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铸魂的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教学内涵改革

2022-06-30陈后金李艳凤陶丹

中国大学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

陈后金 李艳凤 陶丹

摘 要:课程教学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面向时代发展,教学内涵为要,课程思政为魂,深化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明晰了课程教学内涵,厘清了课程改革路径;重构了课程教学体系,重塑了课程教学内容,创新了队伍建设机制,深拓了课程教学资源;协同推进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筑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思政育人无痕浸润课程教学全要素和全过程。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和丰硕成果,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形成了“名课—名教材—名师”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有效达成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为专业建设和优秀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推进全国信号处理课程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课程教学;教学内涵;课程思政;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一、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我们已进入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社会对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专业建设质量,专业建设质量取决于课程教学质量。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1]。

信号处理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传统的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教学与建设存在诸多不足:课程教学内涵模糊不清,造成教学形式重于内容,难以有效达成课程教学目标;教学体系基本停留于分立元件时代,教学内容未能体现前沿性和先进性,教学团队建设缺乏有效機制,教学资源相对单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缺乏课程特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实施路径未能有效融合课程教学。

北京交通大学信号处理课程组面向新工科的发展,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课程教学目标,以教学内涵为要、课程思政为魂,深化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二、课程教学内涵改革

1.明晰课程教学内涵,提出课程教学理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的理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和互动获取知识,从强调过程转变为突出概念,从注重理解问题转变为注重探索问题。面向时代,因时而进,课程组明晰了“八要素”的课程教学内涵,厘清了课程教学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见图1),以教学理念为先导,以教学团队为人力支撑,以教学资源为物力支撑,以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改革核心,以产出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评价,以教学成果支撑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打造名课程、名教材和名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

面向未来,因势而新,我们提出了“知而有识、学而善用”的课程教学理念。传统的大学教育大多停留于让学生“知”,而没有引导学生由“知”内化为“识”,进而付诸“行”,造成学生只知道一些书本上的定义和习题演算。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目的是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创造知识需要“有识”,应用知识需要“善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融合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汲取知识的精华(知),在探究中领悟知识的真谛(识),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价值(行),激发学生求真、悟道、明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创造的能力,成为“知而有识、学而善用”的优秀人才。

2.重构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

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的核心要素,需要面向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重设课程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构建课程教学体系,深化课程教学内容[2]。我们已进入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信号处理系列课程应为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传统的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基本停留于分立元件时代,课程教学体系较为陈旧,教学内容较为滞后,难以满足电子信息类专业和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紧跟信息时代发展,升维重构,形成了原理、方法、应用立体融通的系列课程教学体系(见图2)。信号与系统突出“信号表示、系统描述”,为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原理和概念;数字信号处理突出“信号数字化分析、数字化系统设计”,为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方法和技术。

新的课程教学体系结构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可以更有效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以“信号与系统”为例,基于信号表示和系统描述,阐述了信号与线性时不变(LTI)系统在不同域下的作用机理,实现了信号分析与系统分析的统一,为信号与系统分析提供了不同的途径(见图3)。通过信号表示为δ信号,揭示了信号与LTI系统在时域的作用机理为卷积关系,相应地由系统的冲激响应或脉冲响应描述系统的时域特性;通过信号表示为正弦类信号,揭示了信号与LTI系统在频域的作用机理为乘积关系,相应地由系统的频率响应描述系统的频域特性;通过信号表示为复指数信号,揭示了信号与LTI系统在复频域的作用机理为乘积关系,相应地由系统的系统函数全方位地描述系统的特性。基于信号时域抽样和频域抽样,阐述了连续与离散的内在辩证关系,实现了连续分析与离散分析的统一,为连续信号数字化分析和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构筑了“信号与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之间的桥梁。

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未能及时反映相关学科的发展成果,无旧无以为守,无新无以为进。专业基础课程不能过分强调基础性和传承性,而忽视时代性和前沿性。课程组面向新一代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因时而进,丰富了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新增了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多速率信号处理、信号小波分析等知识模块;结合自身科研与教研实践,发展了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编著的信号处理系列教材中,首次介绍了生物神经系统的建模,以及基于数值计算的分析方法;首次揭示了FFT算法蕴涵的内在对称关系,展现了FFT算法的对称之美;首次论述了I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中的频率转换机理,深化了IIR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修正了现有国内外同类教材中信号抽样模型和抽样定理的表述,揭示了信号时域抽样定理的本质内容等[3-4]。物化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编著出版了系列课程教材,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获评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E8966A1A-8920-43ED-8A62-8CBE9B108BDC

以信号抽样定理为例,传统的信号时域抽样定理的模型存在歧义,且内容存在局限。传统抽样模型的输入为x(t),输出为xsam(t),两者都是连续时间信号,而信号时域抽样的定义是将连续时间信号转化为离散时间信号。因此我们修改了该抽样模型,其输入为连续信号x(t),输出为离散信号x[k],符合信号时域抽样的定义及概念(见图4)。

