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画旋律线“三部曲”

2022-06-07陈海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5期
关键词:三部曲小学音乐教材

陈海燕

【摘要】一名经验丰富、优秀的一线音乐教师,首要的教学任务就是把抽象、迷幻、难以把握的各类音乐,通过各种直观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直接体验和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材;旋律线;柯尔文手势;音阶图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儿童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应该放在理性上,而是应该为他们铺设直觉体验上。”这一句话让我们更加确定了,音乐是一门多感官都能参与和体验的艺术,音乐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抽象、迷幻、难以把握的各类音乐,通过各种直观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直接体验和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

音乐的基本要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力度、速度、音准、节拍、旋律等,而这些要素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都很抽象,特别是音准、旋律。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画旋律线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法,给学生渗透与旋律线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学会画出歌曲的旋律线,以便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唱好和把握音乐作品。

在连续的旋律进行中,由于音高的走向而形成各种直线的或曲线的进行,这些进行类似画面中线条的伸展或起伏,故称为旋律线。它是作曲家与听众进行心灵沟通的主要手段,也是作曲家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把握了旋律就把握了歌曲的音乐形象,从而能更加深刻地把握歌曲的内涵。下面是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画旋律线的“三部曲”:

一、感受圖形谱

下面,大家再一起来看看以下几首歌曲的图形谱,细细分析这些图形谱有什么特点和不同。

以上分别是一年级上册第三课《同唱一首歌》、第六课《小蜻蜓》和第七课《法国号》,这几首歌的旋律图形谱都是用学生喜欢的图形结合歌词来组成的。通过以上几首歌曲的图形谱,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懂歌曲的三个要素:音的强弱、高低和节奏的长短,学生可以边唱边指着图形谱,用不同的感官去感受歌曲的强弱、高低和节奏时值的长短。

(一)歌曲强弱关系的表现

这几首歌都是3/4拍,在表达强拍时和第二、三拍的色彩、大小都不一样。我们看《同唱一首歌》强拍上的花朵又大颜色又深;《小蜻蜓》在强拍时不仅加上碰铃还让学生看到颜色和其它不一样,一眼就看出三拍子的规律,让学生一目了然,一下就解决了3/4的强弱关系,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三拍子的强弱的关系;《法国号》的强拍也是用大喇叭,而弱拍则用小喇叭来表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歌曲的强弱关系。

(二)歌曲音高走向表现

歌曲的图形谱也能让学生非常直观看到音高的表达。音高地往上走,音低地往下走。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笔在图形谱里随着图形谱的走向画一画,勾勒出歌曲的旋律线,让学生初步体验旋律线的走向,感受音的高低。

(三)音的长短表现

从以上三首歌的图形谱里可以看出,每个音的长短表达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小蜻蜓》就更加明显,三拍子分成三个长方形,然后填写歌词,每个字有几拍,就有几小格,让一年级的小学生既容易理解又容易把握节奏。

一年级的音乐课,音乐教师可以先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着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听觉,然后通过鲜艳色彩与有趣的图形,再与图字结合来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培养学生的音高、节奏、强弱感。

二、记住柯尔文手势、唱名和音名

柯尔文手势是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不同的唱名,在胸前不同的位置,把所唱出不同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它是师生在音乐教学中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和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课《布谷》就开始出现了柯尔文手势和唱名,这是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一个转折点,学生从以前的以歌词为主,转化成歌谱,让学生认识音阶里的音,并通过柯尔文手势记住这些音的高度。

由于音符的不同所用的手势也就不同,不同的手势再辅以不同的空间位置,可使学生产生对音符唱名及相对音高的联想,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化,然后再结合钢琴,在琴声的引导下边做手势边感受音高。这样边唱边做手势,学生们很感兴趣,并且音的准确性也大大提高了。

我们再看看一年级下册第六课《闪烁的小星星》,这一课开始出现音名式的旋律图形谱。这里,教师一定要用柯尔文手势,再结合音名的旋律图形谱让学生更加立体地感受音的高低走向,利用钢琴伴奏让学生用唱名演唱,这样不仅可以唱准每一个音,还可以让学生牢牢记住这些音的音名和唱名。

一年级下册第六课《星光恰恰恰》则第一次出现了旋律线,旋律线里的每一个音都用不同的颜色来代表。没有歌词没有音名的旋律线第一次出现在学生的眼球,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用柯尔文手势来体验音的高低,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音高概念,培养学生的音高思维。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师主要是通过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去感受音的高低,并且要记住每个音的唱名,这是引导学生画旋律线的第二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三、用音阶图建立音高概念

二年级又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旋律线呢?看看教材的安排:二年级上册第二课《乃哟乃》出现了音阶图。

《乃哟乃》还建立起三层的表格,把“1.3.5”三个音按音高和节奏填写在不同的格子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这三个音的音高关系。

二年级上学期是在一年级唱名模唱上建立音高概念的基础上,进入新一轮唱名模唱练习,借助楼梯的图形,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音符之间的高低关系,建立和巩固音高概念,进一步促进学生画好旋律线。

画旋律线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通过学习画旋律线,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解决学生音准、节奏等难题,还可以培养学生音乐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音乐的表达能力,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让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旋律线中去感受美妙的音乐。

参考文献:

[1]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罗良英

猜你喜欢

三部曲小学音乐教材
教材精读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