。 中国的连锁博物馆应该明确主馆长与分馆长之间的权责任务,将主要权力下放,来彼此分担重任。或是成立一个艺术基金会或是理事会, 由一个团队去负责连锁博物馆的日常事务, 理事会中每个人各司其职, 管理和分担连锁博物馆在日常中繁重的任务量[10]。

由此可见, 中国的艺术博物馆如果想打造属于自己的连锁品牌, 可以借鉴国外著名博物馆成立理事会的制度。 且连锁博物馆在成立理事会对日常事务进行管理的同时,应还可以设立学术委员会。设立学术委员会于博物馆内部经营而言, 有利于博物馆的学术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证学术严谨性与可信度;对于外部经营而言,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可以与学术性质的社会团体、 企业名流或者文化领域的名人进行对接交流, 有利于博物馆拓宽自身的发展方向,扩大连锁博物馆的影响力。

2.3 因地制宜,扩大运营规模

对于连锁博物馆来说, 规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没有连锁规模就不能被称为是连锁博物馆,因此因地制宜地扩大规模是连锁博物馆的一大重要任务。除了扩大连锁规模之外,连锁博物馆还需要重视与其他博物馆的合作,如果因为人力、财力、物力等问题无法建立一个全新的场馆, 可以通过与其他场馆的合作,将自己的馆藏分享给其他场馆,起到一个广泛的宣传作用。 中国的连锁私营美术馆可以学习古根海姆的连锁经验,采取直营连锁、自由连锁、特许连锁三种形式对自己未来的连锁经验规模进行划分与经营(见表1)。

表1 古根海姆连锁模式划分

分馆的因地制宜十分重要, 古根海姆博物馆虽然属于连锁博物馆的标杆,成绩斐然,但也有失败经验,如拉斯维加斯古根海姆。拉斯维加斯古根海姆最终没有逃过成为赌博行业的幌子, 使得艺术的发展在拉斯维加古根海姆不得不中断。因此,开设一个成功的连锁博物馆分馆, 需要严格调研当地的产业形态与结构,找到合适艺术生根发芽的地区,为连锁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与减少不可避免的损失。

2.4 优化馆藏体制

不止需要将收藏作品高效展出,还要考察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发展状况,利用地缘便利,将设立分馆的地区的优秀艺术作品纳入自身整体的馆藏体系。

打造连锁品牌的博物馆可以借鉴学习古根海姆博物馆的馆藏体系的优点,使用“合资购买、共同拥有和轮流展览”和“全面共享藏品”等方式来增加藏品的数量。 如古根海姆基金会在毕尔巴鄂建设分馆时对此地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巴斯克政府出资为分馆征集藏品, 虽然这些藏品的所有权不属于纽约总馆, 但这些艺术作品被纳入了古根海姆整体的收藏体系,成为古根海姆的展陈资源的一部分。

国内还可以借鉴古根海姆博物馆动态共享的馆藏体系,从选址开始就在馆藏扩充方面做到双赢,以获得更好的地区助力。 不再只将总馆或某一个馆作为中心向其他馆做单项的支持与管理, 而是馆与馆之间的馆藏双向共建,扩大馆藏的深度与广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 连锁博物馆在当今艺术市场竞争中是有优势的, 连锁的品牌效应比单一的个体博物馆或美术馆更能令观众产生深刻的记忆。 虽然我国的连锁博物馆尚在起步阶段,并非主流,龙美术馆的尝试也还在探索当中, 但借鉴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成功经验也许可以为以龙美术馆为代表的做博物馆连锁品牌的艺术机构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也为我国连锁美术馆的发展打开新局面。

猜你喜欢

古根海姆分馆连锁
文山书海
泰坦尼克与古根海姆的不了情缘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汽车快修连锁满意度高于4S店
本应尴尬的收藏家实现目标比发泄情绪重要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水乡故居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小算盘”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提高分馆服务效益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