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微思政”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2022-05-15薛一筝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大学生

摘要:新媒体为载体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变革带来更大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新媒体条件下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冲击和挑战。“微思政”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大学生;微思政

新媒体为载体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变革带来契机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新媒体条件下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冲击和挑战。“微思政”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必须发挥“微思政”力量,助力高校思政课教育,将高校思政教育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深化“互联网+思政教育”,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2年2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信息化服务的快速普及和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拥有了更多获得感,与此同时,由于5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超越传统上网形式,网民规模的壮大及上网途径的增加,为新媒体的发展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微思政”的概念

微思政”是运用数字媒体技术与互联网资源,通过QQ、微信、抖音等自媒体承载形式,以日常化、具体化的对话形式对大学生价值观念、道德思想、人生态度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例如微博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其他网络媒体的网络传播,而是一种“裂变传播”,这种几何级的传播速度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1]“微思政”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微思政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的特点。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准确感知。二是更直观、更形象,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而其形式上的独特性和内容上的趣味性也更易于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从德育性来说,微视频的呈现形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可以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师的引导,辨别是非,鉴别美丑,知晓善恶,批判质疑,情感升华,从而提高学科素养,增强政治认同,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同时,“微思政”教育离不开资源的积累。资源要丰富、立体,具有影响力、说服力、时代性、有效性,深入挖掘地方深厚文化底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学生价值导向、道德规范、文化滋养都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依托地域特色,挖掘地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牢固学生的思想阵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微信、微博、抖音等微媒体平台的微内容成为受众在碎片化时间接收信息的主体,社会进入以“微”“小”为特征的“微时代”。微媒体既是“器”,也是“道”,具有扁平化、去中心化、跨界性等特点。稳妥应对微时代的诸多挑战,提高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实效性,对培育者的思维观念和思想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培育者能否与时俱进地推进理念创新,变革观念意识,是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重要问题。然而,还有一些培育者缺乏利用微媒体创新理想信念培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让培育者清醒认识微媒体在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培育中的优势、风险和挑战,始终保持理念意识的敏锐性和开放性,勇于打破既定思维的限制,推进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创新就显得十分必要。

当今世界,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的界限打破,微媒体所具有的实时性、无界性、难控性特征愈发凸显。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媒体泛化、受众分化等现象明显。“调查发现,微博用户之间的交流,以群为中心,主要关注共同的朋友、同学、同事和其他团体,内容包括个人动态、共同的话题、个人观点等方面”[2],微时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培育,需要技术手段、教育模式的创新,更需要思维观念的更新。具体而言,培育者要遵循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借鉴微媒体思维、技术和运作模式,牢固树立“互联网+教育”理念,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统一起来为我所用、为我服务。针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形势,充分发挥融媒体的独特作用,将“台、报、端、微、网、屏”等媒体资源有效集结起来,以融媒体思维构建和提升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微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清楚的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探索网络引导与现实教育相配合的机制,既要“键对键”,也要“面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微媒体”切实发挥好新载体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3]

二、“微思政”的创新路径

(一)强化主流网站建设

在保持信息内容严谨性的同时,坚持突出大学特色,重点发挥议程设置功能,发挥微博评论与分享等功能,提高网站的引导力、影响力和参与度,紧贴时代性,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彰显新气象。切实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构建教育宣传、典型示范、倡议承诺、考核奖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开展“同上一堂四史大课”“网上党史故事接力讲述”“党史知识网络竞答”等活动,推出《伟大抗疫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等选修课程,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在互联网占据信息传播主导地位的今天,一方面,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大学生,他们的思考见解、喜怒哀乐习惯寄托于网络,要想提高党建育人工作成效,需要与他们建立紧密的联系,走近学生的生存样态,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新方法,让党建育人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在“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无事不网”的信息时代,传统媒介传播信息的速度已经不能满足当下需求,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党建育人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开辟“互联网+党建”的新战场和新空间,为党建工作提供新平台和新机遇,是推动黨建育人信息化纵深发展的时代所趋,也是落实党建育人的必然选择。

(二)开放互动,引领思政教育“微对话”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入眼、入神、入心”思政工作思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要“入眼”,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使学生“入眼”即直观感受到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校园文化;在有形校园之外,还有以网站、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建设,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主流价值观,构建校园良好思想舆论氛围。二要“入神”,“立体化”“活起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形成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历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以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目标,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在提升思政课“入神”的课堂教学效果方面下功夫。为了把思政课课本讲厚,同时结合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更强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教师结合自身研究特点开设多门素材丰富的专题选修课,由点及面形成了以统编课程为首,专选课程为基的“金字塔式”思政课教学体系。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中,灵活运用翻转课堂、问题式教学、竞赛式教学、微电影教学、线上线下双线教学等方式使思政课教学由传统的“点名课”逐渐成为学生口中的“网红课”,使以往课堂上教师的“大水漫灌”变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此外,为配合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积极拓展各种课外渠道:建成使用覆盖全体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练中心,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要“入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开展“与信仰对话”、“为青春导航”系列主题活动,打造有助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引领活动品牌,开展文明教室、文明宿舍创建和学风班风建设创先争优等活动,营造青年学生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和健康和谐的校园文明风尚,打造有成效的学风校风建设活动品牌;开展志愿服务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弘扬志愿精神,加强实践育人,打造社交礼仪志愿服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应急救护志愿服务、消防减灾志愿服务、爱心帮扶志愿服务、网络文明志愿服务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积极搭建校内、外实践育人基地,组建申报省级服务团队,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校情、社情、国情,在实践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

