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评价改革推进学科育人
——2021年全省英语中考命题情况分析与改进建议

2022-06-07惠马

江苏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设区命题试题

魏 惠马 黎

长期以来,中考考试文化的功利性导致中考命题存在工具化现象,也导致学科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功利性目标实现的工具,就英语学科而言,这不仅影响了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融合统一,更与当今英语课程肩负的育人目标和育人价值相违背。评估是保障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考试命题评估制度。分区域、分学科开展考试命题评估工作,进行优秀试题案例分析,开展命题经验交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英语命题评估专家组以此作为开展2021 年全省英语中考命题评估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推进全省各设区市优化方案设计,细化命题评估标准,客观审视学科命题的价值取向、技术水平和对教学的反拨效应,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推进中考命题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案例分析和智力支持。

一、命题评估总体价值导向

中考命题评估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本身就具有“育人”“导向”功能。英语命题评估专家组坚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标准,基于正确的价值认同、统一的标准尺度和过硬的专业能力,形成对英语命题质量的客观判断和命题改革的正确引领。

(一)建立对学科命题评估价值的正确认知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省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为指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五育并举”理念,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2003 年以来我省英语中考命题评估的特色做法,完善英语中考命题评估框架和评估标准,并基于5 个评估项目、21 个评估点,从思想性、导向性、科学性、规范性等方面全面衡量2021 年各设区市英语中考命题的性质与功能,体现英语中考命题的价值意义。

(二)彰显学科中考命题改革的价值内涵

英语中考命题应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突出以考试评价引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坚持考试公正,推进教育公平,明确指导思想。2021 年各设区市命题较好地体现了“三个导向”。

一是育人导向。各设区市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注重渗透核心价值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学业减负,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依标导向。各设区市能执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要求,考试目标明确,能全面、准确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英语学科学习方面是否达到《课标2011》规定的五级要求,考试内容及能力要求与相关要求保持一致,促进学生发展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形成。

三是课改导向。各设区市命题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合理预设考试难度,遵循“基于情境、素养立意、关注思维、语用为先”的命题原则,激发学生参与考试的热情和信心,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二、命题改革现状判断及亮点提炼

高质量的评估需要有高质量的评估过程来保障。英语命题评估专家组遵循导向性、科学性原则,借鉴信息科学中“DIKW 体系”(即关于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体系),从采集数据并界定属性表征、分析数据并形成单方面信息判断、归纳比较信息并得出整体判断结论以及针对问题、基于评估结论分析对比提出应对策略四个层面,依据具体评估指标,对2021 年各设区市英语中考命题数据进行多维度的挖掘、梳理,对命题的亮点进行总结提炼,引领全省英语中考命题改革的行动方向和实践路径。

(一)考试要求更加明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具有毕业与升学“两考合一”的属性,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标2011》规定学习要求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2021 年我省13 设区市英语学科中考方案都能明确“两考合一”的性质与功能,考试目标表达明确,考试内容及能力层级界定清晰,考试形式、时间、分值及题型设置合理。依据考试的性质,合理预设考试难度,设置题型示例,能较好地反映和评价初中学生英语学业水平,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提供了依据,体现了终结性考试的鉴定和激励功能。

(二)试卷结构更加合理

英语中考试卷的结构设计应依据考试性质,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现探究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合理性特征。2021 年各设区市命题契合《课标2011》“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在知识结构上,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兼顾一定的覆盖面和综合性,听力、口语、笔试部分比例合理;在能力结构上,体现能力立意导向,考查类型比较全面,如侧重对学生不同层次阅读能力的考查,注重在情境中对学生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在题型结构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比例恰当,笔试试卷题型在6~8 项之间,在选用英语测试经典题型的同时能积极尝试新题型;在难度结构上,较好地体现“两考合一”的基本属性,能从学科内容、试题情境、知识应用等不同角度设置试题难度,各类试题分布科学合理,大部分设区市的容易题、中档题、较难题比例控制在7∶2∶1。题量设置与考试时间关系合理,全卷字数适当,版面设计规范合理、生动活泼。

如,在知识内容方面,各设区市命题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考查的目标、范围和形式均符合《课标2011》五级目标要求,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发展”的理念。语言知识的考查关注基础、覆盖面广,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的考查比较全面。从测试内容上看,试题考查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并渗透语篇、语用,基本上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从命题的技术上看,试题语言正确、地道、得体、简洁,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真实语境,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题型设置上看,试题涵盖了单项填空(单项选择)、填空(词汇运用/词汇检测)和句型转换等题型,其中,“填空”(词汇运用/词汇检测)又分为“根据所给汉语写出单词”“根据所给单词适当形式填空”“根据句子上下文填写单词”“根据所给英文释义填空”“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选择方框中的单词或短语填空”“选择方框中的词并用其适当形式填空”等多种类型。

