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篇目的教学实践研究

2022-06-07马小华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0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实践小学语文

马小华

摘要:对于传承革命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按照教材编写的形式对文本进行梳理和分析,把握教材编写的特点,提出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促进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中所体现的革命内涵。

关键词: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篇目教学;实践

引言

语文课堂不仅旨在让学生掌握汉语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断提高他们的世界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贯彻红色革命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实现汉语学习的教育功能。下面,本文主要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篇目的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一、设置红色文化教育课程目标

语文教学的目的应符合学生的发展,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研究汉语教材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理清知识的结构和组织,合理适应红色文化的内容,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到不同的学历,在教授课程时要注意学习目标的设定,因为学习目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制定红色文化教育的目标,才能在有目的的、充满红色革命文化的环境中管理课堂、组织教材。虽然教科书对红色革命文化的反映不是很直接,但教师们可以通过这些革命先辈的功勋,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体现他们的精神。

二、单篇教学

首先,对于“国家”领域的革命文化文章,可以采取“分析影视素材背景,直观呈现,促进理解”的教学策略。例如,通过观看《地道战》中的相关片段,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地道战的历史背景、结构和特点,人民是怎样打击敌人的,同时渲染一种革命情感。在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粉笔画出或者用PPT展示地道的式样图,图文并茂,使学生理解地道里面的构造,感悟我国人民的智慧。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让学生观看圆明园利用技术手段复原的图像,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宏伟建筑昔日辉煌的骄傲以及被毁后的悲愤之情,从而提醒学生不忘国耻,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振兴中华。其次,针对“政党”和“榜样”领域的革命文化篇目,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品内涵,联系实际激情感”的教学策略,案例可以来自教师补充的素材性资源,也可以来自社会生活。比如,在《我不能失信》一文中,通过课文讲解,让学生体会到宋庆龄的可贵品质,还可以介绍“一诺千金”“立木为信”等典型案例,通过案例背后的小故事所反映的道理,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深处的内涵。在《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中,可以联系当下疫情防控期间,众多医护人员、志愿者等“逆行者”不顾生命危险,承担起社会责任。学生的父母、亲戚或者社区工作人员都是鲜活的例子,联系实际生活触发亲身體验和经历,培养学生对工作负责、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最后,针对“民族精神”领域的革命文化篇目,可以采用“情境体验促感知,对话反思悟精神”的教学策略。

三、大单元整体教学

从整个单元的高位置对每一篇课文进行整合和构建,将单元主题、单元导语、重难点教学点、课后练习等元素统一起来,使之系列化、逻辑化、结构化,是该系教材设计的一大亮点。比如高中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收录了三篇文章,又穿插了两篇自主阅读文章。学习本单元要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体会革命志士的革命精神和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伟大人格。教学时 以多种教学策略整合的方式,在不同体式作品中引导学生发表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和思考。最后归纳情与理的融合性,让学生感受富有时代特征的语言,从而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获得崇高的革命体验感,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力。

四、创设红色文化教学情境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内容,使课堂气氛轻松有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的积极性。作者写文章的时候,感情是夹在字里行间的,不深入研究,学生是无法理解的。有时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我们的生活没有那么紧密的联系,以至于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和欣赏当时的情况。这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红色文化的学习情境,情境要与课文内容相对应,让学生沉浸其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比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正式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知道这节课主要讲的是某八路军某单位的七连六班。抗日战争时期,侵略。五个勇士必须掩护人群和连队的位移,引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带领敌军登上琅琊山顶,英勇跳崖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感受到五位英雄的英勇精神,他们勇敢顽强,宁死不屈,以死为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五、抓住关键词语撬动全文,感受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

传统小学在语文课本中编写革命文化课文,但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没有达到。所以课本上选的作品往往很琐碎,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撬动全文,深入体会其伟大的革命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传统,避免贴标签。如,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大部分教师利用随文识字的方式串讲全文,相机给朱德同志贴标签,使人物形象失去了立体感。朱德的扁担有什么深远的意义呢?可以抓住结尾中的“越发”一词撬动全文。首先,追问“越发”是什么意思。“越发”是“更加”的意思,这个词说明以前人们就敬爱朱德同志,而现在是更加敬爱朱德同志。这是为什么呢? 然后,再探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战士们心疼朱德同志,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不让他挑粮,而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在这个小插曲中,要聚焦对“又”字的思考,从这个字上学生既体会到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心疼,又体会到朱德同志对战士们的关爱,以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决心和诚意。这样的好军长,谁不爱呢?这一根“扁担”,更体现了“同甘共苦”的革命传统。低年级的革命文化题材作品篇幅短小,层次清晰,抓住关键词语便可以撬动全文。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人物形象,在细节中丰富人物精神。在层层深入的语言文字训练中,将伟人的革命精神与优良的革命传统具象化,学生自然生发出对伟人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结语

本文设置红色文化教育课程目标,对单篇教学、大单元整体教学、创设红色文化教学情境、抓住关键词语撬动全文,感受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巧用阅读链接,加深课文理解等教学策略,从而增强革命文化篇目教学的有效性,将革命文化篇目中所蕴含的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学生的血液、浸入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倩.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篇目的教学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2022(04):107-110.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实践小学语文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