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程教学中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

2022-06-30佘纲正

中国大学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教育理念课程教学

佘纲正

摘 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不仅是清华大学所确立的教育理念,也是其全面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依靠整个教学过程实现的,这就需要教师深刻领会并自觉践行,特别是准确把握价值要素在育人行为中的首要地位。在世界秩序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让学生正确、全面、有重点地把握最近一个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国家的互动并以此真正理解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故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为例,聚焦课程目标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实施,探讨如何在“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价值塑造;课程教学;国际关系史

价值、能力与知识是育人活动及其效果评价的三个基本维度,也是每个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都应该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主題。清华大学在第24次和第25次教育工作会上逐步确定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这是清华人经过长期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教育思想与目标。从总体上看,教育理念反映的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结果的一种期待与追求,是教育活动的起点与归宿,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1]。其中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主要途径和过程。作为年轻教师,应该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有效落实并自觉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本文以“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为例,探讨通过课程设计与实施来实现“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为相关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清华“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特点

1.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不可分割

在很长一段时间,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都是教育工作者主要关注的层面。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国内外教育界经过大量争论后基本达成了如下共识: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两者都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应同时进行,不能有先后之分。同时,教育又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离不开价值引导的。因此,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不能割裂的。“教育活动既以实体的‘事实出现,又存在于观念的‘价值之中,教育是‘蕴含着价值的事实。”[2]特别是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相互碰撞的当今社会,如果缺乏相应的价值引领,可能造成青年学生在价值选择上摇摆不定,从而导致教育效益的下滑。价值塑造寓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价值观涵养需与知识、能力紧密结合。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开展价值引领,在价值引领中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如同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陈旭在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座谈会上所说,价值塑造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必须建立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

2.价值塑造是育人工作第一要务

不可否认,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都是育人的基本任务,都很重要。然而,从清华大学第24次教育工作会确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变更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可以看出,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在教育理念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顺序的改变意味着教育理解方式的变迁,也就是说在价值、能力、知识三个基本要素中,清华大学把价值要素放在首位。2013年7月,时任校长陈吉宁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中说到,一个人的成长重要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价值取向以及勇气、毅力、自信和团队精神等人格品性,这句话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什么我们国家培养的学生中杰出人才依然不够多?整体素质仍然有待提高?这在许多人看来是关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大问题,多年来也在清华人的脑子里一直挥之不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院长钱颖一认为,教育不只是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而是“育人”,能力和知识是育才,价值是育人,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人”比“才”更根本,育“人”重于育“才”[3]。将价值塑造作为育人工作第一要务与清华的办学传统一脉相承,《易传》古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特别说的是做君子的条件。因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凝聚着清华大学的“育人纲”。

二、“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的价值、能力和知识期待

“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是清华大学为“国际政治”以及“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两个本科方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核心课,同时其他院系的同学亦可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修。该课程是国际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关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国际关系演变的事实及其背后的规律。由于国际关系史的积累是构造社会科学理论大厦以及相关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同时当代国际关系史中所涉及的事件与当今世界现实联系密切,所以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投身国际政治理论研究以及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的能力。作为被清华大学认定的专业核心课,“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组以“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为引领,结合清华国际关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制订了课程目标,明确了对学生的价值、能力、知识期待。

1.价值期待:塑造维护世界和平的价值观和树立为国担当的意识

“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把追求人类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的价值观塑造作为价值期待的出发点。当代国际关系史反映的主要是二战以来世界冲突与和平发展的历程。二战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超大规模战争,死亡人数高达7000万。二战结束之后,很快又出现了全球性的冷战格局,虽然世界大战未再爆发,但各个地区的流血冲突并未停息。据不完全统计,战后70多年来,全球共爆发160多次局部战争和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如朝鲜战争、阿以冲突、越南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同时,非传统安全威胁正在成为影响人类前途命运的新问题,如核扩散、恐怖主义、公共卫生灾难等。当今世界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天下并不太平。“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历史和思考人类平等、和平、自由等价值的透视镜,使他们思考人类应从中汲取的历史教训,认识到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2578C410-6FB7-4684-BC2F-344162CFBBE4

荣枯。

“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把树立为国担当的意识作为价值期待的落脚点。国家是国际关系的核心行为体,国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世界不同国家间为国家利益斗争与合作的互动。因而国际关系史教育既应体现人文相亲的国际交流理想[4],更应肩负教育学生为国担当的使命。事实上,当代国际关系史同中共党史、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中国道路的当下制度选择关系密切[5]。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摆脱落后、实现振兴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实行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21世纪,我国的国际地位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诸多内部困难,而且还存在较大的外部舆论环境压力和挑战。国际上仍有一些人对我国的和平发展提出种种质疑,鼓吹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部分学者将西方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存在的“国强必霸”逻辑强加于中国,蓄意攻击、极力诋毁我国的发展。“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要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视野的当代国际关系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人的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青年人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

