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应用型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2022-07-07蒋文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三全育人应用型人才

【摘要】外宣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传播活动。新时期,外宣翻译人才培养在语言翻译类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上,更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采取“思政+应用型人才”模式,利用已有资源、平台进行深度挖掘,突出应用型、实践型,开展多元化的外宣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高度参与的个性化实践体验。教学中利用“互联网+”等线上资源拓展“三全育人”和外宣课程思政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外宣翻译,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4--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高,世界迫切希望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与世界交流与对话。探索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既顺应时代需要,也符合国家对高校育人的要求。新时代对培养高端外宣翻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外宣人才需要具备更高的政治水平和对外传播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国情、文化、国家政策、国际局势,才能更好地将其翻译成外文,进行对外传播行为。2018年颁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外语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出适应对外交流以及涉外行业所需要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其中,道德品质培养是最重要的方面。外宣翻译人才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有家国情怀。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人文素养是外宣翻译人才不可缺少的条件。外宣人才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整合不同层面的资源,创新培养模式,构建多维度的知识体系,实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外宣人才培养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和“以社会为本”的准则,实施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最后,从人才需要与岗位匹配、专业发展角度上看,课程思政融入外宣翻译的实际教学中,更加有利于培养具有“通德通识、博雅精专”的复合型人才。

二、外宣人才培养现状

第一,人才培养重理论讲授,应用性实践不足。传统的外宣人才培养主要集中于课堂讲授,学习内容多集中于政治、经济方面,针对我国当下的社会发展现状和优秀文化及传统方面涉猎不足。在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虽然在课程设置里增加了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下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内容,但往往出现“两张皮”现象,内容与外宣技能很难融合,导致外宣翻译应用性不足,学生实践能力弱。

第二,课程内容设置陈旧,缺少人文性和时效性。从目前来看,外宣翻译的课程设置单纯以训练翻译或传播技巧为主,没有结合新时期外宣人才的职业培养目标和外宣职业特色,缺乏实操性;教授内容陈旧,时效性不足,没有很好的融入课程思政,人才在外宣翻译中往往对我国文化表现出不自信的现象,课程思政建设与人才培养脱节,导致外宣人才无法高效优质的完成工作任务,以满足社会需求。

第三,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培养方式不灵活,缺乏创新。当前,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实用性。但是,外宣人才培养过程中,多存在未能将校企合作、社会活动更多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外宣人才培养多集中在课堂教学上,以理论传授为主导,未能很好的结合线上资源和平台,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人才培养,导致外宣人才在应用线上资源等方面存在不足,進而影响实战。

第四,教师队伍思政素养亟待提高。目前,外宣人才的培养突出体现在语言综合能力的运用,教师容易忽略对思想政治素养的引导。在“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之前,思政教育更多的出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教师在进行外语教育、外宣翻译等教学活动并不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为目标。从已有的教学研究来看,多数外语类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不透彻,关注的重点依旧是语言能力的培养,导致外宣人才在实践中只能做到生硬的翻译内容、传播信息,信息背后的文化等隐形的人文背景因素难以得到充分宣传。

三、应用型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的路径

首先,拓展“互联网+”、“线上线下”等多模态的外宣人才培养方式。在大数据背景下,除了课堂授课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外,还可以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互联网+”等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更多的来源于互联网。丰富的线上资源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教师在选取线上素材时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外宣人才培养从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转变为“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模式,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维度。在专业性和实用性指引下,以企业需求和思政育人为目标,将课程资源整合加工,在学习材料中嵌入思政点,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选取的线上素材,开展课前学习,熟知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线下课堂学习。线下课堂学习中,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线上学习出现的疑问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对线上学习后的感想进行分享,教师可以在课上清楚地掌握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的关注点和困惑,进行答疑,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课后任务分为线上作业和线下实践两部分。线上作业包括口译听辨训练、笔译、写作等语言基本技能练习,学生在完成线上作业后,由学习平台或老师进行评判,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评判结果,及时修正。线下实践以教师收集的凸显家国情怀和大国思维的外宣翻译案例为主,以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翻译比赛为补充,同时利用所在学校每年为各类型博览会、交流会输送大批外语翻译志愿者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在现场进行翻译,检验、巩固、提高翻译技能,展现课程思政建设中外宣人才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精神风貌,体现教师、学校、社会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其次,在思政理念指导下进行外宣人才培养。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也进入到新阶段,当前形势下,人才培养不能单纯的追求速度发展,更多应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科的优化发展,把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作为教育的落脚点。外宣翻译关乎我国对外宣传的质量和效果,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应顺应时代要求,在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前提下,抓紧外宣人才的思想道德素养。由于外宣内容不仅包含我国的对内对外的方针政策、社会发展状况,还包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文学作品、旅游资源等,外宣人才只有全面了解和学习我国的国情后,才能更加客观准确的处理外宣材料。外宣人才培养不能单纯的以提高人才的语言技能为主,更要以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为指导,注重人才家国情怀、思辨能力的养成,只有具备爱国主义精神,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更能以坚定的政治素养处理外宣活动中涉及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情况,对于突发情况更能以国家利益为重。

