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开展“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

2022-06-17潘冬喜宁存岱孔繁镍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大思政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潘冬喜 宁存岱 孔繁镍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论述“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开展“互联网+课程思政”实践的必要性,从建设专业群课程思政网络教育平台、“线上+线下”多维度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思想道德接受特点、加强“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师培训、开展线上“云”评价等方面提出“互联网+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关键词】大思政 互联网+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2-0020-05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一意见明确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方向与工作要点,要求高校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观念,建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应。在此背景下,各高校掀起了一股课程思政热潮。但从实践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仍存在对课程思政体系认识不足、思政教育碎片化、课程思政覆盖不全、教学过程形式化、思政课程设计同质化、缺乏健全的评价体系等问题。本文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发展趋势,探索如何加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以有效改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当前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课程思政教学覆盖不全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简单地将课程思政视为“一门课程+思政元素”的结合体,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未跳出将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简单植入知识点的窠臼。这种零散化、碎片化的植入使教学内容杂乱无章、价值引领生硬牵强,不利于“大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此外,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各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接受特点,以及受课程设置及学制等因素影响,未能统筹分步推进并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导致各学年、各学期的课程思政教学分布不均、覆盖不全,多集中在大一、大二学年,大三学年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课程思政难以实施,因此该阶段的课程思政教学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大三的学生正处于从“学生”到“社会人”的阶段,面临着实习就业、职业发展、职场人际关系以及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压力与困扰,极易出现心理问题与不良情绪,亟须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对课程思政认识片面、课程思政教学覆盖不全,不符合“大思政”全方位、多维度、全过程育人的要求,是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不足的表现之一。

(二)课程思政内容同质化,教学手段单一

从目前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的课程思政教学缺乏整体建构,尤其是与思政课程之间缺乏勾连,导致思政课教师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部分非思政课教师因缺乏思政教育的经验,只能按照课程思政示范课的模式,生硬地将思政元素与知识点套入专业课程中,未能取得理想的课程思政效果;部分非思政课教师未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需求与差异,千篇一律地进行思政理论灌输,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思政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还有部分非思政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时更注重思政的“点”,将重点放在挖掘思政素材上,忽略了思政的整体性目标这个“面”,导致思政案例与教学内容融合不够自然,思政教育切入牵强附会,降低了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尤其是同一个专业群内不同的基础理论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类似的知识点用到的思政案例都一样,学生听过数次便会产生厌烦心理,难以达到“入脑、入心”的育人效果。

(三)思政课程建设表面化、流于形式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各高校积极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支持课程思政建设,例如设立专项课题并给予经费支持、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比赛、打造思政“金课”或设立思政专项教学成果奖等。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不少政策“走偏”现象:部分教师为了获得职称或奖项,对课程思政项目进行过度包装,申报书素材丰富、教学设计形式优美,项目在实际教学中却无法真正实施,使课程思政建设华而不实、流于形式。

(四)缺乏健全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涉及的学科众多、人员众多,而思政教育内容丰富,成效难以简单量化,现阶段的课程评价体系并不适用于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当前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根据可量化的指标(如专业教学、科研工作量等)进行,而对教师立德树人的执行情况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思想政治素养培育成效缺乏有效的评估方法,无法实时观测学生思想变化状况。大部分专业课教师通过在期末考试中穿插思政题目的方法进行考核,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难以考核学生的真实情态及价值观。部分专业课教师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学生评教等相对灵活、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但这类评价方法受限于评价主体数量,过于依赖设定问题及评价指标,难以全面反映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