(三)试题设置更加科学

1.命题立意

英语中考命题应体现明确的指导思想,反映时代进步,反映学科本质,体现素养培养,引导学校探索英语课程改革。在检测学生是否达到《课标2011》所要求的基本学业水平的同时,要通过多样的语篇主题,渗透对学生“德”的熏陶、“智”的开发、“体”的引导、“美”的渗透和“劳”的教育。比如,2021 年扬州卷的书面表达试题以某英文报正在举行“家乡美”主题征文活动为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美、宣传家乡的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领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和健康的审美情操。

2.试题情境

英语中考逐步趋向真实性语言测试,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应该在真实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试题情境应体现公平性、真实性、适切性和互动性。情境素材要源于真实的生活,指向真实生活境况下的实际现象与问题;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范畴、理解水平和心理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试题任务要将英语知识和能力及其运用的条件有效镶嵌在试题的情境中,驱动学生在与试题情境的交互中理解、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建构、决策。

(1)关注社会热点,渗透时代气息。试题在考查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方面的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

例如,2021 年常州卷“阅读理解”B 篇讲述了成语故事《季札挂剑》,试题第27 题“Why did Ji Zha give up his sword to the king of Xu although he had died?”考查了文章的主旨,同时体现了“诚实守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泰州卷“阅读理解”A 篇是一篇新闻稿,其中列举了2017年中共十九大参会代表的必备条件和身份,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观念;试题第27 题“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representatives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must have ________.”考查了参会代表的必备条件——共产党员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

(2)培养文化意识,传播中国文化。文化意识培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英语中考命题的重要内容。2021 年各设区市命题都很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关试题归类见表1。

表1 2021年各设区市有关中国文化的中考试题归类表

设区市试题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分别涵盖了传统节日、农业等中华传统文化,抗美援朝、建党100 周年等革命文化,“天问一号”登陆火星、无农药残留的超级苹果等科技文化,瞿秋白博物馆、花果山等地方特色文化,教室荣誉墙、设计一日校园生活等校园文化等内容,让学生答题的过程变成了一次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熏陶和品格培养的过程。

例如,宿迁卷“阅读理解”C 篇是一篇说明文,通过对中国的传统武术“太极”的介绍,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好中国形象,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南通卷在写作素材中,以图片形式提供了京剧、徐悲鸿画的马、中国风筝等,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艺术形式进行介绍,不仅考查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程度,也有助于学生抒发对中国艺术的热爱之情。

(3)强化语篇意识,提升思维品质。作为英语阅读对象的语篇,无论长短,都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有其行文思路、谋篇布局的特征,不仅为学生发展语言技能、形成学习策略提供语言素材,还为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提供平台。

2021 年各设区市采用的语篇题(包括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填空、阅读回答问题、任务型阅读以及书面表达)在全卷中所占分值比例为65%~79.2%,文本体裁涉及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主要检测学生提取语篇信息、理解文本细节、归纳篇章大意、结合上下文推理判断、根据语境分析并适当产出等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苏州卷“阅读表达”短文讲述了赞比亚一只小河马被救的故事,第58 题“What’s the name of the hippo?”,第59 题“How did the baby hippo survive the night without his mother?”,第60 题“In your opinion,where was the hippo moved five years later,a zoo or the wild? Why?”三个问题难度逐层递进,让学生在获取文本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推断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连云港卷“阅读理解”B 篇第37 题“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text is to make people ________.”要求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分析、判断、归纳信息,体现对学生概括主旨大意和分析、评判能力的考查。镇江卷“阅读理解”B 篇呈现了Can’t Hold 写给Sigmund Friend 的求助信和Sigmund Friend 关于如何处理和父母之间矛盾的回信,第30 题、31 题检测了学生对Sigmund 内心活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推断。徐州卷“阅读理解”D 篇是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说明文,试题涉及理解具体信息、归纳段落要义、综合全文内容推断主旨等,体现了对学生不同层次思维能力的考查。盐城卷“阅读理解”D 篇是一个剧本,第42 题“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word‘retrieve’?”考查了学生分析上下文、推测词义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词汇。

