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践取向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2022-06-17吴集益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高校

【摘要】本文基于实践取向理念的认识和思考,在明确实践取向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应然选择的基础上,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提出通过精准定位课程目标、合理优化课程内容、有效实施课程教学、有序开展课程评价等构建基于实践取向的专业课程的路径,推动以实践为主导的专业课程改革,以期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高校 学前教育专业 实践取向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2-0137-04

近年来,学前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也愈发得到重视。本研究立足于实践取向的课程改革理念,探索基于实践取向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可行路径,以期帮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一、实践取向:學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应然选择

(一)政策要求:课程改革应遵循实践取向的原则

教师教育课程是为引导和帮助未来的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而设置的,2011年,教育部为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其中提到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大基本理念,为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政策指出“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强调在教学实际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发展提出了要求。这无疑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学前教育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胜任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工作。在学前教育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今天,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及实践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学前教育的使命,因此,实践取向的课程改革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应然选择。

(二)教育本性:教育应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践取向是一种价值取向,是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注重实践的一种实施价值倾向。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强调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进行实践,从而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提及实践取向的课程改革,很容易被误解为只关注实践,忽视理论的重要性。实则不然,以实践取向为价值选择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并非排斥理论知识的存在,而是把理论和实践二者进行紧密的结合。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深入探讨的“知行合一”理论正阐明了这种观点:学生应在实践中接受教育,知识应该在学生的“行”中获取,即通过实践获取知识。教育理论源于日常的实践,所谓的“实践出真知”正是通过理论与实践二者的融合得出的真理。二者的融合将能够给学习者呈现更为直观的教育认知,使其形成自主的教育意识和理性的判断力,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理论知识置于实践中,将成为一种有灵性和生命力的实践知识,这样的知识是最天然的、最有说服力的,无疑也是最能反映教育现实问题、最能唤醒教育者的教育意识和判断力的。这样,以理论为指导的实践课程,便能够为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和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二、实践偏离: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然处境

(一)课程目标脱离实际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和实施的重要起点和归宿,是指导专业课程的关键准则,课程目标的定位会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方向和效果。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定位过高,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教授,课程目标大多提出要培养创新型、理论型的人才,拘泥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定位应有所差异,但一些高校因没有结合本校的定位和特色,忽略实际情况,未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导致所预设的培养目标大同小异。从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离达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类人才标准还有较大的距离,很多学生在毕业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足以胜任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目标设置大而空泛,将导致人才培养现状与原有愿景相差甚远。

(二)课程内容偏重理论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它必须在理论性和实践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然而,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内容难以平衡。部分高校沿袭以往“知识本位”的课程内容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大多是以学习政治、英语、计算机等知识为主,与此同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专业课。在校内进行理论学习的三年中,学生不仅需要进行多门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还需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类课程偏少。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忽视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必然会导致实践取向的课程改革偏航。

二是课时比例不够合理,实践教学课时偏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大三开始学习幼儿园的五大领域实践课程,一般为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24学时,实践学时为8小时,两者比例为3∶1,实践学时明显偏少,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缺少深入幼儿园的机会,对学生而言,缺乏实践性的学习难以学得精透,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难以取得平衡,导致学到的知识仅局限于课本上较为生硬的理论知识,难以形成专业学习的宽视野、大格局。由此,便产生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为什么学生学习了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到幼儿园任教时还是束手无策?为什么学生难以组织教学活动呢?缺少了应然与实然的碰撞,知识在个体的大脑中始终是固化的印象,学生未将在课堂中掌握的专业知识及时地运用到实践中,便难以产生知识共鸣。

(三)课程实施效果不理想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一直以固化的方式存在着。教师重视传授知识,将大量的理论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使“准幼儿教师”难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如此,“大学中的教育理想在现实的环境中常常不堪一击,教学理论所描绘的乌托邦被淹没在多变的实践情境当中,是忠实于教育理论还是高效应对当下环境,多数人会选择后者”(陈静静,2011)。

当前,高校在开展学前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时,往往只局限在校内进行。高校教师通常会采取在班级里“无生试讲”的方式,或者让个别学生担任“执教者”、其他学生扮演“幼儿”的角色进行试教,以模拟幼儿园教学课堂,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然而,并非全体学生都有试讲的机会,由于班级人数多、授课时间有限,模拟教学一般是以小组的形式呈现,小组成员各有分工,例如设计教案、准备教具等,最后由一名“执教者”上台模拟教学。很多学生在大学四年中都没有在教师面前进行过试讲,难以得到教师的反馈,导致實践教学效果欠佳。同时,缺乏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情境的教学,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无法听到幼儿真正的声音,一直以成人的视角去审视教育活动和幼儿,且会逐渐形成思维定式。由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实施逐渐偏离实践取向的改革“航道”,难以取得成效。

(四)课程评价忽视实践

高校在对专业课程开展评价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考试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沿袭传统的评价方式,按照“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的方式评定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未能聚焦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需求,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专业的特殊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评价应当把实践能力作为重要指标。在实践取向的课程改革中,评价是衡量课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当优化课程评价的标准,实施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评价,否则便如学者于桂霞、李飞(2013)所言,“如果课程评价脱离不开以分数和成绩来考评的旧习,纵然有再好的目标理念和实施策略,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取向也得不到真正的展现,也将沦落为现实世界的美好泡影”。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实然处境表明了其课程改革出现了偏离实践方向的情况,由此,探寻学前教育专业改革的实践路径尤为必要。