传统的时域抽样定理内容为:对于最高角频率为ωm的带限信号x(t),当抽样角频率ωsam大于或等于2ωm时,即可由等间隔抽样所得的离散信号x[k]无失真地恢复原连续信号x(t)。该抽样定理为Nyquist抽样定理,仅适用于低频的带限信号,且该条件ωsam≥2ωm只是充分条件。几十年前,我们所分析和处理的连续信号大多为低频信号,该抽样定理基本可以满足需求。我们已进入4G/5G的高频时代,该抽样定理难以满足需求。因此,我们给出了时域抽样定理的本质内容:连续信号在时域的离散化,导致其对应的离散信号在频域的周期化,周期为抽样频率ωsam。即:

若 x[k]=x(t)|t=kT,

则存在 X(ejΩ)=X[j(ω?nωsam)] (Ω=ωT)

根据该抽样定理的本质内容,可以分析高频窄带信号等任意类型的信号抽样,而Nyquist抽样定理只是特例。图5显示了高频窄带信号抽样的频域分析,由信号的频谱函数X(jω)可知,该信号的最高频率ωm=56×103rad/s,带宽B=8×103 rad/s。选取抽样频率ωsam=2B=16×103 rad/s进行抽样,抽样过程没有造成频谱混叠失真,因而可以无失真恢复。由此可见,尽管该高频窄带信号也是一种带限信号,但无须按照条件ωsam≥2ωm进行抽样。实际上,连续信号的抽样频率与信号的最高频率没有直接关系,只与信号的带宽有关。巧合的是,对于低频的带限信号,其带宽就是信号的最高频率。

再以FFT算法分析為例,传统的课程教学仍停留在推导算法的表达式,以及FFT算法实现的一些细节,而忽视了FFT算法的内在机理及其蕴含的对称关系,教学内容重“术”而轻“道”,难以提升课程的高阶性,难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无论高级编程语言或者DSP专用设备,FFT算法实现已十分简便,无须花费太多的精力讲解算法的细节及其实现过程。我们通过推导FFT算法的表达式,首次揭示了FFT算法的对称之美,展现了FFT算法的精髓,可以引导学生通透地理解任意基的FFT算法,化繁为简,触类旁通。我们首次给出了优美的矩阵表达式,展现了基4时间抽取与频率抽取FFT算法之间的对称关系,同理可得任意基(基2或基3等)时间抽取与频率抽取FFT算法的对称关系。即:

3.创新队伍建设机制,深拓课程教学资源

教学团队是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课程教学质量便成为空谈。我们提出了青年教师“六个一”的成长路径,即“明确一个方向、融入一个团队、讲好一门课程、做好一个课题、写好一篇论文、展现一个特长”,青年教师融入团队,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积极将学术水平转化为教学能力。探索实践了师资队伍“三结合”的建设机制,即“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相结合、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科研骨干,团队和谐发展。课程组被评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高校优秀育人团队等,造就了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教师名师等。

教学资源是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其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载体。随着“智慧+教育”时代的到来,课程组积极将科研和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耕深拓,建设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播了中文MOOC和英文MOOC,发布了在线试题库和在线习题库,出版了数字课程和数字课件,建设了课程思政案例、混合式教学案例、工程案例、实验案例等。该系列课程中文慕课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以来,选学人数已达35万,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优质的在线教学资源打破了教学时空的局限,拓展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为构建新型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为新冠疫情下的全国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发挥了积极作用。

4.提炼课程思政教学元素,构筑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课程思政要以高质量的课程为基础,思政铸魂课程教学,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

行[5-6],有效达成课程教学目标。结合信号处理课程特色,提炼课程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通过系统时域分析与复频域分析的关系,阐述利弊相生、难易相成的辩证思维。通过4G信号抽样和铁路控制信号识别的分析,阐述我国通信与高铁技术从跟随到领跑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在阐述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复频域分析方法中,引导学生体会三者各有所长,启发学生的辩证思维。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紧密融合,构建了信号处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探索了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将思政理念贯穿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思政教育浸润教学全过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专题研讨等),引导学生勇于担当、善于探索、敢于创新,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熏陶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在此基础上,“信号与系统”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三、课程教学改革成果

以教学内涵为要,思政铸魂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名师—名课—名教材”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课程组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北京高校优秀育人团队,造就了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北京市教学名师。信号与系统课程先后被评为首届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精品课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来华英文授课品牌课程、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等。课程组还进一步物化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编著出版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教材,入选“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高校优质本科重点教材,获评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等。教材已发行30多万册,被全国200多所高校采用。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人才,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课程建设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吴岩. 建设中国金课[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 蒋宗礼. 提高课程教学站位[J]. 中国大学教学,2021(1):35-41.

[3] 陈后金,胡健,薛健,等.信号与系统:第3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 陈后金,薛健等.数字信号处理:第3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 郭宝龙.“双一流”建设背景下IT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2020(1):9-12.

[6] 于歆杰. 理工科核心课中的课程思政——为什么做与怎么做[J]. 中国大学教学,2019(9):56-60.

[基金项目:本教学改革得到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E-DZYQ20201402)的资助]

[责任编辑:余大品]E8966A1A-8920-43ED-8A62-8CBE9B108BDC

猜你喜欢

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
《数字信号处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解析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基于MATLAB的“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改革
基于Matlab的“信号与系统”教学辅助平台的设计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SPTool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