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互联网医院系统建设及使用分析

2022-04-20宋志坚郝泽余刘坤尧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我院医疗医生

宋志坚 郝泽余 刘坤尧

“互联网+医疗”,主要是将实体医疗行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全方位提升及延展现有医疗产业,全面集成电子健康档案,利用电子处方、在线咨询、多学科网络会诊等形式及手段,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使得医疗产业得以全新形式高速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健康教育载体和技术手段[1]。互联网医学理论认为,互联网医院是打破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和人民健康服务需求增长不平衡的突破口之一,诊疗不再局限于实体医院,通过穿戴智能设备、5G、大数据分析等诸多信息化手段更新传统医学的生命信息收集、监测、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人民健康信息可以以互联网医院平台为载体安全共享及流动,实现了医疗资源和医疗信息的电子化共享,是国家及卫生行业一直积极探索发展的一种医疗发展模式[2-3]。根据角色及对象的不同,互联网医疗包括医院对医院之间、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生对患者之间:医院可与医院形成线上联合,共享优质资源;医生与医生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学习传播医学知识,共同提高医疗水平;医生对患者之间,了解自身健康情况,医生进行远程诊疗[4],所以“互联网+医疗”是利用智能化、信息化作为手段,以互联网医院作为平台,满足及适应目前人民健康诊疗的高需求及高要求,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方向[5],其搭建打造互联网医院平台,联合多级医院,充分调动医疗资源,同时线上诊疗极大方便了人民就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医生和就诊时间,减轻了患者就医成本,也缓解了医院线下排队压力,通过互联网平台共享,医生可以更高效的查询患者相关情况、历次诊疗记录及相关治疗方案等,如果情况复杂,还可以快速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进行多学科专家讨论,快速治疗患者。互联网医院建设成为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6]。我院互联网医院,以本身实体医院作为强有力的依托,40多个科室、200多位高级别医生,通过线上图文、视频对患者进行在线问诊、在线处方等线上诊疗,使广大民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7]。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于2019年11月得到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成为四川省首批获得互联网医院授牌的互联网医疗单位,经过一年的建设改进与运行,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完善了我院互联网医院工作模式。

1 我院互联网医院系统网络架构

我院互联网医院系统建设充分利用云优势,将核心部署于云端,通过专线网络控制、云端安全隔离、安全防护云盾、智能监控等手段,充分保障系统安全,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网络架构图

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三点,具体如下。

1.1 数据整合

数据整合是实现医院核心医疗服务互联网化的关键[7],为每一位院内就诊、在线复诊、在线咨询的患者,建立以身份证及四川省电子健康卡为主要标识的患者唯一索引[8],实现将不同标准的基础字典融于一体的数据管理体系。通过私有云的方式建立我院数据中心,将全院所有产生的诊疗数据全部实现本地化存储,达到医院互联互通的标准电子病历数据集。

1.2 数据安全

互联网医院能够跨医院内部网络获取较多院内重要及隐私数据,存在诊疗数据泄露等诸多安全风险[9]。我院利用网络隔离区、专线、智能网关等安全防护形式,既满足了数据互通的需要,又提升了数据安全的可靠性,医院内部网络节点全部纳入保护,重要及隐私敏感数据进行脱敏保护,对所有系统加强审计及所有异常行为均纳入监测,全方面对我院互联网医院系统进行保护。

1.3 云技术

将核心系统部署于云端,不仅能够极大的降低运行成本,提升运行效率,同时在数据安全得到了更高的保障,诊疗数据是极为敏感的,任何泄露、丢失都是不能容忍和接受的,云技术的灾难恢复、权限控制可以极大地降低数据的泄露及丢失的可能性。

2 我院互联网医院系统功能架构

我院互联网医院系统包括患者端、医生端、管理端。

患者端主要提供患者使用,其通过手机按照预约时间在线与医生进行病情交流,医生线上开具处方,药师根据审方要求进行审方,完成缴费后可选择药品线上配送或线下自取。

医生端主要提供医务人员使用,实现接诊复诊患者,完成线上电子病历书写,以CA签名进行数字认证,满足与线下诊疗规范一致。

管理端主要提供医院管理部门使用,实现对线上诊疗行为全过程监控,同时对整体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升管理能力及效率。