三、实践路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结合实际,精准定位课程目标

在提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大背景下,合理确定课程目标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而不是对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的简单推衍和判断。高校应注重目标的实践性、适宜性,结合专业发展需求,以培养出能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型幼儿教师为目标,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

首先是课程目标设定的实践性。学前教育专业应立足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专业的特质,通过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分析,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性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突显实践的重要性,明确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其次是课程目标设定的适宜性。课程目标的设定应符合地方高校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高校的办学水平,遵循学生“专业成长”的规律性和发展性,保证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结合实际,确定合适的课程目标,力争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能够真正投身于学前教育教学实践的合格“准幼儿教师”,促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践取向的课程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以实践为导向设定课程目标,能够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立足实践,合理优化课程内容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需要构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专业知识,获得感悟,从而更好地付诸实践。在以实践取向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改革中,课程内容设置应突出实践性和针对性,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一是将实践贯穿于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使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应立足于幼儿园的实际需求,科学设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与教学活动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按照主题和学生专业发展的阶段灵活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提升课程内容的质量,使课程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二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融合,平衡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重,使课程内容的安排更合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每周可以安排一个下午的课时作为校外实践时间,将专业课程的教学与指导的地点设置在幼儿园,就相关课程的某一主题进行学习,专业教师适时地进行教学引导,鼓励学生开展真实的教育实践,从专业理论的视角深入实践,获得与幼儿直接交往的机会,加深对专业的体悟与对知识的理解。例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蒙台梭利教学法》课程,可以安排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深入开设了蒙台梭利课程的幼儿园,让学生在幼儿园中学习操作蒙台梭利教具的技巧,观察在蒙台梭利大课程教学背景下的幼儿园工作情境,观摩甚至参与一线幼儿教师开展蒙台梭利教学的真实课堂,从而获得直观的体验。

(三)注重实践,有效促进课程实施

“学校真实的教育情境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土壤”(关文信,2009)。正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所提及:学生的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简单地传递知识,而是教师提供支持与帮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与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帮助便是提供实践机会,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试错、学习、反思,从而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因此,高校需要注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实践性,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机会,打造多层次、专业化的实践平台,有效促进课程实施。

一是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渗入每一次教学中,从“先理论讲解、后实践教学”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为“将实践教学渗透在不同类型的教学中”,贯穿整个课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内容,而是能够灵活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二是在课程实施中关注每一名学生的专业发展。沿袭以往的课堂模拟教学模式,教师给予点评,要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上台模拟教学的机会,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亲自点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内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三是搭建校内实践平台。高校可以灵活地结合大学生社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第二课堂,融入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学习,搭建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可供学生展现自我、能促进实践性课程学习的平台。在多样化的实践平台中,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专业认同感,从而提高反思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是与幼儿园开展合作,建立“园校共同体”。高校可以选择与幼儿园商讨协同育人的策略,同多所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幼儿园与高校的共同体,即“园校共同体”。在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下,高校與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实践。特别是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可由专业课教师和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学生有机会到幼儿园进行实际体验、观察记录。在这样的专业课程学习氛围中,学生才更容易触类旁通。高校和幼儿园作为共同体,双方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结合实践,将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实践和反思的平台,打造鲜活、丰盈、灵动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可见,建立“园校共同体”是促进实践取向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障。

(四)实践反思,有序开展课程评价

实践取向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落点,课程实施效果需要通过合理且有序的评价进行评定。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个体实践能力的评估。

首先,运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基于长期的综合性考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持续性、灵活性的评价,开展过程性考核,将评价贯穿整个学期的始终,而不是通过考试一举判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通过笔试考核判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时,也应注重技能考核,以提高学生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

其次,要注重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作为一名“准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幼儿园教学组织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家园沟通能力、解读幼儿心理发展的能力等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能力。在课程评价中,教师应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专业发展所需的能力上,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保教工作。

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在实践中的反思能力。实践是师范生形成教育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反思是师范生形成教育实践能力的关键,若只有实践没有反思,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高校应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问题意识,深入真实的教育情境,在日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观察和记录,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反思。师范生只有积极进行反思,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问题意识,才能更透彻地理解知识,进而促进专业发展。高校需要定期加强对课程的反思和评价,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及时审视和更新课程的内容与实施方式,注重对学生反思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合理有序地开展课程评价。

高校开设基于实践取向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构以实践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幼儿园教学情境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进而提升实践能力,能够为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奠定基础。学生在实践取向课程的学习中,能够获得直观的体验与感悟,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同化与顺应,进而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实践型的幼儿教师的教育过程中,贯彻落实以“实践取向”为主导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陈威.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理论前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2).

[2]刘晓燕.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基于默会知识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1).

[3]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论:中日比较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于桂霞,李飞.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

[5]任娟,袁顶国.论实践取向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J].中国成人教育,2011(7).

[6]关文信.实践取向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张霞.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异化与理性回归[J].当代教育科学,2016(20).

作者简介:吴集益(1998— ),广西陆川人,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高校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