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科竞赛为平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2022-05-15刘有华黄琴穆显鑫王伟欣石丛艳龙军吴德诚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教学改革

刘有华 黄琴 穆显鑫 王伟欣 石丛艳 龙军 吴德诚

摘要:如今,学科竞赛在高职教育中应用广泛且倍受各界关注,从而涌现出丰富多彩的竞赛形式。学科竞赛不仅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而且帮助教育教学成果转化,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发展。依托学科竞赛,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体制,推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从而充分满足社会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本文以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分析学科竞赛平台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以提出学科竞赛与教学改革融合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学科竞赛;赛教融合;教学改革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1]。学科竞赛的开展可以帮助教学成果的转化,有效地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2]。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各高职院校来看,都体现出对学科竞赛重视的态度。通过学科竞赛,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创新型人才[3]。但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实际学科竞赛与教学改革融通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困难。比如,常规教学与学科竞赛脱离,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4],学生对于参与学科竞赛积极性不高,以及学校学科竞赛管理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均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瓶颈。基于此,笔者以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对学科竞赛与教学改革的融合机制做出分析,以达到整体教学水平有所提升,专业建设有所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高的目的。

一、民办高职院校学科竞赛现状

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纳入2013-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的878所高职院校中,有777所属于公办院校,占同类公办高职院校72%;而所民办院校刚突破100所,占同类民办高职院校31%[5]。这些数据可明显看出,公办高职院校入榜比例是民办高职院校的2.3倍。可以说,公办高职院校对学科竞赛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民办高职院校。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作为贵州一所省属民办高职院校,在学科竞赛工作上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教学与学科竞赛脱离,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墨守陈规,较少涉及与学科竞赛相关的内容。多数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而缺乏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创新改革,这样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会出现学生被动思考或不思考的现象,导致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学科竞赛作为一种能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其激励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教育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在平时学习中缺乏主动性。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加上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创新意识缺乏、创新能力不足[6]。因此可让学科竞赛与教学方式相融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相关学科进行竞赛的方式,进而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2.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不高。其原因主要包括几点:第一,学生自身能力问题,其基础功薄弱而表现出不自信,因而不愿参与;第二,恐惧失败,很多学生抗压、承受能力不强,经历一些挫折或失败后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索性直接不参与以免失败;第三,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即使部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后,嫌苦嫌麻烦从而中途退出;第四,由于学生不愿参与学科竞赛活动,而得不到一定的成就感和获得感,造成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等结果。

3.学校学科竞赛管理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学校管理层对学科竞赛不重视、宣传部门宣传不到位、奖励机制不成熟等。学科竞赛的管理机制是“赛教融合”教学体制的主心骨,只有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将学科竞赛和教学改革有效融合。

二、学科竞赛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学科竞赛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全面发展的核心。高职院校是应用型人才的聚集地,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创新人才。高职教育中创新是核心,而教育创新的核心在于师生创新能力的发展[7]。在这个社会经济飞快发展、网络技术更新迭代的形势下,国家急需具备极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而学科竞赛能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转化,同时相关学科竞赛的开展可以让學生有机会展现自身技能,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从而实现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升[8]。

2.学科竞赛促进理论教学改革

“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会使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课堂内容,长期以往,导致学生求知疲劳。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添加多元化的学科竞赛元素会激发学生与老师互动的积极性,进而更好的吸收课堂理论知识,比如在课堂中开展相关学科的辩论赛,利用竞赛来引导理论的教学,进而保证课堂的授课质量,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从而达到课程体系和理论教学的改革[2]。

3.学科竞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9]。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只有采用实践教学模式,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研究表明,学科竞赛可促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10]。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科竞赛本就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学科竞赛的开展有利于实践教学经验的积累,从而转化更多的竞赛活动,最终达到实践教学优化的目的。第二,多元化的学科竞赛能够推动实践教学制度的完善,更有效的实现实践教学改革。

三、学科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机制

1.“赛教融合”教学体系构建

依托学科竞赛,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体制,是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基于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科竞赛平台现状,应着力将学科竞赛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中,以实现学科竞赛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此,我们对常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分析,并构建出“赛教融合”教学体系导图(图1)。

