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阶段功能锻炼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2-04-20徐永菊曾遵英吕晓仪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患侧肩关节上肢

徐永菊 曾遵英 吕晓仪

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不仅能切除乳腺处病灶,还能清扫周围淋巴结,尽可能地避免复发、转移[1-2]。但根治术中创伤较大,连同淋巴结清扫导致术侧肩关节活动受限,且影响美观,给患者心理、生理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术后常规功能锻炼可一定程度改善肩关节活动,但其缺陷明显,常无规范、系统的锻炼计划,导致锻炼效果不甚理想[3-4]。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版)》强调早期阶段训练的重要性,早期制定阶段性锻炼计划,规律的实施功能锻炼,并以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为目标[5-6]。本研究选取65例乳腺癌行根治术治疗患者,探讨术后早期行四阶段功能锻炼对其临床影响,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收治的65例2019年1月—2020年8月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根治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功能锻炼,n=32)、研究组(四阶段功能锻炼,n=33)。对照组男性0例,女性32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6.10±4.78)岁;其中左侧17例,右侧15例;TNM分期(Ⅰ期3例,Ⅱ期22例,Ⅲ期7例);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1.34±0.28)个月。研究组男性2例,女性31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6.76±4.28)岁;其中左侧15例,右侧18例;TNM分期(Ⅰ期4例,Ⅱ19例,Ⅲ期10例);病程1~4个月,平均病程(1.29±0.31)个月。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1)纳入标准:①乳腺癌诊断明确者,且行乳腺癌根治术;②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整;③乳腺癌病灶直径<3 cm;④患者在行根治术前,患侧上肢关节活动、肌力均基本正常[7]。排除标准:①乳腺癌复发、并多处转移者;②行根治术前已行放疗、化疗者;③双侧都存在病灶者;④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者,无法耐受手术者;⑤术后患者无法有效配合锻炼者;⑥存在严重精神疾患,无法配合锻炼、预后评估者[8]。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功能锻炼:从术后3 d待伤口逐渐愈合、疼痛减轻后即开始患侧肢体功能锻炼,患侧手指进行主动、被动训练,逐渐进行肘关节活动,到术后7 d左右开始肩关节运动,手指进行精细化锻炼(梳头、拿筷子等),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功能锻炼。

研究组实施早期四阶段功能锻炼:(1)术后1~8 d,尚未拔除伤口引流管,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该阶段主要以手指、腕、肘关节活动为主,进行适度握拳、伸屈手指、屈腕、旋腕。但同时这期间患侧上肢禁忌做支撑动作,且肩关节保持内收,禁忌外展动作,避免前臂过度后伸。(2)术后9~15 d,拔除引流管后,该阶段可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以旋肩、内收肩、耸肩为主,同时可进行旋颈动作,带动肩部肌肉活动。(3)术后16 d~3个月,伤口基本愈合,该阶段开始规律、系统的功能锻炼,主要包括肩部背伸、屈曲活动,比如转体、甩手,划臂、拉绳,扩胸、爬墙、搓背等功能锻炼,既可避免肩关节活动受手术瘢痕的影响,还能避免肩背部肌肉的萎缩。(4)术后4~6个月,该阶段则进行全身康复训练,包括上肢逐渐负重运动(如哑铃、举重等),有氧运动(慢跑、太极、爬山等)。

两组患者术后均锻炼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于锻炼前、锻炼6个月后进行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内旋、外旋、外展角度进行有效测量,并详细记录。

观察并记录术后6个月内所有患者出现皮瓣坏死、上肢水肿、瘢痕粘连、皮下积液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采用生活质量(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分评估患者锻炼前、锻炼6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该量表包括生理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物质生活4个条目,每个条目25项,每项评分1~4分,每个条目评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越高[9]。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统计学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以(±s)、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侧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锻炼前,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内旋、外旋、外展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6个月后,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内旋、外旋、外展活动角度增加明显,且研究组活动度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侧肩关节活动度比较(°,±s)

表1 两组患侧肩关节活动度比较(°,±s)

