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民胞物与”思想的生态伦理探赜

2022-04-08王润港

西部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态伦理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要:“民胞物与”的思想境界一直被历代哲人所推崇,现如今依然备受学者关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伦理智慧蕴含四重维度,即,强调个人要勇于承担责任、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善、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主张胸怀宽广,要开放包容。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重维度可以发现,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价值,即:仁者仁心的使命担当;待人如己的平等观念;顺应自然的环保意识;物我同源的包容胸怀。

关键词:民胞物与;生态伦理;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B8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5-0140-04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构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智慧,从国际化、全球化的广阔视野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恢宏格局出发,为应对二十一世纪展现在全人类面前的新挑战提出了具有首创性的中国方案,这既顺应了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生活关照的必然要求,又为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可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之典范。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来看,宋代学者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正是希望人与人、人与自然能够建立一个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由此,“民胞物与”思想的生态伦理意涵被开辟出新的解读路径。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伦理智慧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号召各国人民站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角度去思考与创造人类的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伦理智慧蕴含四重维度,即,强调个人要勇于承担责任;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善;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主张人要胸怀宽广、视野要开阔。这四重维度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和与之相应的责任感、使命感之后,便会自主地关爱其他人,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而无论是要获得清楚的自我認知明确定位,还是想更好地践行使命付出行动,都需要人拓宽视野、敞开胸怀、接纳包容事物的千姿百态。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个人要勇于承担责任

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1]2018年6月21日,在会见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特别圆桌峰会”外方代表座谈交流时,习近平再次表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1]中国将承担大国责任,彰显大国风范,与全世界人民休戚与共、患难与共,作为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将带动其他国家一起,提高承担责任的意识,共建美好地球村,同时,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自觉肩负起使命和担当,勇敢面对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未来,怀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善

“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坚持永不称霸。为此,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这个地球村里的各国能够和睦相处、互利共赢。”[2]当前,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应该协调配合,“新时代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国与国之间需要和睦相处、互利共赢,人与人之间亦然。人类命运紧密相连,需要彼此给予支撑和温暖,破除基于性别、种族、肤色等的偏见,互相尊重。虽然每个人的际遇、学历、语言等方面会有不同,但是作为同类,人类的心理和情感是能够互通的。中国自古以来就讲求与人为善的道德情操,孔子说“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几千年的传统智慧已经深深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品性,只有人与人在平等友善的基础上团结互利,才能更好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4]西方的现代进程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中国倡导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唯有如此敬畏自然、珍爱地球,人类才能久久为功、造福子孙。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胸怀宽广要开放包容

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人文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为了各国人民都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营造出所有人都能自由全面发展的大环境,我们要消除基于误解造成的文化偏见,“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5]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有足够的底气接纳外来文化,学会欣赏、善于借鉴各国的优秀文化之精华。

二、“民胞物与”思想的本原含义分析

(一)“民胞物与”的由来

“民胞物与”出自张载《正蒙·乾称篇》的首句论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6]“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前提是“乾称父,坤称母。”“乾坤”也就是“天地”,是育化万物的“父母”,乾、坤出自《周易》,在《易传·说卦》中,“乾称父,坤称母”,而其余六卦是乾坤演化变易生成的“子女”,天地间都充盈着化生事物的本源——“气”,“气”塑造了我的身体、赋予了我的秉性,处在苍茫天地间,周围都是由这种气构筑的各色人、事、物,而我个人是如此渺小,怎能不团结、关爱其他同类呢?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是由于禀受天地之气才得以成性,故而人和万物一样应当将天地视为父母,所有的人都可以看作是我的同胞兄弟,全部的物都能被视为是我的朋友伙伴。乾坤比天地更能凸显出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的德行,侧重于描述孕育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的动态过程。

(二)“民胞物与”的含义

“民”是指“平民百姓”,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人民大(群)众”,泛指人、人类。“胞”既能表示有血缘关系的由共同的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又能代指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如“海外侨胞”。“胞”字的篆书非常形象生动,由“月”和“包”两部分构成的象形很相似,宛如“双胞胎”,细看起来“包”更像是孕妇的肚子里孕育着胎儿,所以“胞”有时候也指“胞衣”(常指娘胎)。古代有“同胞之徒”①的用法。“物”就是指植物、动物等“事物”,因其多种多样故而有“万物”的用法,从人自身看去,除了自身,其他都是“外物”,所以也能引申出外部环境、外界物质的寓意。“与”的含义则比较多,此处只探讨能解读“民胞物与”之“与”的几种用法。