(4)丰富语言实践,发展语用能力。英语书面表达的话题材料通常源自学生正在经历、曾经经历或即将要经历的事件,让学生感同身受,有话可说。2021年有8个设区市书面表达试题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英语语言材料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展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体现了测试任务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例如,淮安卷书面表达题是给Tom 写一封回信以解决他没有朋友的烦恼。试题任务紧扣青春期阶段的学生常会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探讨、解决问题。南京卷的书面表达要求学生向某英文网站投稿,讲述自己在学校最美好的一天。写作任务指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引导其在问题情境中思考校园生活中的行为美、科学美、艺术美,并写出自己的想法。

3.试题创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在语言技能中增加了“看”的技能。作为一种理解性技能,“看”技能在新媒体时代日趋重要。在阅读语篇中增加插图等多模态语篇,有助于检测学生“看”的实际语言能力和使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无锡卷“阅读理解”B 篇将描述完整的文字信息与内容明确的图片相结合,帮助学生观察、理解并确定答案;第28 题“Which word is the most suitable for ▲ ?”让学生通过看和读,确定答案,体现了语篇中文字和图片的交互性和真实性。

三、目前亟待改进的问题及建议

经过多年的探索,各地英语中考命题改革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逐步确立了更为科学的英语试卷结构技术指标,基本满足本地初中毕业和高中升学的需求。然而,“双减”政策的出台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作业、课堂和考试三者的关系。目前以考代教、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在英语课堂上依然普遍,应试的课堂导致了教学的低效,也导致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双减”背景下的英语中考命题改革应不断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切实以“怎么考”来发挥考试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各地既要在已有改革的基础上继续“超越”,也要在现实问题中不断“追补”。2021 年全省英语中考命题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改进或规避。

1.多维细目表的设计尚需优化

部分设区市英语试卷多维细目表栏目不全,内容不够具体翔实,指向不明确,缺少对试题难度、合格率、区分度的预测,或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差异较大,不便于命题操作。多维细目表应整体规划立德树人的考查内容,全面呈现所要编制试卷的基本发展脉络。要坚持素养立意,注重考查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合理确定考试内容的覆盖范围,注意考点的适当分布和试卷总体难度的预设。要通过呈现试卷的题量、题型、总分值和每一道试题的分值、情境、素材、考查的内容模块及认知水平、素养要求、难易程度、均分预估等,准确、全面地体现命题意图与命题要求。同时,应注意避免将非教学要求的知识列为中考考点,在具体测试内容的选材上避免使用本地区推荐的阅读书目作为阅读理解测试的语篇材料,以体现考试的公平、公正。

2.具体题型的命题技术有待改进

要进一步加强对具体题型的功能和命题技术的研究,如选择题的题干要有明确的主题,避免采用疑问句式和否定句式;各个选项与题干在内容与表述上要有合理的逻辑关系,要有一定的迷惑性和思考价值,避免仅从语法、搭配等角度即可排除干扰项获取正确答案。阅读理解题应避免采用否定题干或问题指向不明确的设问形式,题干表述应明确出题的意图,以利于学生获取正向知识,考查其整体阅读能力。书面表达题应创设合理的使用英语表达的真实情境,明确指出写作目的和写作对象,适度提供图表等支撑性材料,并注意合理设问,避免仅考查对具体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3.评分标准的可操作性仍需加强

英语中考试题评分标准要尽量准确、细化,开放性试题要有评价框架、表现水平和表现样例,要能够真实地反映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展示的各种结果、表现特征及思维特征和典型表现,使评分表述具体化,易于评卷教师理解和操作。同时,各地应进一步健全并完善评分教师的选拔、培训与考核制度,提高评卷教师对评分标准的把握,不断完善评分系统,提高阅卷质量,提升考试信度。

4.考试的分析和自评还没有完全到位

部分设区市缺乏对英语试卷区分度、难度和信度的精准分析,个别设区市仅报送了试卷、评分标准和试卷评估报告,缺少考试方案、试题评分细则等相关数据。自评报告应加强对学科内部一致性的分析,即命题方案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多维细目表与命题方案的一致性、试卷考查范围和核心素养考查程度与多维细目表的一致性;建议做好典型试题分析,遴选出阅卷中的优秀试题,并及时组织研讨,发挥试题诊断、改进、引导、激励等功能,用好指挥棒,以考评教、以考促教、以考导教。

猜你喜欢

设区命题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论我国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
立法法修改实施一年 209个地方获行使立法权
我省11个市人大实现同步换届
温州等5个设区的市开始行使立法权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