整体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2 互联网医院系统功能架构

3 我院互联网医院使用情况分析

为保障数据分析的有效性及连续性,选取2020年度整年数据进行分析。2020年度我院互联网医院复诊订单人次及咨询订单人次共计13 287人次,电子处方共计6 949人次,具体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内容:(1)复诊人次与处方人次基本持平,说明复诊患者利用互联网医院平台主要开具相关治疗药品为主;(2)2月份订单人次及处方人次最高,但是由于患者情况特殊,几乎无法来院就诊,大量复诊患者寻求线上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复诊;(3)随时间增长,使用人次处于稳中有升的状态,但增长幅度较小;(4)年度总复诊1万多人次。

图3 订单人次及处方人次

通过以上数据及现象分析原因及解决方法如下:(1)互联网医院线上诊疗总体使用量较少,我院地处川滇黔渝结合处,整体患者文化程度及互联网医院接受程度不足,应加大推广力度,优化软件使用流程,让更多患者了解并可以使用线上诊疗;(2)增长幅度缓慢,目前线上医保支付不支持,患者仅能自费结算,导致互联网医院就诊量增长缓慢,积极与医保沟通,争取国家医保政策。

4 讨论

互联网医院,其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对患者开展专业在线诊疗、健康咨询等线上医疗服务,是线下诊疗的延伸,是线上线下有机的结合[8]。互联网医学是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直接面向居民的医疗服务。就目前而言,我国互联网医院的整体发展情况仍处于初级阶段,若想快速推动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发展,必须探索及使用新技术,包括5G、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诸多手段,在保障整体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对所有医疗资源进行重塑及整合,以提高创新健康医疗服务能力[9]。互联网医院优势极为明显:(1)创新模式,模式的创新根本改变了原有的线下诊疗模式,依托强有力的互联模式,通过网络咨询、网络诊断、网络培训等手段,将优质医疗资源跨时空、跨地域的不断释放,从而极大的缓解整体就医难的压力;(2)协同机制的建立,互联网医院是一个大平台,并不局限于同一时间仅能本院医生诊疗,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型三甲医院的协同协作,利用互联网医院共同为患者诊疗,能够有效解决基层疑难复杂病例[10];(3)健康观念树立及健康意识提高,随着互联网医院不断完善,人们就医的观念及习惯也在不断改变,通过互联网医院不断推送健康知识,人们健康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由传统的看病就医习惯变为力争不生病或少生病,健康知识的传播极为有利[11-12]。

互联网医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医院线上的延伸,服务于更多的患者,使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降低了患者就医的时间成本,医生线上诊疗扩展了就医渠道,提供了医疗资源的周转效率,医院线下门诊能够为更多其他类型患者服务,患者就医体验能够得到改善。从2020年度我院互联网医院使用情况来看,年度就诊人次13 287人次,相比预计需求人次及线下诊疗人次来看,所占比例极小,其作用未能达到预期结果,分析总结原因,在推广互联网医院服务上,实际情况仍然面临诸多的瓶颈问题[13-14],这些瓶颈限制着互联网医院的发展,首先,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互联网医院开展时间不长,相关业务流程尚未标准,如何防范患者就医风险仍未完善、医疗质量评估标准不明,如何保护患者数据安全还未明确,等等诸多方面法律规范比较薄弱,无法提供明确的政策制度保障;其次,医保问题突出,互联网医保在线审核和结算渠道不畅通,目前互联网医院平台只针对复诊及长期慢性病患者开发,并且全部只能自费,不能通过医保报销及个人账户支付,为患者就医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困扰,患者体验感较差;再次,宣传引导薄弱,患者就医观念不同,还需加强引导,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互联网医院的便捷等,通过简易高效的形式介绍互联网医院,引导符合就诊条件的患者在线上互联网医院就医,逐步改变就医方式,我院通过门诊引导、微信、医院官网、媒体宣传等方式引导,效果依然有限,就宣传引导而言仍需探讨高效合理的方式;最后,互联网医院可开展的常见病、慢性病目录清单不够明确,医院互联网医院在确认相关患者时谨小慎微,各医院诊断及检查结果互信程度不够,进一步限制了我院互联网医院的发展。

为此,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仍需要积极探索[15],国家及整个医疗行业针对互联网医院标准、规范不断深化改善的同时,制定互联网医疗服务指导性文件,打通线上医保环节,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医保政策及报销,明确常见病、慢性病线上诊疗目录,减轻医院诊断判断压力,增强医疗机构之间诊断及检查结果互信能力,扩充渠道及方法引导更多的患者接受并使用互联网医院,随着5G时代的到来,相信互联网医院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

猜你喜欢

我院医疗医生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最美医生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