“与”的小篆字形是位于右上方的“一”和占主体部分的“勺”的组合,看起来像是往人嘴里喂东西,表示赐予别人东西。繁体写法“與”,从舁(yú),像一左一右两个小人儿共同抬起某物,也表偕同、朋友之意。作为动词,有“交往”“交好”“亲近”的意思,“公先与百姓而藏其兵。”②古文常见词语“相与”就是彼此往来、相互交往的意思。作为名词可以指结交成群的人,“党与”“朋党”,“群臣连与成朋。”③或是结交联盟的国家,“与国”就是“盟国”“友邦”,能达成共识的必然是“同类”或者“合乎”相同的价值,如:与人(合乎民意者得人心);与天(合乎天道者得天助)。

(三)“民胞物与”的结构分析

“民”和“物”都是名词,“胞”和“与”都作动词使用,相同属性的字可以互相调换位置,字的含义也是相近的,对“与”字的解读,可以通过“互文”的方式来理解,“胞”是“把……当作同胞”,那依据“与”本身的“交往”“亲近”之意,可以意译成“将……当成伙伴”。值得一提的是“胞与”的用法,“第圣人之道,胞与为怀,故万物并育而不相害。”④“胞与为怀”,虽然省去了“民胞物与”中的主语,但更体现将他人和他物都视为与我同根、与我相关、与我一体的慈悲情怀,万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应是和谐共生、顺势滋长,而不是相互竞争、敌对、相互伤害的关系。换而言之,“残物如同残己”,和睦相处和谐共存是最智慧的选择,而残害其他生灵、破坏生态环境,最终也会对我们自身造成不利,相当于残害了自己,颇有“自然报复论”的意味。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是同根同性同源的,都将自然天地视为父母,彼此之间是亲密的而非紧张的关系,当做出损害他人、毁坏他物的举动之前,不妨先扪心自问“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⑤

三、“民胞物与”思想的生态伦理解读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智慧的四重维度,我们可以挖掘出张载“民胞物与”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意涵,这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之所以获得多国的支持和响应,是因为这一概念的提出站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角度,而且包含着丰富精深的中国智慧,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一)仁者仁心的使命担当

“民胞物与”的精神境界使得个人道德自觉获得提升,人格在蓬勃心境中备受感染,不断拔节。张载认为,气构成天地万物,被天地化生的一切都是同构的、属于一个大类,如此一来万事万物都是不可分离的、紧密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万物有灵、相辅相成,人作为万物灵长,在宇宙中都有专属的地位,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周围的人与物,因此也相應地肩负着对他人和他物的责任。“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最深层的含义在于,作为人类生命和价值之源,它本身不仅是一个生命体,是生命的演进、发育过程,而且是靠人来实现的,人才是自然界生命价值的承担者和实现者。”[7]

在个人追求与实现自身价值方面,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⑥,孟子有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⑦,张载继承了儒家“仁爱”传统,糅合墨子的“兼爱”,在“性者一源”的基础上,希望人能够认识到他人对于自己的意义和自己对于他人的价值,提升仁者仁心的道德自觉,秉承天道赋予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心怀天地育化万物的大情怀和悲悯心成己成人成物,把生命投入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业中,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焕发出璀璨生机。

(二)待人如己的平等观念

人类固然能称为万物之灵长,但在广袤宇宙面前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渺小,相信团结合作的力量,而团结合作的基础就是平等、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乾父坤母”“气生万物”的思想为人与宇宙万物的同根同源划定了形而上的哲学基础。万物虽是姿态万千,从表面看去千差万别,但人应该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表象,去探寻人和物的本源、追寻人和物的本质,如果人们能够体悟到自己的本性是与一切人一切物相同的,就会以一视同仁的眼光看待一切人一切物、泛爱一切人一切物。把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和物也当作是我的同胞、伙伴,是因为有“气缘”的维系,这种仁爱,超越了血缘、地域、民族和种族等各项限制,把整个人类社会、自然社会看作是一个大家庭、大整体,主张人与外物之间应该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协同关系,而不是敌对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对外物的伤害总会返还自身,要想自己被友善对待,就要先待人如己,广施仁爱。“民胞物与”蕴含了丰富的平等博爱思想,从对人的关爱,推及对整个自然体系甚至宇宙体系的关照,是对传统血缘伦理的重大突破,对所有存在物的普遍的广泛的关爱是自发于内心的真挚情感,由本心出发自内向外推及到家庭、社会乃至自然和宇宙中。

