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研究

2022-05-30张青卿

求知导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摘 要:随着教育的现代化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已经被用于教育行业的各个阶段的学科教学中,同时,学生的培养向全面性和综合性方向发展。对此,教师除了要重视理论知识、锻炼技能的科学传授,还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精神、體育品质等促进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张青卿(1993—),女,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

体育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门必要的课程,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体育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和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缺乏主动性等,导致体育教学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课堂的设计,在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品质发展。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拓展学生体育运动的方式、充分地鼓励学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小学生的健康意识、完善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机制等,实现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当前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小学体育核心素养高效课堂主要是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安全健康意识,培养他们体育运动的习惯等。对于现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师要善于利用核心素养的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正确对待体育这一门学科,加强日常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愉快、健康地学习和成长[1]。

二、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教师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较低,没有依据学生的需求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单调无趣的体育课堂使学生逐渐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也逐渐消失。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体育运动技巧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很少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参与体育运动。

另一方面,在过去的体育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总是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将全部的重心放在学生的体育成绩上,很少会关注学生在体育课堂当中的具体表现,忽视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教师本身的综合素养不高。一些学校往往忽略对体育教师教学素质的培养,导致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影响了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一)结合学生的需求,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

无论是学科知识教育课堂,还是活动知识教育课堂,都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场所,而教学目标的设立,无论在何种教学活动中都是最直观有效的明确知识传授方向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时,必须明确改革创新体育课程活动形式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和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创设不同的体育课堂活动,或侧重于团队精神的培养,或侧重于竞争意识的培养,或侧重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在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时,考虑学生性别差异造成的身体素质的不同,加强体育教育活动模式的针对性[2]。

(二)拓展学生体育运动的方式

单一的体育课堂教学很难帮助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这门课程。兴趣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不仅要注重加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动员学生参与课堂上的体育活动,带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课堂体育运动,能够慢慢地从中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进而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小学生就会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最终养成锻炼的好习惯。但是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如果总是同一种体育运动,时间久了学生便会觉得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兴趣,导致运动效果事倍功半。对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等,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一种体育活动,丰富课堂运动的形式。例如,体育课堂中的运动可以是跑步、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扔铅球、拔河、打乒乓球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如此丰富的体育课堂运动下,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从而在体会不同运动项目的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在兴趣的加持下进行锻炼,逐渐养成自主运动的好习惯。

(三)充分地鼓励学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一般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特别是来自教师的肯定,教师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很有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关注每个学生的情况,特别是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课堂运动效果。体育教师要经常夸赞和鼓励学生,无论最后运动的情况和结果是什么样的,都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用鼓励的方式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尤其是对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在运动结束后及时给予鼓励,也可以让这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担任体育课代表,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活动中。

(四)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明白健康生活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可以讲解健康锻炼的相关知识,进行一节或者几节室内体育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如何健康锻炼,什么样的锻炼方式能够带来健康美好的生活。其次,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运动姿势,也要注重热身运动,防止突然运动给学生的身体带来损伤。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运动对相应的部位进行放松运动,提高运动的效果,为接下来的体育活动打好基础。最后,运动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或是被球砸伤,或是跑步容易摔倒,甚至有些项目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教师要将安全意识放在体育教学的第一位,让学生也将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出现危险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以及对于已经产生的损伤该如何应对等,让学生在快乐中运动,在安全中运动,在健康中运动。

(五)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品格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核心素养的教学需求出发,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内容来积极创新、丰富教学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品格。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具备团队精神。很多体育活动都是以团体为单位开展的,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完成运动,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但是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更注重对体育技能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品格的培养,没有注重课堂互动,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限制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发展。对此,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注重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格。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彼此合作、相互帮助中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品格。比如,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先根据学生的体育水平、性格特点等将学生分成几个活动小组,并选出每组的小组长,由组长来组织组内的活动,其他组员要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体育运动,各组员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小学运动当中,教师可以通过两人三足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需要步调一致,相互配合,才能够不摔跟头,成功地到达终点。在练习当中,学生能够了解到合作的意义,从而形成团队合作的品格。

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每一个体育活动都有其自身的规则,这些规则保证了活动的公平、公正,学生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够顺利地开展体育活动,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自觉地遵守体育规则。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比较小,规则意识也不强,再加上注意力容易被外界事物分散,如果教师只是教条式地进行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就会降低教学的效果。对此,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并制订相关的游戏规则,让学生依照规则来参与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到游戏的规则,并且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游戏,会自觉地遵守规则,从而了解到规则的重要性。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泡泡糖”的游戏来进行教学,教师选择一定的人数来开展游戏,最好是奇数,当教师喊“泡泡糖”时,学生问“黏什么”,教师随机说出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两两组合来接触身体的这个部位,保证不被淘汰出局。比如教师说“接触手掌”,那么学生就需要两两配合将手接触在一起,没有接触到手掌的学生则被淘汰。教师借助这样简单的活动,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并且自觉地去遵守规则,从而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

(六)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能力

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能力,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体育技巧,提高自身的运动水平。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来提高教学的效果,通常情况下,体育活动都是在户外进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具有趣味性的开场白,或者比较有感染力的动作、对话等来进行课堂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3]。教师可以通过亲身讲解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動作。当发现个别学生没有掌握动作要领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错误的动作,来帮助学生规避问题。当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动作,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体育能力。

结语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十分有必要,教师要根据当前学生的不同情况适当改变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体育教学方式,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拓展训练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需求,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拓展学生体育运动的方式,充分地鼓励学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小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小学体育运动中去,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锤炼学生的意志品格,让学生在运动锻炼中收获快乐,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沈宗青.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6):14.

徐成巧.核心素养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思考[J].参花(下),2021(5):58-59.

范奕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智力,2021(12):154-155.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