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经典作品阅读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探讨

2022-06-14陈佳

民族文汇 2022年29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阅读学生

陈佳

摘 要:文学经典作品阅读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及健全人格具有深远意义。文章以文学经典作品阅读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进行讨论。首先分别对文学经典作品、人文素养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针对文学经典作品语境下的人文素养进行阐述。继而揭示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进行讨论。通过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学生会促进自己的精神观念由模糊到清晰,从而达到一种“心灵”的境界,以此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通过吸收文学经典作品当代社会的精华,开阔自己的眼界及在贤人的指导下,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眼界、开阔自己的眼界,加深自己的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知识积累;通过阅读我国文学经典作品,对继承和培育国家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学经典作品;阅读;学生;人文素养

引言

文学经典作品作为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的时代产物及介质,承载着人类历史实践发展中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文明认知即“对象化”,它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价值及超脱时空的客观解释,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结构。阅读文学经典作品从中获取认知世界、发展自我及充实精神的信息传递,是对现代社会及个人生活有益的现实启示。纵观我国历史发展至今,无数文学经典作品被作为育人方法及育人内涵的重要载体,同时大量文学经典作品成为激励与感染年轻一代发展的思想教育介质[1]。文学经典作品涵养心智,对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也具有促进作用。在引导学生阅读传统经典文学的基础上,形成各学段行为习惯养成的特色活动模式,并形成一定的习惯培养策略。

1 概念界定

1.1文学经典作品

文学作为支撑与承载人类文化发展与延续的重要组成结构,其中在育人及思想上经久不衰的作品可称之为文学经典作品。从广义角度来看,文学经典作品是文学作品中在某一学术领域或某一思想教育中具有权威性、表带性的作品,亦是历代作家作品中最为优秀的作品;从狭义角度上来看,文学经典作品是该作品在某一领域中具有较高的成熟度及对某种事物现象认知的较强解释力,涵盖心智的成熟、习俗的成熟及语言的成熟,它们共同形成文体的完善化。本文所提出的文学经典作品主要为广义的文学经典作品。

1.2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在“人文”概念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复杂含义,从历史角度来看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其特有背景及历史渊源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同时也正是这种不同的生态资源形成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文素养。我国人文素养从广义角度来看,它是一个人具有对人文知识认知的综合体现,亦是人文精神内化的主观存在及一个人价值观及人生观的表现;从狭义角度来看,认为素养泛指“哲学思想素养”、“审美素养”及“行为素养”,具体可将其量化为除固定知识及技能外的文化修养及素质。本文所指的人文素质主要以狭义观点为主,及小学生除阅读技能外的一种精神素养。

1.3文学经典语境下的人文素养

文学经典是体现作者自身独特世界观及价值观的一种外化表现,其价值并非局限于蕴含的人文内涵及人文关怀,更多体现于作者衡量人性自由的一种精神尺度及服务于社会的内涵。在整个社会的认识体系中,经典作品通过充满灵性的、生动的语言来规范人们的情感,安抚和拯救人们饱受伤害的灵魂和情感,同时也关心着与人的主体构建相关的人性、独立、自我、理想、价值等诸多层面。它既是人类历史发展、发展、传承与延续的记录,又肩负着与历史理性相应的人文关怀,某些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与冲突,都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于作品之中,这就是文学经典的人性题材,也是古典著作的最终意义[2]。

2 阅读文学经典作品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讨论

传统文学经典:所谓传统文学经典,也就是指在文化长河中具有权威性、典型性、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如:《论语》、《诗经》、《世说新语》等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低年段共读:《小孩子读得懂的山海经》中年段共读:《世说新语》《读古诗 学礼仪》高年段共读:《论语》《诗经》中的经典篇目,以诵读、党旗下的队课系列短视频宣传、相关活动展演、校本撰写等形式为载体,在运用中让学生逐渐理解,将读句与学生生活场景中的具体事情结合起来,在运用中让学生内化于心,做到凈言、敬行、静心,培养学生文明礼仪、学习阅读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学生在校本学习中,通过学习《管宁割席》一文,通过好习惯小贴士、好习惯我能行等行为习惯阅读训练,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所思所想所悟,内化于心,提升个人人文素养的同时,引导自身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一举两得。

2.1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因文学经典作品在其产生之时,便包含著作者自身的美学思维与情绪经验,而这些思考与经验常常透过其所呈现出来。当读者对文学经典作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都融合在一起,从情感的视角去寻找自己在这本书里的作用,而在小学阅读阶段中,小学生会根据文学经典作品设定的人物思维和剧情的变化来影响自己的思维和情绪。同时,在对小说进行审阅的过程中,小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小说中的角色进行重新的认知和了解,从而促进自己的精神观念由模糊到清晰,从而达到一种“心灵”的境界。古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通过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领悟生命感悟世界,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及世界观而言具有现实意义。人文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使得人生具备正确的方向,从而激发学生具有良好行为品质的内在驱动力。如学生学习并诵读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学生在这种强烈的鼓励性之下,有所启发,外显于行,涵养自己的行为品格。

2.2有利于人文知识的积累

“经典”的意义在于它包含了大量的知识面,几乎囊括了人类思维的方方面面,而作者则通过自己的特殊的洞察力和书写技巧,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充分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精华,是其它艺术难以替代的。而人文知识指一个人在进行社交活动时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是可以从学习和训练中获取的;而人文科学是一门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文化素质的软科学,单凭一个人在学校里的知识是很难学会的,而且,人文科学的学习和积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欧阳修的名言,教导我们读书是学问的基础,学习是学问的基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人生中的一切,但也可以从前辈的人生经历中吸取教训,减少错误,简化问题。读书是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书籍,就像是与一个聪明人面对面谈话一样,可以使我们在贤人的指导下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眼界[3]。

2.3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

文化修養则是为了给人带来价值理性从而使人具有良好的个性,然而,在满足于功利和物质享乐的同时,忽略了对健康人格素质的追求,而文学经典则是数千年来历代先辈辛勤劳作和心血的结晶,能够通过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形成一个健康的个性。因此,我们倡导文学经典作品时,通过关注前人对其所处的时代现实主义的褒奖、批判和抨击,并以当代的现实生活为切入点,以锐利的目光,抓住了这些先贤在其创作中的生命感受和人类的思索。

文学经典是中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财产,读经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国的民族文化,而且还能促进我们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在读经典的同时,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教育。首先,我们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很多古代文人的治国理想,而岳飞则在《满江红》中表现出“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而顾炎武则以“天下为家、以民为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因此,读经典对读者特别是“让青年人了解中国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自豪感和使命感,让民族文化得以继承,把爱国主义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阅读文学经典有助于读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经典的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经典著作,比如孔子的“不义而富而贵,于我而言是云烟”、孟子的“不贪不贪,穷不能改,强不能屈”的观点,对我们的人生价值观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结论

文学经典作品并非单纯的文字列举,而是一门语言之艺术,在用词、结构、布局、抒情手法上及对不同事件的解读也是一种鉴赏和感悟其语言的韵味的过程。在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文学经典的教育对他们的终生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阅读的目标是一批具有良好人格修养、深厚人文底蕴和积极进取精神的学生,而文学经典的教学在这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依托文学经典作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萍.古典文学作品阅读及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评《文学经典阅读与传统文化传播》[J].中国教育学刊,2021(05):147.

[2]李春赫.以文学经典濡养文化自信的实践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09):114-116.

[3]孟宪珍.论核心素养下的师范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以大学语文教学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4):62-65+114.

[本文系2021年福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课题“依托传统经典文学阅读 提升学生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ZDY2021049)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阅读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