(三)顺应自然的环保意识

张载继承了先贤顺应自然的智慧,孟子提倡“斧斤以时入山林”⑧,荀子认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⑨,要求人类克制私欲,在保全自然的前提下,对自然界进行合理利用。为了使这种爱护自然环境的理念更深入人心,儒家以切近人自身的、每个人都能深刻感触体悟的孝道为切入点,建立了乾坤天地的“大父母”形象,希望人们可以像尊敬父母一样,敬畏自然。“杀六畜不当,及亲,吾信之矣。”⑩宰杀家畜不适度或者时节不恰当,会涉及对父母的态度也不好,曾子非常相信、认可这种说法。人可以满足自己适度适量的合理需求,但为了长久的整体的利益(其实到头来也是自身利益),就应该顺应自然万物生长规律,尊重自然环境生长周期,维护生态秩序、保护生态家园,森林草木应该适时砍伐,家禽鸟兽要按时令捕杀。“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需求没有节制,不能遵守自然规律,那么他很大程度上也会缺乏道德自觉,不能践行社会基本规范,说明这个人只在乎眼前的自己的利益,忽略了其他生灵的生存需要(甚至求救信号),同情心和共情力如此匮乏,又怎么能做到对父母敬重孝顺?张载在把天地视为父母的基础上,首次明确地把万物生灵也纳入了需要关照的视野,有了需要尊重的父母,还不能忽视与人平等亲近、同根同源的同胞、朋友,“家之有长幼,必敬而慈之,故心从其类,有触必感。”[8]家庭中的道德伦理情感人人都有,也是最明确的,所以“民胞物与”的构想建立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上,经过合理的改造,既有创造性又有说服力,“从限于人类谈仁爱,到不限于人类谈仁爱,这是张载对儒家仁爱观的重要发展。”[9]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四)物我同源的包容胸怀

“仁义皆非外铄,无俟言巳然必无所不爱乃可曰仁若民胞物与,是巳必无所不敬乃可曰义若四海兄弟。”仁义礼智信都是人本身具有的美德,不需要向外去寻求,一定是已经做到关爱天下万物没有不关爱的,才能说将仁推行到了民胞物与的层次;一定是已经做到天下万物没有不尊敬的,才可说将义推崇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高度。人有了虚怀若谷的高尚情操才能更好地立足人世,“有民胞物與之量方可言学。”只有达到民胞物与的崇高精神境界、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度量,才可以谈论做人为学。人确实应该承认,人和他人、他物之间是不相同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但这并不代表人可以只彰显自己的独特,目中无人,忽视他人的感受,甚至凌驾于万物之上,相反,人应该在差异、区别中寻找共同、共通之处,体悟“物我同源”的“天人合一”境界,打破认知偏见、清除理解障碍、消解文化隔阂,寻求普遍的爱和真理,在共同情感价值需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助力全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协调发展。人要意识到世界万物是相互依存的,“人之相与也,譬如舟车然,相济达也。己先则援之,彼先则推之。”⑩人与人的相处需要通力配合,借助彼此的力量,相互帮助才能成就事情、顺利通达。人与宇宙万物同根同源,人和万物应该是相互作用、互助成就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具有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广阔心胸,做到“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才能成就自身,实现人生价值。

四、结语

在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我们需要借鉴中国传统智慧,正确处理人与自身、他人、自然的关系,“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5]全世界人民都是血脉相连的同胞,自然万物都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大自然是养育我们的“父母”,人类应该正确认识并给予自身以明确的定位,肩负起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任,携手共建美好未来。

注释:

①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②语出《管子》。

③出自《汉书·武五子传·燕剌王刘旦》。

④出自《夜谭随录·苏仲芬》。

⑤出自曹植的《七步诗》。

⑥出自《论语·述而》。

⑦出自《孟子·尽心上》。

⑧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⑨出自《荀子·王制》。

⑩出自《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出自《大戴礼记·曾子大孝》。

出自《孟子辨疑二条》。

出自《大学古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3).

[2]新华社.习近平同缅甸总统温敏会谈[N].人民日报,2020-01-18(01).

[3]习近平.续写千年胞波情谊的崭新篇章——习近平在缅甸媒体发表署名文章[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3).

[4]习近平.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5]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张载.正蒙[M]//张载集.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62.

[7]武宝宁.张载思想中的生态智慧[J].齐鲁学刊,2008(4).

[8]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5:316.

[9]林乐昌.论张载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天道论基础——兼论张载生态伦理观的现代意义[J].孔子研究,2013(2).

作者简介:王润港(1997—),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单位为内蒙古大学,研究方向为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责任编辑:王宝林)

猜你喜欢

生态伦理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试论先秦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广西百色市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研究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出路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