2.能力期待: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发展培养国际性人才,培养学生具备世界胸怀、爱国情怀,对人类未来的忧患意识和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责任感。更具体地说,一方面,为了给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战略规划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严谨求证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从事各种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根据上述目标要求,“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既力图兼顾但又有所侧重,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

(1)运用国际关系知识独立思考和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当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事件、历史人物很多,国际关系现象纷繁复杂,尤其是再牵涉到材料等因素,当代国际关系史中有许多仍未厘清的史实,要达到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培养学生把握国际关系研究的前沿议题与当前形势,能对纷纭复杂的国际现象有深入清醒的认识”的要求,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通过二战爆发及冷战后主要国家外交政策和主要地区重大国际事件的讲述和分析,使学生对史实的考察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层次。认识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分化和重组,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史实进行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分析因果关系、利弊得失和比较异同等,透过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现象洞察国际关系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提高理解当今国际问题的水平。

(2)跨文化交流能力。跨文化性是国际关系学科的核心特征之一[6],无论是外文文献的阅读,亦或在研究国际关系、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面对价值取向、思維习惯、心理需求等方面都不相同的交往主体,能否在“知己”与“知彼”中实现有效沟通并逐步相互理解、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是否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清华大学杨斌副校长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迫切需要我们培养的人能深刻认识变化的世界,既有文化自信,又具有跨文化理解力和交流沟通能力,有能力并负责任地应对全球挑战,从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7]。“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努力为学生锻炼和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提供机会,要求学生批判性地阅读中外文文献,能够识别文献作者持有何种论点,了解作者如何使用论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外语开展课堂讨论,通过撰写文献综述和读书报告,合乎逻辑地组织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断增强跨文化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3.知识期待:传授国际关系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

“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注重传授国际关系基础专业知识,使学生知晓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兴衰流变、联系交融及其对全球社会发展过程的牵制和影响,了解国际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同时,在当代国际关系史的学习中,经常会涉及诸如实力、均势、对冲、结盟、威胁、遏制、威慑、讹诈等概念,分析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所以在课程中也介绍一些国际关系理论方面的知识,加强学生对国际关系史发展脉络、趋向及其本质的把握。

20世纪是一段风云变幻、扣人心弦的历史,当代国际关系史纷繁复杂,有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才显得深刻。本课程在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相关思想理论为基础,不仅介绍现实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等宏观理论,还涉及决策理论、同盟理论等中层理论。例如,借助冷战时期两极格局下不少同盟关系的案例,如北约、华约、中苏同盟、美日同盟等,既讲授冷战时期的同盟关系史实及特点,同时根据同盟理论剖析其出现、演变乃至解体的原因。结合国际关系概念和理论学习史实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把握国际政治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拓宽学生对国际问题分析的角度,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对历史进程整体把握的能力[8]。

当代国际关系史教学面对的是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要继续攻读学位,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因此,虽然本课程并不是专门的方法论课程,但依然有必要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介绍必要的学术规范以及文献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过程追踪法等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的具体知识,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代史研究中有一些难以消除的“天然”缺陷[9],这些缺陷包括处理庞杂的资料、视距过近引起视野过窄、缺少关于当前事态之未知后果的充分知识等等。如何传授应对这一问题的相关知识,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例如,在介绍收集阅读文献的知识方面,特别提醒学生们注意两点:一是现实中的事实并不是所有的都有史的价值,在广泛收集史料时注意甄别、判断有价值的资料;二是由于利害关系有的领域资料未开放,需运用多种方法努力发掘,了解原始档案的分类、价值、查阅和使用。2578C410-6FB7-4684-BC2F-344162CFBBE4

三、落实课程目标,实施有效教学

课程目标反映的是对教学活动结果的期待与追求,需要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落实。“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围绕课程目标来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

1.精心拣选教学内容

“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等教授主编的《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册。该教材是按时间顺序依次发生的事实编写的,线索清晰、内容非常丰富。如何处理教学内容多与课时不够的矛盾,是该课程教学面临的一个难点。纵观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其基本脉络大致可以归纳为两条线索:美苏两大阵容的形成与冷战演化和终结、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群体的出现、崛起及其发展道路的探索。这两方面基本涵盖了当代国际关系史的大部分基础内容。为了使学生既能较好把握当代国际关系史的全局,又能对重要问题有深入学习和理解,笔者精选了14个专题,主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内政外交演变、苏联内政外交演变、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新中国成立与东亚冷战格局形成、全球民族解放运动与英法战略转型、核战危机与美苏缓和、不结盟运动演变与主要经济体发展、中东的变革与冲突、冷战在拉美与非洲、终局开端的1979年、新右派攻势与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通往后冷战时代之路等,分专题进行细化教学。

