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拉斯韦尔“5w模式”角度看《非正式会谈》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道

2022-06-09何舒凝

民族文汇 2022年24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何舒凝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全球化成为时代趋势,为各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催生了媒介融合,网络和传统电视媒体组成的跨媒介叙事和跨文化传播成为了当下节目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非正式会谈》作为典型的跨文化交流的谈话类节目,不仅为世界文化交流碰撞提供了平台,更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本文将从拉斯维尔的“5W”模式的角度去分析《非正式会谈》,以求为国内其他文化类节目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非正式会谈 跨文化传播 拉斯韦尔5w

在世界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往来、交流日益频繁,联系更加密切。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也让各国的相互往来极大地突破了时空限制,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本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造成本土化的文化认同危机。比如国外“圣诞节”等节日在国内盛行,而中国传统节目诸如“端午节”却逐渐被忽视。因此,近几年来,国内各种以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不断涌现,而《非正式会谈》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由湖北卫视和哔哩哔哩联手打造,《非正式会谈》自2015年开播至今已连续播出七季。作为一档文化交流访谈节目,节目由四位主持人和十余位嘉宾共同组成。这十余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职位的青年嘉宾,以中文表达的形式,分享各自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并围绕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展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观点冲突。与此同时,节目组还在各个环节宣传输出中华文化,实现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涵化效应”。

一、以“5W模式”分析《非正式会谈》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1、传播主体:主体多元,各具特色

传播主体即传播者,是整个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选择、加工与传播。他可以是单独的个体,也能是专业的媒介组织机构。在《非正式会谈》中,传播主体则是由节目组、主持人和外国嘉宾代表共同组成的主体团队。

通过层层筛选,节目组确定了主持团队和外国常驻嘉宾,为该节目的跨文化传播打好了人员基础。由大左、杨迪、陈铭和陈超组成的非正主持团各具特色。会长大左主持功底深厚,并在适当的时候总结外国嘉宾观点以及传播中华文化,是节目的“主心骨”;副会长杨迪幽默风趣,能够在各国嘉宾进行文化碰撞和交流时调节气氛;秘书长陈铭,学识渊博,思辨能力强,总是能够在总结环节将议题升华,发人深省;而作为唯一女性代表的书记官陈超,有着中国女性的温婉端庄,并且能够从女士视角解读热点话题。他们相互配合,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担负起了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

而在外国嘉宾选择方面,一改明星的传统,而是选取素人嘉宾。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年龄相仿、职业不同,但是他们都能熟练使用汉语,且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节目的探讨中,受众可以看到外国朋友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能够以更客观的视角展现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

2、传播内容:热点议题,兼容并包

传播内容即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受众的讯息。《非正式会谈》的节目以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华文化为主要目的,主要由“全球文化相对论”、“提案环节”以及“非正小剧场”构成。

“全球文化相对论”中,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各国嘉宾介绍其国家的文化习俗,展现各国文化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比如婚俗、迷行等。虽然本环节是以国外文化的分享为主,但是主持团也会在恰当时机介绍中国相关习俗文化,并带动外国嘉宾进行思考和讨论;“提案环节”是以当下社会热点话题为由让外国嘉宾进行辩论,不在乎输赢,只为消除各国文化的偏见和刻板印象。最红由陈铭老师总结,展现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和文化解读。“非正小剧场”则是由中外经典影视剧目进行改编而成的情景小短剧,比如《西游记》等,展现了各国嘉宾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全新演绎。

3、传播渠道:多渠道传播,深+广

传播渠道即传播媒介,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所需借助的物质载体,比如报纸、电视。

《非正式会谈》前四季由湖北卫视独家打造,以传统电视媒体为主要渠道。自第五季起,《非正式会谈》由湖北卫视联合哔哩哔哩共同打造,并且首先实现电视屏幕+网络弹幕的新形式,迎合了观众的喜好。随着社交媒体的到来,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非正式会谈》还与腾讯视频、爱奇艺等联手,拓宽传播渠道,更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与此同时,节目还利用微博等进行宣传推广、观众互动,不仅提高了受众的参与感,还扩大了中国文化的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4、传播受众:受众聚集,定位准确

传播受众即信息接受者,是传播行为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

作为国内少有的跨文化传播的文化类综艺节目,《非正式会谈》的受众以对世界文化感兴趣的、愿意接受新观点、新看法的年轻群体为主,借助人际传播的推广,受众群体逐渐呈辐射状向外扩散。

在這批受众中,最直接的就是外国的汉语学习者。他们通过时间节目提升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此同时,这对于对外汉语教师群体也有一定意义。他们不仅可以通过了解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还能拓展国外文化的知识面,消除对他国的偏见和刻板成见,更好的对外传播传统文化。

5、传播效果:思想碰撞,塑造大国形象

传播效果是受众在接收到信息后而引起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

自2015-2022年,《非正式会谈》凭借其新颖的节目内容,趣味的节目形式,吸粉无数,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曾获得“白玉兰奖最佳首播电视节目提名”等。

通过搭建世界各平台青年进行交流分享的平台,《非正式会谈》促进了各国多元文化的碰撞,同时也为电视机前的受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不同国家文化以及其价值观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受众对国家间的信息鸿沟。此外,节目也向外国嘉宾以及受众传播了中华文化。通过展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彰显出了中华文化博彩众长、兼容并包的大国形象。

二、结语

面对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各国加强联系,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进行跨文化交际。这种交际可能是合作、谈判、冲突等。但无论何种,其背后都是各国间的友好往来和兼容并包的合作基础。《非正式会谈》汇聚世界各地青年于一桌,就社会热点进行探讨,建构了一个个小型的跨文化交际场,为电视节目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一定借鉴意义。在一言一语中,中华文化和世界其他各国文化破除了文化偏见,相互交流,博采众长。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视域下好莱坞电影的传播研究
“内外有别”原则的传统、困境与未来
韩系咖啡品牌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对外宣传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探究
互联网时代字幕组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分析
探析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