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措施探析

2022-06-07李团团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3期
关键词:教学措施高中物理新课改

李团团

摘要:物理学科相关知识在高中生的校园学习中占据着较大的学习比重,与此同时,高中物理的知识面广、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负担,限制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强化对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养成正确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章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措施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措施

引言

新课标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之中应该要以教材为主,把学生的发展與自主学习作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之中,高中物理教师应该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当前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物理实验教学不理想

由于教学资源分类不均匀,很多学校没有设立相应物理实验室,导致在教学中无法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所以物理实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只是纸上谈兵,因为没有任何实验经历。而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物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物理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物理知识衔接不合理

随着高中物理知识量的不断增多,再加上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期间,应该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但是,对部分高中生而言,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高中生活,无法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不高,甚至因为跟不上教师思路而产生厌烦心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高中生并不能灵活地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虽然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欠缺之处,知识之间的衔接不科学,因此不能借助物理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进而制约了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措施

(一)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提高科学探究思维

高中物理教师应当明确,能够使高中生提出物理问题的教学方式有很多,但是,只有在现有的基础上为高中生打造相对真实、完整的物理问题探究式教学情境,才能够从根本上使高中生产生物理问题探究意识。这种方式和其他的物理问题教学方式不同,它能够有效激发高中生的物理问题探究思维,并在其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当向学生讲解有关“机械波”的物理知识时,物理教师要从班级学生的物理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充分结合物理教材的教学内容,为高中生创设系统化的问题教学情境:“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猜想一下究竟何为机械波。”“通过对机械波的基础性认识,能否自行利用绳子打造出机械波?”“在对机械波进行实际的调查、学习以及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是否有疑问没有得到充分解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以上这些物理问题探究情境的创设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为高中生建立相对真实、具体的物理探究教学环境,与课程教材的知识内容以及新课程教学要求联系紧密。

(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还应该强化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激发,将其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节。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需要结合学生当下物理学习的难点和学习兴趣进行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合理进行方法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通过丰富的图片、音频、动画,提高课堂物理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保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充满兴趣。再加上物理课本内容包含许多美,这种美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高效完成知识的学习,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三)驱动学生合作探究,思维碰撞建立认知

在教学“摩擦力”的过程中,教师设置物理情境驱动学生们探究不同类型的摩擦力。具体地,教师先创设如此情境:小吴同学要将一个箱子从甲处搬运到乙处。经过尝试,很难独立搬动。接着,教师结合情境内容向学生们提出任务:探究小明将箱子从甲处搬运到乙处的方法。然后,教师鼓励学生们与小组成员交流。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学生们发挥个性作用,提出不同的方法,如在箱子下放置木头,减小摩擦力;在地面上泼水或泼油,减小摩擦力……在学生们合作探究后,教师鼓励他们毛遂自荐地展示答案,同时根据答案,提出问题:大家给出的答案都提到了摩擦力。在这些答案中有几种摩擦力呢?各自是什么呢?在如此问题的作用下,学生们对摩擦力产生探究兴趣,自觉地探究不同类型的摩擦力,推动了课堂教学发展。

(四)合理应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

教师可以从生活素材引入模型,引导学生构建生活化物理模型,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例如,在教授“重力势能”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动能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但是两种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呢?这就需要学生细心认真地对知识进行理解。本节课教师从生活这个角度切入,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一个能表示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相互转化的模型。例如,有的学生利用硬壳纸制作一个斜面,斜面上放置一个小木块,推动小木块下滑,从而解释重力势能是如何转化为动能的。还有的学生在建立斜面后,在斜面上添加一些沙子,随后将小车从斜面上推下来,将摩擦力引入问题之中分析能量转化的问题。建构模型是学生动手操作对知识进行应用和理解的过程,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从生活素材入手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

结束语

在新课程不断发展和深入改革之下,教师要想充分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是教学的主体,及时采用高效且优质的教学方式,努力为他们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要在这一背景下,为学生提供众多参与物理实验的学习机会,从而在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使高中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丹.依托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对策思考[J].科技风,2020(8):83.

[2]廖国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20(1):234.

[3]郝永福.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藏区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0(2):47-48.5EE79A92-F3C3-4D55-ACD3-F87D38C9D1A5

猜你喜欢

教学措施高中物理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高中物理实验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