再次,拓宽外宣人才校内培养途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应用型外宣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在“应用+实践”,校内实践是外宣人才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学校各职能部门可以携手共建平台,如外宣工作坊,学术交流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学生创建更多的实践机会。就笔者所在的学校及地区来看,每年对外宣传和交流的机会多,需要完成的口笔译工作量大,但迫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少,就此可以通过外宣工作坊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从事基础的口笔译等工作。针对不同外宣翻译水平的学生,可以分类完成工作坊的任务。针对初级学习阶段的学生,可以从事口笔译活动的译前准备工作,如外宣材料整理、术语表查询等。已经对外宣翻译知识有积累且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从事学校基础翻译工作,如校园宣传栏、校内新闻稿、校园活动、学校网站新闻的翻译工作。对于在校已考取翻译资格证书,有较强口笔译实践的学生,可以在工作坊协助相关职能部门从事更加专业的外宣翻译工作。通过校内实践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将所学知识直接进行转化,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漏补缺,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校如家”的情感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最后,探索联合企业、社会的多元化合作培养。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其中,全方位育人就是除了学校进行人才培养,企业和社会也要承担起联合培养人才的重任。外宣人才培养,仅仅依靠学校一方面,是难以保证外宣人才快速高效的适应社会和国家的需求。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以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建立“3+1”、“2+2”等学制合作模式、开展企业或社会机构短期培训、联合企业举办冬令营和夏令营等交流项目,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基础上,了解当前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完善技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开展,各种博览会、交流会、论坛对外宣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也持续增长。亟需学习、企业、社会进行合作研究或调研等,培养应用型外宣翻译人才。

四.“三全育人”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应用型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灵活使用新技术的外宣人才。在“三全育人”的理念指导下,外宣人才不仅通过线下学习,掌握外宣技能,同时结合线上的训练,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深入拓展,线上专业的实训平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外宣人才在技能培养方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当前对外宣人才的要求已经不能停留在以往的水平,新时期的外宣人才要熟练掌握和使用线上资源,完善自身技能。

第二,有利于培养具备文化意识的外宣翻译人才,激发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外宣翻译是跨文化交际活动,这一活动需要交际双方进行交互行为,单方面的输入国外文化和思想无法满足当前新形势下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迫切需要,进而对我国文化、价值观和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产生影响。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外宣人才培养更好地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际教学中,发挥优秀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樹立符合国家社会建设的文化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外宣意识。

第三,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技能同社会需求对接,实现所学与所用的有效融合。

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阶段,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便利资源,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而且可以通过课内讨论和教师讲授解答学习阶段的困惑,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加强了沟通,教学相长,促进了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在校内校外融合式实践阶段,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针对不同的实践项目有针对性的完成,学生在过程中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实践结束后的总结提升环节,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完善。此外,校内校外实践中,可以第一时间的接收到社会、企业等相关信息,方便学生利用自身专长来进行选择,对提升学生的信息搜索和利用能力也大有裨益。

四、结语

新时期,应用型外宣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国家、社会的需求,运用新理念,探索新途径。为了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培养符合国家、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外宣人才,需要学生、教师、学校、企业、社会共同联动,通力配合,在不同的培养阶段融入适合的实践内容,提升学生实践水平。外宣人才在增强专业技能的同时,更需要提升政治思想素养,在从事外宣活动中要有意识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

[2]丁凤,王蕴峰,欧阳护华,等.全人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思政—以“交际英语”课程为例[J].中国外语,2021.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4]何玉海.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

[5]韩宪洲.课程思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20.

[6]洪玉蓉.论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人才的基本素质[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1.

[7]罗海燕.职业素养视域下的高校外宣翻译人才培育策略探究[J].新西部,2019.

[8]刘建军.课程思政:内涵、特点与路径[J].教育研究,2020.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应用型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研究”(编号:2021SZKY08);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2020JGA387)。

作者简介:蒋文,女(1989.07—),汉族,籍贯 甘肃天水,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研究,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三全育人应用型人才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