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2022-05-30裴洁

求知导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农村小学

摘 要: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标准强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调整相应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笔者在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后,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教学案例,提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四策略”,以期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一般研究课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HNETR18055)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裴洁(1984—),女,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贺家土小学。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將信息技术课程列为基础课程。新课程标准提出“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强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整相应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育工作者们只有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的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

根据前期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存在基础薄弱、学习时间不够、学习方式较单一和独立学习能力欠缺等问题,再加上不少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其很难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标和教材的内容,导致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过程中缺乏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以上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思考,以及新课标、社会发展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笔者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出4个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问题导向策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和家长将计算机作为玩具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一)创设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学情境,获得真实体验

教师要巧妙地创设情境,从真实情境和学生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因特网上信息搜索及处理的综合运用》一课中,笔者创设了“去株洲方特梦幻乐园游玩”的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因特网上搜集处理信息,制作一个游玩攻略。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处在真实的、能引起人共鸣的场景中,能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心。

(二)分解大问题为小任务,获得成功体验

学习活动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3]。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问题需求,分解困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其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在教学《引导动画》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让小虫子根据所画的引导线走出迷宫”的情境。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个简单介绍引导动画的微课视频后,就马上让学生完成让小虫子通过引导线走出迷宫这样的“大”任务,即使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且看微课视频时也很认真,但其操作时也会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有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该使用哪个软件去完成任务。而如果教师能将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就能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达成目标。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引导动画:制作“8”字引导线,让小虫子能根据引导线来运动。接着,教师再出示第二个小任务:制作让小虫子走出迷宫的引导动画。这样,学生在分解任务中就能比较轻松地完成“制作让小虫子走出迷宫的引导动画”的任务。

(三)设计分层任务,获得潜能发展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为“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设计分层任务,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任务中。

例如在《成语画谜猜猜猜——多边形和曲线应用》一课的教学中,可设置如下分层任务。基础任务:学生参照书本或者根据自己设计的草图来绘制谜面图。提高任务:学生通过书本和教师准备的微课完成谜底图的绘制,学会画图工具中“另存为”命令和文本工具的使用。分层任务的设计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学习情况学生的需求。

(四)设计开放性问题,获得个性发展

教师为学生学习设计的问题不应仅是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点,而是应该成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载体,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有用的信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图形化编程模块中的《绘制创意图形》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绘制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选择绘制一种正多边形。学生可以通过学案引导(如图1),完成关键信息提炼以及流程梳理。这样学生通过图形化编程和程序调试之后便可以绘制出不同的正多边形,为其学会创意图形的绘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共学互学策略,探究问题解决之道

农村小学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较薄弱。据调查,有近半学生在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之前是零基础,而这也导致了这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方式较单一,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做”,偏好“独自完成作品”的学生只有5%左右。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学习更依赖教师的讲授和演示,很少积极主动地通过其他途径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学习方式。同时,“有问题,找组长”的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一些在组内就能解决的小问题直接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能突破思维局限,探究更多不同的解决办法。

例如,在《主题视频制作》这一单元教学中,笔者采用了项目式教学法。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总结出视频制作的基本要素和流程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制订小组的作品主题和每个成员负责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参与小组讨论交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创意,使自身对整个作品的规划更全面,对作品的制作流程也更清晰,同时还能培养协作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接着,学生根据任务分工,自主搜集素材进行视频制作,最后将每个人负责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本组最终的成品。

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三、巧搭支架策略,直击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技术课课时较少,通常一周只有一节。调查发现,由于设备问题,农村小学生上机学习的机会较少,加之受循环教材等条件限制,学生很难在课下进行预习和复习,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不高,且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为学生搭建多种支架,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巧用半成品

作品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半成品。如果学生一上来就从零开始,很容易产生畏难的情绪。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练习任务的半成品。

例如,在学习图形化编程《角色造型和背景的切换》一课时,学生刚开始接触编程学习。笔者在发给学生的练习作品中提前导入森林“鹿王”的角色和森林的背景(如图2),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也更容易让学生的学习聚焦在本课的重难点上。

(二)善用微视频

将微视频引入课堂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学生的学习阶段不一样,学习方式各有侧重,学习能力也有强有弱,教师不管是详细讲解还是粗略讲解都很难一次性照顾到所有学生。而把教学难点录制成微课,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直接尝试操作,遇到问题再打开微视频去寻找答案;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微视频里的讲解,有一定理解后再开始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微视频的时长不宜超过3分钟,如果时间太长,学生很有可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观看起来也比较浪费时间。因此,针对课堂重难点,教师可以下发多个时长不超过3分钟的微视频。

例如,在《视频剪辑》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进度有快有慢,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下发学习手册文件夹(如图3),其中包括10个与视频剪辑相关的微视频,每个视频的长度都不超过2分钟。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就可以根据视频的序号和标题自行选择观看。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突出教學重点,进一步发展学生有效管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能力,提升其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四、多元评价策略,促进知识内化及再创造

(一)多元评价主体

传统课堂主要以师评为主,教师会点评学生的作品、回答,以及对整个学习小组进行整体评价,以增强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然而,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我们更应重视学生这一评价主体。学生对自己或他人进行评价的过程,就是对知识技能进行梳理、巩固甚至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积极运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的评价方式。

(二)多元评价点

1.评价作品

在作品评价之前,甚至是作品创作之前,师生就应结合分析设置相应的评价标准。重点在如下几个方面:作品运用了哪些手段提升体验感?有些什么创意或特点是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如果作者是自己,自己会对作品做出怎样的改进?作品的自评和互评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增强作品优化意识,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其作品。

2.评价学习过程

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评价。比如: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有没有提出“金点子”?在合作时是否有主动和其他组员讨论的意识?在自主探究时有没有积极思考?在汇报时是不是有条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积极参与创作,能不能主动解决问题?等等。在评价时,师生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让学生有意识地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过程多叙述、多评价,达到再学习、再创造的教学目的,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结语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应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结成学习同盟。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彭丽欧.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深度学习教学探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Z1):80-83.

邬技科.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5):82-83.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农村小学
浅析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评价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电子学档评价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