二、“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开展“互联网+课程思政”实践的必要性

“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是以德育为目标、以课程为抓手,全体教师形成“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共识,学校深化、发挥学科专业各类课程、各种实践环节和各个途径的德育功能,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使课程思政实现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立体化教学模式转变。然而,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影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与效果。“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的应用,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互联网的多平台、多渠道的交互作用,解决课程思政覆盖不全的问题,同时海量的网络资源可以为课程思政提供诸多的内容选择,避免课程思政内容出现单调、重复的问题,这对提高思政教学实效,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思政教育目标大有裨益。此外,处于微媒体时代的当代大学生,习惯从网络中获取信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而开展“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是满足大学生接受特点、提升大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不断深入,“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也已经成为信息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总的而言,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思政教学,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多维互动、优势互补、互学互鉴等优势,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三、“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开展“互联网+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一)建设专业群课程思政网络教育平台,实现跨学科全过程育人

针对课程思政建设各自为政、思政素材同质化问题,高校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以专业群为单位开展“大思政”格局下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通常由高校党建工作办公室牵头,联合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及马克思学院等部门开展跨学科、多领域、多维度的思政教育,组建由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专业群思政团队,构建以专业群为单位的多维度、开放性、标准型的思政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如整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工程造价专业群、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群等各个专业群的线上教学资源,梳理各专业群内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实践课的课程思政资源,并将思政元素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守法”“工匠精神”“爱国主义”“节能环保”等类型分门别类,或者根据不同专业的思政教育需求建立“主题库”和“案例库”。

为了方便不同专业教师对资源在線筛选和维护更新,整理专业群课程思政网络教育资源时,还要进行更细致的工作,如建设“案例库”时根据案例的特点划分为“理论案例”和“实践案例”。理论案例与专业技术理论密切相关,如袁隆平院士突破杂交水稻技术、张跃明创新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等。实践案例具有较强的体验性,可以通过实训、实操、设计实践等形式融入,也可以运用VR技术模拟仿真专业实训操作案例,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感知先进技术、职业精神,这也是专业群课程开展网络思政的特色与亮点之一。专业教师还应结合专业特点与行业发展情况实时更新资源库,经常与其他教师或行业专家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实现思政资源的共建、共享。

思政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有效推动了数据资源全面整合,促进课程思政教育从单一化引领朝着全面融合方向发展,尤其是多媒体、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专业群课程思政教育平台建设提供了很大帮助,既增加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挖掘的深度与广度,又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使课程思政全方位覆盖大学各学年,实现跨学科、全过程协同育人。

(二)理论联系实践,“线上+线下”多维度开展课程思政实践

在全员媒体时代,学生获取信息途径众多,更多的思政教育方式正在形成。笔者就“大学生喜爱的思政教育方式”问题对高职建筑电气及智能化大一学生开展了调查问卷,79.4%的学生倾向于“实践+互联网教育”,只有4.7%的学生选择了传统课堂教育。该调查结果说明,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逐渐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实践,借助信息技术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课程基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形成网络资源库,各学科专业课程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资料录制网课,或者进行“云”授课,弥补大三学生因顶岗实习缺失思政教育的不足。在以上的调查中,选择“实践+互联网教育”的学生中,有81.4%认为教学实训活动是增强职业素养与思想素质的有效手段,其次是小组讨论占60.5%、讲座占32.1%,(此题可多选)表明在线下课程思政实践中,紧扣工作岗位核心技能,融职业技能比赛、“1+X”职业证书和课程思政于一体,通过“浸润式”的课程思政教育过程,将“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等精神品质融入实践环节,配合线上课程、联系理论开展“线上+线下”多维度课程思政,能够改善过去课程思政教学中“理论性过强、实践性不足”的普遍性问题,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素养。

(三)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思想道德接受特点,为课程思政提供依据

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较大程度依赖互联网,且互联网使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趋于信息化、多元化、复杂化,致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接受特点发生较大变化,可以说互联网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传统的思政教育有统一的模式和方法,不够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导致人们逐渐对思政教育形成刻板的印象。在“立德树人”及“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对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使其符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接受特点,是落实课程思政目标的重要举措。