(1)努力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国际关系史本就具有资政育人的功能,但如何在课程教学中避免抽象的价值说教,还需要教师依托教学内容挖掘其中潜在的价值观。如在联合国及其下属组织的建立以及发挥相应影响的问题上,强调人类在二战与冷战中的教训如何使得“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同时引导学生延伸思考应如何客观和理智地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学生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价值观。笔者在教学中还特别注意中国在二战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中国故事放入全球图景之中,结合世界大势与我国经验,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为什么中国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什么永远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合理提升课程挑战度。一是适当地增加课程难度。教学中每一专题都提供中文及外文参考资料,训练学生阅读各类文献的能力,充实对当代国际关系史的理解。例如,以色列这个国家是理解中东地区当代国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成员,但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尚缺少可供教师上课以及学生阅读的一手资料。于是笔者购买了1945年至1960年的“以色列外交政策文件”系列(“Documents on the Foreign Policy of Israel” Series)的希伯来文和英文文献资料,让感兴趣的学生接触并阅读原始档案,使他们拥有了难得的直接感受真实历史的体验。二是拓展课程深度。中东一直是世界的长期热点,也是不少同学感兴趣的地区,“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安排了“中东的变革与冲突”专题。通过讲述和分析中东战略地位、自然资源以及宗教文化的影响力等因素,不仅使学生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理解中东为何成为世界热点,而且培养其思考与分析当前中东地区复杂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行更深入的国关与国别区域研究打下基础。

2.合理使用教学方法

“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在于育人,课程教学要致力于选择旨在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目前每年选课学生在50人左右的规模,“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选择并实行大班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首次授课前,认真查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学生先修课程。通过学情调查,在课堂讲授时坚持“三讲三不讲”。“三讲三不讲”内容是:讲学生看不懂的、找不到的、不会的;不讲学生能看懂的、自己可以看得到的、自己会的。“三讲”中重点讲述冷战及冷战后一些重大事件,介绍冷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情况,以帮助学生开阔思路,活跃思想。 “三讲三不讲”不仅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设置具有价值关联性的议题进行课堂讨论。根据当代国际关系史现实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笔者注意选择与现实相关的价值议题引导课堂互动。如针对近年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大国态度,设置“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大国冲突与合作”等讨论题;针对多国的核(不)扩散博弈,设置“核战略的制订过程与威慑效果”等讨论题。通过这些讨论,不仅使学生在参与中积极思考和理解问题,而且也帮助他们有效清晰表达自己的意见、梳理自身的价值观。

3.采取循序渐进的评价方式

课程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评价也应该步步推进,贯穿学习的始终。在“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考核中,设计了一套循序渐进的评价方式。明确了各阶段评价数据采集方式和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并在课程一开始时就呈现给学生。

(1)在课程学习开始后的第三周进行第一次随堂抽查,检测一下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第五周开始,每次课安排若干位同学以小组的形式按照本周的讨论题进行现场报告,要求他们对重要的知识点、参考文献中的论点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对比,并用恰当的例子来解释自己的观点等。同时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对当堂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质疑和提问,并要求进行报告的小组成员在有限时间的组内讨论后给予解释和回答,之后才是由教师对报告和讨论进行全局性的复盘、总结和升华。这种有压力的课堂“攻防”加深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真正调动和锻炼全班同学思考、阐释和沟通的能力。

(2)學期中的评价在认知的阶梯再上一个台阶,要求学生完成一篇1500~2000字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之所以限定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的字数上限,是让学生明白字数多并不等于就完成得好。具体要求是在第一段中清晰地陈述自己的主要发现或观点,之后评价的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行文是否严谨和有逻辑。总结性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及问答题。前者主要考查学生对核心史实知识的记忆准确度。后者则要求学生根据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对一些历史中关键现象提出全面、合理的解释,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而非单纯的记忆能力。此外,考核中还特别包括了让学生站在历史维度上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国际问题及挑战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考查学生在价值判断上的认识深度。最后,通过整个学期的全过程整体评价,检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2578C410-6FB7-4684-BC2F-344162CFBBE4

四、结 语

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顺序的改变,体现了清华人教育理解方式的变迁。可以说,当前这种理解已经在清华师生中形成共识,这就要求教师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具体来说,就要明晰所授课程目标,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探索有效教学方法,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做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相统一,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协同发展。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切实提升育人实效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更是新时代赋予清华教师的重任。“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让教育理念真正“落地”的一种尝试,特别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让学生正确、全面、有重点地把握最近一个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国家的互动并真正理解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故事”,从而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发展培养国际性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0.

[2]唐莹.事实/价值问题与教育学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1):27-34.

[3]钱颖一.大学育人,要提“均值”减“方差”[N].人民日报,2016-12-07(12)

[4]苏长和.论国际关系教育[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1):1-11.

[5]忻怿.论冷战国际史教学的内容、目的及建议——兼论其在高校“四史”教育中的作用[J].阴山学刊,2020(5):87-93.

[6]王志强.國际关系的关系性和跨文化性[J].国际观察,2008(3):30-36.

[7]杨斌.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 全面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1-6.

[8]李晓亮.国际关系理论在国际关系史教学中的运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7):84-87.

[9]时殷弘.重视和善于从事当代史研究[N].光明日报,2001-8-14(B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冷战时期的中国与阿以冲突研究”(项目号:19CSS037)]

[责任编辑:陈立民]2578C410-6FB7-4684-BC2F-344162CFBBE4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教育理念课程教学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