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中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2022-05-05张鸿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学前教育培养策略

【摘 要】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在行为习惯方面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人在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其受益一生,因此这一阶段是培养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文章简要论述了幼儿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及其主要规律、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及在幼儿学前教育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幼儿健康成长和形成优秀品质打下基础。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2-0248-03

早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学前教育是特殊而有规律性的,幼儿时期是人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幼师要从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和主要规律

(一)学前教育的特殊性

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6岁儿童进行的启蒙教育。施行学前教育的幼师和保育员不仅要身心健康,而且要具备专业素养,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对幼儿开展寓教于乐的启蒙教育。学前教育有其特殊性。首先,学前教育有特殊的教学目标。学前教育要依据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来实施,不提倡教授过多的学科知识,其以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健康情绪、交往礼仪、优秀品质等行为习惯为主要教学目标。其次,学前教育有特殊的教育方式[1]。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探索主观世界的初期。面对未知的世界,他们既迷惑又好奇。因此在对学前阶段的幼儿进行教育时,幼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规律,科学地制定便于幼儿接受的教育方式,如以游戏活动的形式来提升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将游戏与学习内容合理融合,从而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最后,学前教育有着特殊的教育核心。学前教育是幼儿在其整个受教育时期最初始、最基础的阶段,是幼儿教育的启蒙阶段。学前教育的核心主要是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心态,以应对今后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2]。

(二)学前教育的主要原则

首先,学前教育要以鼓励幼儿为主,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幼儿时期是幼儿各种心理和行为习惯培养和发展的初始阶段,他们渴望获得认可和尊重。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师和家长都应该给予幼儿相对多的鼓励,树立幼儿自信心,促进幼儿与他人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形成[3]。其次,及时纠正幼儿不好的行为习惯。新时代的幼儿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物质环境中,一些家长过度的宠爱和庇护使幼儿形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如动手能力差、任性、挑衣拣食等,教师就要重视纠正幼儿在家养成的这类行为习惯。最后,学前教育要遵循幼儿的个体化差异。由于自身性格和家庭环境的差异,每个幼儿都有其异于他人的性格特点。在学前教育中,幼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化差异,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促进每个幼儿的健康发展,推动幼儿的进步。

二、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不仅是教育的启蒙和基础,而且对幼儿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一)符合幼儿健康成长所需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學前教育是幼儿离开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逐渐面对不同的人、接触新规则的开始。这个时候的幼儿应当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培养幼儿文明礼貌意识、热爱劳动意识、良好安全意识、良好行为习惯等,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自制力的提升,而且还能促使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使幼儿能够很好地融入与其他同伴的集体生活当中[4]。

(二)为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师在实际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一点一滴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幼儿不断进步。另外,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提高幼儿的修养、促进幼儿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为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前教育中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重要性的认识

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知识素养,还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要充分把握学前教育的时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师要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将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进学前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当中[5]。如针对幼儿的言语行为,幼师要不时地告诉幼儿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错的、应该怎么做更好,在一言一行中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另外,幼师要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

(二)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受到良好的熏陶

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越来越多的教育实例明确了环境对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环境可以带给人积极向上的动力,并促使人自觉遵守相关的行为准则;而不良的环境会对人产生消极的影响。基于此,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师要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发维持良好环境的自觉性。

(三)创新学前教育方法,激发幼儿自主意识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师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使学前教育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让幼儿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幼儿的自主参与意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幼师要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师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把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编成相应的儿歌或故事,或者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幼师可以设计“交通规则”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幼师准备红灯、绿灯、黄灯等相应图片,首先让幼儿分别扮演信号灯、行人以及车辆,然后一齐诵读交通安全顺口溜“交通安全很重要,路口要看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过街要走斑马线,不在路上玩游戏,从小养成好习惯,交通安全要记牢。”这样的教学设计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参与性。另外,教师在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同时,也让幼儿认识到了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

(四)合理运用激励机制,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缺乏自我认识,因此需要在他人评价和外界环境中认识自我。通过他人的肯定,幼儿可以对自身行为习惯产生明确认知,并会对他人肯定的行为习惯进行强化,这就在无形中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了基础。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尤其希望受到幼师和家长的正面评价。因此,幼师可以根据幼儿这一心理特点对其行为习惯进行培养。

如在幼儿吃饭之前,幼师要对饭前洗手的幼儿进行表扬;在幼儿吃饭的过程中,对不挑食、不说话的幼儿进行表扬,以此让幼儿认识到饭桌礼仪的重要性。另外,对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小红花作为奖励,当小红花积累到一定数目后,还可以用来兑换其他小奖品。这样做既可以让幼儿遵守相应的规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能让受到表扬的幼儿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促使其将良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下去。

(五)幼师发挥榜样作用,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示范作用

幼师常常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幼师要发挥自身榜样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师要爱岗敬业,要用自己执着的事业心去照顾好每个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幼师要有良好的品格,用自身良好的品格感染每一个幼儿;幼师还要有爱心,能够发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长处,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性差异。如幼师在与幼儿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最好蹲下来,让自己的视线与幼儿的目光平行,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正在被倾听、被关爱和重视。这样幼儿在与他人交往时,才能够静下心来和别人交流沟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6]。总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师要以身作则,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示范作用,让幼儿在模仿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開展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除了在幼儿园进行外,还可以在家庭教育中进行。为此,园方要与家长建立家园合作的教学模式,为幼儿在园内园外、家内家外提供一个适合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环境,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方面,幼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行为习惯培养计划,并将计划发送给幼儿家长。家长根据幼师的计划做好幼儿在家时的家庭教育工作,以保证幼儿行为习惯教育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如针对幼儿时间观念方面的问题,幼师可以让家长督促幼儿在家按时吃饭、睡觉,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针对幼儿对父母依赖性强的问题,幼师可以让家长在家监督幼儿收拾房间、整理自己的衣服,培养幼儿自主动手的能力等。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将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的良好行为习惯延续下去[7]。另一方面,家长对自身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要有明确的认识,积极参与到幼儿园开展的家园合作活动中。家长要留心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发现不规范的地方应及时进行纠正,从根本上减少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对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的养成,如饮食习惯、作息时间、卫生习惯,家长要制定相关的日常行为准则,促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总之,只有在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下,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标准越来越高。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师要积极探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一方面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幼儿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与幼儿家长积极开展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吴梦雨.学前教育中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

[2]黄小英.学前教育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探究[J].智力,2021(18).

[3]尹秀芳.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刍论[J].成才之路,2021(13).

[4]白雪峰.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4).

[5]奂正菊.幼儿学前教育中的行为习惯培养探讨[J].新课程,2021(16).

[6]杨帆.学前教育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探讨[J].家长,2021(8).

[7]鲍俐利.行为习惯培养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0(7).

【作者简介】

张鸿(1981~),女,汉族,甘肃定西人,本科,幼儿园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学前教育培养策略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