大数据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分析技术,其能对海量的网络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最终获得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在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接受特点,进而为制订课程思政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如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研发的AI助教,不仅能协助教师完成基本的知识传授、作业批改、辅导答疑和数据收集分析等教学辅助工作,还能让教师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动态观测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变化,进而给予学生适当的干预和指导,或者调整教学对策,进一步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成果的优化;思政教育网站、思政类网课、网络问卷调查等平台或软件,均可以收集、处理学生思政学习各方面的数据,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或软件实时关注学生的思政学习动态,实现对思政教学过程的精准分析,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诉求、把握学生学习的内在发展规律,便于制订更有效的教学方案。

(四)加强“互联网+课程思政”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水平

思政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思政教学质量。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对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掌握基本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具备良好的信息教学水平,才能适应当前的“互联网+”教学模式,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首先是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思政教师的综合素养。倡导教师全员参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教学信息技术、“互联网+教学设计与实践”、智慧教学方法交流等培训活动,使教师能够熟练使用Powerpoint、会声会影等软件剪辑制作课件、微课、短视频等教学资源,能够掌握使用、更新与维护线上教学平台、网络思政资源平台的方法,能够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因“生”制宜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其次是通过线上平台打造思政教师网络联盟。一方面通过网络吸纳行业、企业骨干精英加入思政教师团队,开设思政“名师讲堂”,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联合兄弟院校的优秀的思政教师担任网络思政教师,共同指导学校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实现优势互补,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最后是优化教师职业成长通道,对在思政教育、师德师风、育人育才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在评审、评优或职称评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激励教师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五)开展线上“云”评价,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具有“指挥棒”“方向标”的作用,有效的评价和监督能够考察课程思政的成效,因此要建立相对客观且易于实施的课程思政考核标准和完善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课程评价存在着评价方式和主体单一、评价指标烦琐、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评价等问题,难以全方位体现课程的过程性成果与教学成效。基于“互联网+”开展线上“云”评价,不仅可以实现匿名的多主体、多指标、多次数的实时评价,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和真实性,还可以设計评价获积分等趣味性活动,增强学生参与评价的主动性。此外,利用在线评价系统能够高效处理海量评价信息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精准分析,教师根据评价结果与建议不断更新与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有利于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获得有效的监督与评价。如通过在线匿名问卷调查高职课程评价方法,结果显示76.8%的学生认为“实训+团队合作+小组答辩”是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其次是学生互评(11.6%)、课程理论考察(11.6%),而选择理论考试作为评价手段的人数为0。因此,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学习成效评价,可以采取“思想品德+职业素养+课程学习+团队合作+技能展示”的综合评价方法,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辅导员、其他学生和顶岗实习单位等。从对任课教师进行“云”考核也是开展线上“云”评价的重要内容。由于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教学结果,因此对任课教师的评价考核更应坚持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学主管部门、思政课教师和学科同行等,评价的指标和侧重点也应因思政教育角色的不同而异(见表1)。任课教师根据相对公平、客观的“云”评价结果改进自身教学行为、态度、方法等,是实现课程思政不断优化、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总体而言,利用线上平台系统实施多主体、多指标、多次数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收集信息方便快捷,具有较强的实效性,更受师生欢迎。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大思政”的格局下,高校应加强政治引领、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构建专业群课程思政网络教育平台,加强“互联网+课程思政”师资培训,利用互联网评价功能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协调各方思政教育主体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不断提高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光,孙伟锋,仲璟怡.“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20(7).

[2]蒋笃运,杜社娟,谢梦菲.思政课教学智能化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1(1).

[3]朱飞.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澄明与进路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2019(8).

注:本文系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第二批课程思政试点课程项目(KCSZSD2022057)、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第二批课程思政试点课程项目(KCSZSD202206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潘冬喜(1986— ),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电气及智能化、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宁存岱(1984— ),山东鄄城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电气及智能化、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孔繁镍(1973— ),广西贵港人,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大思政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