图1:“赛教融合”教学体系导图

从“赛教融合”教学体系导图中可看出,学科竞赛活动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成果的转化以及考核方式的转变;反之,教学成果又可以作为学科竞赛的“开山斧”,以促进学科竞赛的发展。考核结果作为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进的依据,去粗取精,从而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学科竞赛和教育教学形成闭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最终实现教学改革。

2.“赛教融合”教学体制与学科竞赛项目

全国高校竞赛委员会公布的2021年学科竞赛项目榜單中包括国家教育部直接主办的学科竞赛,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项目排行榜以竞赛指标为依据,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引导性和可操作性,分类和成果导向原则进行排名,具体排名见表1。学校学科竞赛相关部门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组织学生参加竞赛项目。

四、通过学科竞赛促进教学改革的途径

以学科竞赛为平台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而实现教学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创新教育的过程,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有效引导、相互合作,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培养学生浓厚的学科兴趣,同时需要开放、包容、善于交流、富有活力的学科竞赛氛围[11]。

1.立足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提升竞赛育人服务水平。

学科竞赛作为学科专业的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手段。学校教务处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把学科竞赛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其中,实现竞赛育人及以赛促学。

2.加强学校引导力度,加大竞赛支持力度。

学校对学科竞赛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学校加强学科竞赛力度可有效调动学生参与高水平竞赛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果的转化效率[12]。因此,学校教务、督导、学生处等组织应相互合作,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合理管理、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赛,促进学科竞赛高质量发展。

3.健全长效激励机制。

高水平竞赛活动周期长、挑战性大,师生完成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倘若缺乏激励机制会导致师生不愿参与或敷衍对待,因此完善学科竞赛激励机制至关重要[13]。如:参赛经费使用制度,学生学分转化制度[14],教师工作量折算制度或常规奖励制度等。

4.建立学院各级联动机制,完善学科竞赛组织体系。

以学院为中心统一部署,各二级学院(系、部)相互联动、相互合作,形成一个协作能力强、可持续的梯队式组织结构。此外,还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学校与单位之间的联动,有效推动学科竞赛发展,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15]。

5.建立信息化学科竞赛平台及资源库

在这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有利于学科竞赛管理和竞赛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如:竞赛的报名、审核、监督、统计排名以及竞赛奖励等。此外,网络资源库的建立有益于赛后的材料分析、经验总结和资源共享,以便于资源管理和更新[16]。

五、结语

通过以学科竞赛为平台,不断优化学科竞赛组织管理体系,分析、总结赛后经验,改进教学模式,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体制,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而推动对更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桂平,娄路.高校学科竞赛中的从众行为及其引导对策分析[J].大学教育,2019(12):124-126.

[2]管雅静.以学科竞赛为平台,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J].科技风,2021(33):101-103.

[3]张春梅,梁忠环.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以青岛黄海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3):154-156.

[4]张爱华.浅谈学科竞赛和日常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及作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1):182-183.

[5]赵燕.高职院校学科竞赛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3):84-87.

[6]邓鹏.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电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研究[J].电子测试,2019,411(06):124-125.

[7]介晓磊,燕海茂,朱伟峰,等.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1):34-41.

[8]解华明,黄灏,刘常瑜,等.地方院校地信专业学科竞赛主动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滁州学院学报,2020,22(5):138-142.

[9]阚文婷.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市场论坛,2017(05):91-95.

[10]陈昶,张梦林,徐要辉,等.基于学科竞赛探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内江科技,2019,40(10):151-152.

[11]张静,刘想云,刘满禄,等.“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16):164-166.

[12]张艳博,赵英娜.服务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1):19-20.

[13]严军,易海志.基于地方高校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03):99-103.

[14]任梦梦.竞赛学分制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影响的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经济师,2021(11):199-200.

[15]刘永红,韦东辉.高职院校与区域大型民营企业互助发展可行性研究——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与民企柳州家居合作为例[J].林区教学,2021(01):34-36.

[16]程秀娟.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组织管理机制探究——以开封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开封大学学报,2016,30(02):52-54.

作者简介:刘有华(1995—),男,贵州凯里人,硕士,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科研处处,助教。

基金: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GZYYXY-2020-004)。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教学改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群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 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 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