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乐于读写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意义

2022-04-01许丽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语文课程青少年

许丽

在国际化日益加剧、文化日益多元的现代社会背景下,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程作为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课程价值定位为“使学生能够站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在文化扩张或冲击中得以创造性地发展”。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这一语文课程的价值转型?乐于读写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能够使学生通过读写结合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基于以上认识,这次语文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就阅读教学的概念、目标及达成目标的方法等问题做了重新的定位和深入系统的阐述,并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如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课程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对学习生活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价值意义

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他们奠定良好道德观念、心理素质和习惯的最佳时期。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目前,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方面大多重视智商而忽视情商,家长们少讲少教,家庭教育产生一定的错位;在社会领域,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正在侵蚀着未成年人的思想;学校教育方面也往往更重视知识教育,重视课堂教学而非社会实践。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的乐于读写习惯和外在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学生的乐于读写习惯必须从小养成,从现在起就必须牢牢抓住。

二、实践价值意义

以德治国是我们国家大力推进的一项战略措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生活、学习中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不良习惯的纠正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良好習惯,从而为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奠定基础。

(一)养成良好的乐于读写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养成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叶圣陶先生也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他指出:“从小就教人注意,怎么说话,怎么批评,怎么做人,怎么对人礼貌,一切都要从小就养成。”由此可见,良好的习惯教育是贯穿儿童一生的教育。

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乐于读写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也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可谓百年大计。青少年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也是培养乐于读写习惯的最佳时期。人们常说,素质是不会忘记的,习惯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二)养成良好的乐于读写习惯是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

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乐于读写习惯,既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德育的重要目标和标志。青少年是国家伟大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新一代人的道德水平。

(三)从当前学生实际出发,抓好乐于读写习惯教育是必要的

就学生的总体情况而言,他们的道德文明习惯、学习习惯和卫生健身习惯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们的一些德育工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些教育活动不求实效,只注重形式;还有一些教师对良好习惯教育在实施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培养良好的乐于读写习惯对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国家形象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养成良好的乐于读写习惯,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从长远来看,要想克服我国道德教育长期以来追求“高、大、全”的缺陷,培养青少年良好习惯非常有必要,而且有利于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及时性,进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养成习惯入手,可以克服长期以来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探索和研究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培养,也符合青少年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语文课程青少年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