组别 时间 前屈 后伸 内收 内旋 外旋 外展对照组(n=32) 锻炼前 152.28±8.31 72.67±4.35 50.25±3.61 81.67±5.65 75.33±4.56 146.78±8.59锻炼6个月后 163.73±10.18 76.73±4.75 53.93±3.76 85.63±5.78 79.75±6.17 158.02±10.88 t值 -4.929 -3.566 -3.994 -2.771 -3.259 -4.587 P值 0.000 0.000 0.000 0.004 0.001 0.000研究组(n=33) 锻炼前 153.27±8.59 73.01±4.45 50.26±3.60 81.64±5.63 75.41±4.55 146.91±8.65锻炼6个月后 174.02±11.08 80.11±5.09 57.52±4.15 88.74±5.81 83.83±6.90 176.54±13.17 t值 -8.502 -6.033 -7.591 -5.041 -5.852 -10.786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组间锻炼6个月后t值 - -3.901 -2.746 -3.657 -2.163 -2.515 -6.189组间锻炼6个月后P值 - 0.000 0.004 0.000 0.017 0.007 0.000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6个月内,研究组术后皮瓣坏死、上肢水肿、瘢痕粘连、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

锻炼前,两组间GQOLI-74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6个月后,两组GQOLI-74各项评分均明显增加,且研究组评分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时间 生理健康 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 物质生活对照组(n=32) 锻炼前 65.25±5.61 65.67±5.65 56.78±5.59 61.33±5.56锻炼6个月后 78.93±6.76 76.63±6.70 72.02±6.88 73.75±6.67 t值 -8.809 -7.074 -9.725 -8.09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研究组(n=33) 锻炼前 65.21±5.64 66.64±5.63 56.80±5.72 62.05±5.75锻炼6个月后 88.52±7.75 87.74±7.81 82.54±7.17 84.83±7.20 t值 -13.970 -12.590 -6.037 -14.202 P值 0.000 0.000 0.000 0.00组间锻炼6 个月后t值 - -5.321 -6.162 -6.037 -6.439组间锻炼6 个月后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乳腺癌目前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越来越年轻化,早在2017年有文献[10]统计我国上海地区乳

腺癌患者每年新增21万,并以4%的速率递增,超过全球增长速度的2倍跃居世界第一位。乳腺癌根治术为治愈乳腺癌的可能方法,术后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根治术同时切除乳房、胸肌、患侧腋下脂肪及淋巴结等,若术后不及时进行康复锻炼,可导致患侧肢体活动障碍、胸廓畸形、肩关节僵硬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1-12]。由于绝大多数医护对根治术后康复训练认知不够,导致常规功能锻炼较局限,缺乏时效性、系统性,极大影响康复效果[13-14]。而早期四阶段功能锻炼从术后第一天即开始,阶段性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成为乳腺癌术后新型的锻炼方法[15-16]。

乳腺癌根治术后其患侧肢体功能受限极为常见,并以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国外有学者以手术方法、术中创伤情况、乳腺特殊结构为标准,术后制定阶段性的锻炼计划可得到不同的效果[17-19]。本研究示锻炼6个月后,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内旋、外旋、外展活动度大于锻炼前,且研究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四阶段功能锻炼更有利于患侧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该锻炼方式作为有计划、阶段性的、循序渐进式的新型动力方法。从第一阶段的手指、手腕、手肘关节活动锻炼开始,以便于患者适应该锻炼方式,并且禁止患侧上肢用力支撑,可更好地保护肩关节,避免伤口处创伤加重。第二阶段过渡到肩关节锻炼,围绕周围肌肉、关节进行旋肩耸肩动作,可防止手术伤口瘢痕愈合导致的肩关节、肌肉粘连。第三阶段开始系统、规律的肩关节锻炼,完成肩部背伸、屈曲动作,防止肩部肌肉萎缩。第四阶段则进行患侧上肢负重、有氧训练,促进患者自信心恢复,更高效地改善患侧肩关节功能。

研究还发现术后6个月内,研究组术后皮瓣坏死、上肢水肿、瘢痕粘连、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说明实施早期四阶段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考虑与其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更好有关。国内周珊研究亦得到相似结果[20]。锻炼6个月后,研究组组患者GQOLI-74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四阶段功能锻炼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考虑与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更优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关。

综上所述,对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采取四阶段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患侧肩关节活动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患侧肩关节上肢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