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合法治教育

2022-06-14林绿苗

民族文汇 2022年29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融合

林绿苗

摘 要:我国不仅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通过道德来进行约束,在道德和法制的两条途径来保证我国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和进步。道德与法治课堂主要在认识和理解法治意识方面发挥作用,对培养小学生的国家意识、诚信意识和守法行为准则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融合;法治教育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公民法治素养的培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明确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思想政治专业课程,是培养小学生法治意识最重要、最关键的渠道。本文将先分析法治意识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并阐述当前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合法治教育的现状,最后针对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对策。

一、法治意识的内涵及重要性

法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在法律实践中产生的法治情感、观点、理解和思想体系的总称,是适应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需要的意识,是人类对法规和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认同。

法治是建设现代文明的重要制度基础。法治国家的建立也离不开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为了培养公民的法治素质和法治意识,我们还应该从小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入手。法治意识是指人类必须从内心认识、尊重和遵守法治。它对培养中小学生法治意识的素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通过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素质,他们可以更好、更全面地发展。在他们自己和自我意识中,他们可以深刻理解守法的意义和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防止走错路,避免和大大降低犯罪率,提高法治观点和规则意识。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合法治教育的现状

1. 教师意识相对滞后

目前许多教师的意识相对落后,一些教师通过考试成绩来定义学生的好坏。在考试和入学的双重压力下,根据考试成绩选座位的现象仍然不少见;也有一些教师,不断用恶意的话语侮辱、虐待、嘲笑学生,严重伤害学生的精神,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等等,这些都影响了法治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2. 小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不高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许多教师还沿用着以前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单方面教学和输出,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的道德和法治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仅仅可以获得暂时的记忆,浅层的学习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慢慢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判断学生学习是否有效的方法是看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学习,当学生开始抵触心理时教学无异是非常低效。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合法治教育的策略

1.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热情。教师可以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有效地扩展相关教材,放弃过去的教育模式,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法治教育相关的音频和图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关于小学道德和法治、搜索引擎和关键词的网站,使学生可以自由地在互联网上探索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例如,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互动教学,通过互动一体机,让学生在一体机上完成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不仅能获得幸福,还能感受到教师的指导。

2. 丰富教学内容,领会法治精神

过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只向学生阅读课程内容,学生的核心素养无法培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实际的法治精神、核心素养为目的,以新颖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探索,敢于提问,让学生对所接受的知识感到满意,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还需要扩大和扩展课程内容,增加一些与法治教育相关的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例如,在教授《四通八达的交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并注意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在课堂上,他们可以向学生展示古代生活的日常交通工具和今天的日常交通工具,并将古代和现代交通工具与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中阐述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则可以有机地渗透相关的交通法律条文,让学生可以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规则意识、法治意识。

2. 延伸生活内容,培育法治意识

法治素养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和法治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道德和法治教材为基础,延伸至生活内容、时事热点进行探讨、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真正实现道德教育。如果没有生活实践和课堂的整合,学生就无法深入理解法治的意义,法治的意识自然也无法得到培养。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程的实用性和开放性,组织学生扩大法治实践,将法治教育与生活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遵纪守法,提高法治素养。

例如,在教授《学会尊重》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上开展一个关于外号的讨论,一些外号是赞美,代表朋友的认可和亲密,一些外号是基于外表、成绩、身体这些外在因素所起的带有侮辱性的称呼,这是错误的行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们对自己叫过的不好的绰号的同学进行道歉,告诉他们给别人起侮辱性绰号是侵犯他人人格人权的行为。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中培养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

3.多元化分层实践性练习,增强法治意识的体悟

由于思维能力、智力因素等方面影响,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均衡,学生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差距,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法治意识的深度也不同。教学应满足每个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使学生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理解法治意识,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特殊感受,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发挥有更深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习者的能力差异和不同学习者的发展需求,进行多元化的分层实践,提高学生对法治意识的理解和体悟。

三,结语

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经过长期的言行,难以察觉。法治教育的渗透,不是能都在短时间内实现的,这不仅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要学生自己提高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双方共同努力,提高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和渗透,最终才能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马秀娥.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3):177-179.

[2]张雷鸣.基于小學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71-72.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