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曲松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儿童迁延性细菌支气管炎效果及对痰液黏稠度、GATA3、T-bet的影响

2022-06-07薛晋玲任晓晴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头孢曲松黏稠度乙酰

薛晋玲,任晓晴

迁延性细菌支气管炎(protracted bacterial bronchitis, PBB)好发于小儿,表现为咳嗽、喘息、咳痰等症状,若未积极处理,极易演变为支气管肺炎[1]。本病主要予抗生素治疗,但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且单一用药效果不理想,推荐联合用药[2]。乙酰半胱氨酸属黏液溶解剂,经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患儿气道,产生祛痰、抗炎等作用。目前头孢曲松、乙酰半胱氨酸在小儿支气管疾病中应用效果较好[3]。近年有学者指出,支气管炎发生发展与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3(GATA3)、T细胞转录因子(T-bet)密切相关[4],二者联合能否通过调节转录因子来控制疾病进展尚不得知,故本研究对此展开研究,以期为本病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PBB患儿118例。纳入标准:符合PBB诊断标准[5];年龄1~10岁,性别不限;患儿监护人知晓本研究,自愿签署知晓同意书。排除标准:研究药物不耐受;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支气管解剖结构畸形或异物残留;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入组前接受抗生素、黏液溶解剂治疗;临床资料缺失;依从性差。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2组均采取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3037)2 g静脉滴注,2/d;观察组给予头孢曲松2 g静脉滴注4 h后,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005)1.5 ml雾化吸入,每次10~15 min,2/d。2组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好转、无效[6]。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细菌清除率=治疗后痰培养阴性例数/治疗前痰培养阳性例数×100%。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检测2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酸碱度(pH);测定外周血细胞(PBMC)GATA3、T-bet水平。③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评估痰液黏稠度[7]。④统计肺部啰音、咳痰、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⑤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 观察组痊愈18例,显效21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91%;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20例,好转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7.9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89.83%(53/59)高于对照组的74.58%(4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血气指标 治疗2周后,2组PaCO2低于治疗前,PaO2、pH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pH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1。

2.3PBMC中GATA3、T-bet mRNA水平 治疗2周后,观察组GATA3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T-bet mRNA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4痰液黏稠度 治疗2周后,观察组痰液黏稠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2.5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肺部啰音、咳痰、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1 2组PBB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表2 2组PBB患儿治疗前后PBMC中GATA3、T-bet mRNA水平比较

表3 2组PBB患儿治疗前后痰液黏稠度比较[例(%)]

表4 2组PBB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6不良反应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10.17%),其中呛咳、恶心各2例,呕吐、皮疹各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6.78%),其中恶心、呕吐各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PBB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特点,常规对症治疗虽能控制部分临床症状体征,但长期应用效果欠佳[8]。资料显示,儿童支气管相对狭窄,气道阻力大,肌肉及弹力纤维尚未发育完全,一旦机体遭受炎症刺激,极易引发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堵塞,表现为喘息、咳痰等症状[9]。因此,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强化抗炎、祛痰方案对PBB病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头孢曲松主要抗菌机制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生物合成,致细菌细胞溶菌死亡[10]。乙酰半胱氨酸经雾化吸入后药液微粒直达气道及支气管腺体,促使黏液蛋白分子双硫键断裂,分解黏液蛋白,降低痰液黏稠度,加快痰液排出,还可破坏细菌生物被膜,起到协同抗菌作用[11]。傅大干等[12]指出,乙酰半胱氨酸在改善PBB患儿咳嗽、咳痰症状,提高细菌清除率方面效果确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痰液黏稠度、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头孢曲松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可协同改善痰液黏稠度,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细菌清除率及治疗效果。本研究还发现,治疗2周后,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pH高于对照组,考虑原因为,乙酰半胱氨酸可促进支气管腺体浆液分泌,加快纤毛运动速度,提高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活性,维持肺泡正常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改善PBB患儿血气指标的目的。需注意的是,乙酰半胱氨酸可削弱头孢菌素、四环素类药物抗菌活性,建议间隔4 h交替使用。

PBB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普遍认为与气道高反应性有关,抗原刺激下气道持续合成炎性介质,加上机体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降低机体免疫力,导致Th1/Th2细胞漂移[13]。Th1、Th2效应细胞分别由转录因子T-bet、GATA3控制,其中T-bet过度表达可致Th1谱系分化,丧失则会导致Th2、Th17谱系分化,形成Th1免疫缺失,而GATA3缺失可阻滞Th2细胞分化[14]。以往研究显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T-bet mRNA呈低表达,GATA3 mRNA呈高表达,且Th1、Th2细胞因子呈现与基因水平相同的表达趋势[6],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GATA3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T-bet mRNA高于对照组。提示头孢曲松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有助于调节PBB患儿转录因子GATA3、T-bet表达。可能原因为,头孢曲松可降低中性粒细胞趋化活性,阻碍炎性介质生成,产生抗炎作用;乙酰半胱氨酸可纠正机体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释放大量免疫蛋白及补体,抑制致炎因子表达,缓解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提示二者联合治疗PBB患儿安全性高。

综上,头孢曲松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儿童PBB效果确切,有助于调节转录因子GATA3、T-bet,改善痰液黏稠度,控制临床症状体征,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但远期疗效尚需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头孢曲松黏稠度乙酰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庆大霉素是否可代替头孢曲松治疗淋病
氟苯尼考粉中非法添加乙酰甲喹的检测方法研究
电子束辐照对乙酰甲胺磷的降解效果研究
睡前喝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
什么是血液黏稠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