要静中有“动”,采取沉浸式学习等方式,让思政教育“动”起来,让青年大学生更生动更清晰地了解历史真相,理解党的历史、纲领、方针及政策。打造沉浸式课堂,基于红色文化、党史故事,制作轻量化的微视频、微动漫,让“大思政课”出新更入心。如利用VR/AR等新媒体制作技术,创新形式解读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与革命先辈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情景交融,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引导青年大学生创新思政学习、党史学习的实地互动场景,激发他们的智慧力量,让他们成为“大思政课”的主角。如组织“红色走读”“红色研学”,通过实地考察并借助还原场景,感悟红色精神。从而让“大思政课”的形式“新”起来,让党的理论学习、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堂在沉浸式学习中相得益彰,共同成为切实提升新时代青年政治素养的鲜活教科书。

(三)变革技术创新观念,树立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作为与微媒体技术相伴相生的新事物,已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培育产生深刻影响。微媒体是新时代青年学生表达诉求,反映青年学生思想动态和信仰状况的媒介,海量信息必将汇聚成大数据。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上实现了从过去“人找信息”,到现在“信息找人”更为精准化、智能化的历史性转变。因此,培育者必须刷新观念,树立大数据意识,对收集的大量、多维、数据化的信息并进行整合和分析,利用大数据对青年学生思想动态和信仰状况进行科学研判。同时,培育者需要提高对能够反映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精神状况和价值取向的数据进行科学存储、有效管理和高效利用,提升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实效性。

加强思政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研究学生需求出发创设特色思政课程。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产业发展情况、社会发展态势,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把思政课程基本理论分别与各专业的思政元素相结合,制定“思政+专业”课程标准和实施方案。学校可以按工程类、人文艺术类、经管类专业分类教学,以特色思政课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热情,建立数字化思政沉浸式交互体验中心,充分利用数字媒体、虚拟现实、人机交互、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做到“配方”新颖、内容鲜活,“包装”时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受到启发。根据学校构建“大思政课”要求,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课堂是建好思政课的主阵地,实施“听—想—学—论”四步曲“思政故事会”有理有趣课堂教学,打造“高抬头率”思政小课堂;面向校园、社会开放课堂,结合专家讲座、社会实践,构建“行走的思政课”宣讲模式,构建“高参与度”社会大课堂;依托网络传播矩阵授课、上传教学视频,受到学生和网民喜爱,构建“高点赞率”云课堂。

(四)打造多维度思政云矩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

整合网络矩阵,营造积极氛围。按照“易班领衔、多元融合、上下联动”的思政网络工作体系,校-院两级网络平台矩阵借助易班、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等载体,以学院接龙方式推送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类网络文化作品。同时鼓励学生个体在网络发声,通过个人生活Vlog、学习笔记展示、朋友圈和易瞄瞄状态发布等傳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将精力集中到复习考试、学习知识和提升素质上来。

高校要坚决贯彻教育部网络育人工作统一部署,成立学院党委书记、系部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学院、系部两级网络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全校网络教育资源,明确了“统一领导、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强化队伍”的网络育人思路,设立新闻宣传中心,打造网络育人的“中央厨房”,发挥在理论研究、人才培训、机制建设、舆情研判、技术服务、资源整合、平台拓展和产品供给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功能。进一步加强对学院的校刊校报、门户网站、官方微信等稿件和信息发布渠道的审批程序管理,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强化过滤筛查。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建立了网络舆情常态监测和预警机制、网络舆情联合应对处置机制,做好重大活动和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

三、结语

网络趋势研究先锋谢尔·以色列在其《微博力》一书中写道:“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各大高校要适应网络新媒体和社会舆论环境的新变化,打造微博创新平台,构建立体化的微博矩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载体的现代化,即运用最能体现社会发展的时代特色和未来趋势的教育载体”。[4]266新媒体作为信息时代的交流平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线上教育和交流互动,有利于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也给高校教育带来压力和挑战,一味追求“新”“微”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要将传统教育方式与新媒体手段相融合,完善微博共享资源,创新教育方式,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办好高校思政课意义重大,高校必须研究“微思政”的发展规律,探索总结“微思政”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以应对新媒体条件下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冲击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顾建平.“微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66-68.

[2]丁西省.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与新途径探析[J].前沿,2012(5):33-36.

[3]景荣.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66-67.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高校“微思政”的实践与创新研究(2021ND0125)。

作者简介:

薛一筝(1987—),女,陕西延安人,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法学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新媒体高校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