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学生、家长与教师

2022-03-31曹广福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学科素养学习习惯

摘要:“双减”背景下,需要改变的不仅有学校、教师,还有学生及其家长。学生应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综合能力;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顺其自然,接受孩子的未来;教师应在教学创新中认识到教育最本质的要素永远是教学的内容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手段,同时,努力反思学科课堂的本质, 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双减”;学习习惯;综合能力;教学创新;学科素养

“双减”,从表面上看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而其真正目的,是提质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双减”背景下,需要改变的不仅有学校、教师,还有学生及其家长。

一、学生该如何努力

“双减”背景下,学生需要具有更高的自觉性与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本质上看, 作业负担也好,课外培训也罢,都是来自外部的压力,是学校、家长的强制性行为。学生感到学习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这种学习大多是被动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如果学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并能从中获得乐趣,自然不会感到学习是种负担。

“双减”背景下,学生至少需要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升综合能力这两个方面努力。

第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其次,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课堂上应该认真听课,积极参与思考等活动,因为再也没有外部的压力帮你弥补课堂上欠下的“债”了,一切要靠自己。如果不能在有限的40 分钟课堂上高效地学习应该学习的知识,也许很难再有机会补回来。

学生由于年龄、心智、阅历等因素的局限,尚难意识到眼前的学习与自己的未来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待意识到这个问题时,为时已晚,一切几成定局。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讲“一考定终身”,但从统计意义上讲, 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这不仅指能够考上什么样的学校,还指所有的习惯几乎都是在中小学阶段养成的, 一个习惯一旦养成,要改变是很难的,甚至是痛苦的。读书学习、待人接物,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形成习惯,而习惯的源头就在中小学阶段。某种意义上,有什么样的习惯,便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40 多年前,我之所以能从一个小学“戴帽子”的中学考上大学,成为学校当年唯一考上本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并非因为我比别的同学聪明。我自认为是一个没有多少天赋的人,但我有一个爱读书的习惯,以至于左邻右舍都向我父母告状,说我只顾低头走路,不知道跟长辈打招呼。事实是,我手里捧着本书边走边看,哪会左顾右盼地看有没有长辈。那时候,我甚至准备了好几本笔记,无论是读小说还是做数学题,感觉不错的段落、题目便将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就有了一些积累。

或许有人会认为:此一时彼一时,不要拿那个时候的经历说事。那就说一件“现代” 的事:

我曾给一群中学生义务讲一点数学,内容是超纲的。讲课休息的中途,不同的学生, 表现全然不同。有一位学生,无论是课间休息还是午餐之后的休息时间,手里总是捧着一本小说,安安静静地在一旁读着。而别的学生,休息时间大多是在玩手机。最后,这位读书的学生去了中国的顶级学府。

这件事很好地诠释了一句话:“习惯决定命运。”当然,进了顶级学府并不意味着便是人生赢家,只不过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人生本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过程组合而成的,而这些过程大多具有紧密的关系。如同接力赛,每一个人的表现都决定了整个小组的成绩。人生的接力赛中,每一棒都需要由自己接,前面不努力,后面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即便如此,也未必能追赶得上,因为别人一直在努力。除非你是古希腊神话里的阿吉里斯,否则,你凭什么最终跑过了别人?

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不需要与别人比。但我们应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国家与国家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人与人之间,都不可避免地涉及比较的问题。你生活在一个班级中,即使不与同年级的同学比,班级内部的同学之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比较,比不比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一个人可以有很平凡的人生,但不应该有留下太多遺憾的人生。当你老了,回忆往事的时候,会不会感到后悔:当年本可以做得更好,就因为没有努力而失去了机会。完美的人生的确不存在,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会留下一点遗憾,但这种遗憾不应该源于自身的不努力,不应该源于没养成一个好习惯。

第二,提升综合能力。仅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远远不够的,在校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远非人生的全部。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功或幸福并不仅仅取决于自身在某个方面的特殊能力。例如,你是个数学工作者, 你懂一点数学,但这不是决定你人生是否成功或幸福的唯一因素。生活中的油盐酱醋, 工作时的勤怠劳怨,业余间的舞文弄墨,所有这些的总和,才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指数。这不是靠某个专业的能力便能包揽的。

如前所述,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包括学习效率。如果别人花两小时才能做完的事,你在一小时内就高质量地完成了,你就比别人多出了一小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出来的时间在各方面充实自己,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哪怕你在某个方面有着与众不同的禀赋,你也应该在其他方面适当地充实自己。当然,有些人是为某种事业而活着的,宁愿将有限的精力投身到他所热爱的事业中,这一点无可厚非,这种为事业奉献的精神甚至值得学习。但是,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人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千变万化的场景,会遭遇千奇百怪的事情,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更重要的是,你未来的生活中不仅会有工作,还有很多很多与工作无关的事,甚至与工作有关的事,也取决于你专业之外的能力。你活得是否开心,感觉是否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不是你是否容易满足,而是你是否有能力获得快乐与幸福。

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在中小学阶段,也包括在大学阶段,甚至需要更为漫长的时间。

二、家长应有的态度

“双减”有没有减轻家长的负担? 家长最有发言权,我不准备在此妄加揣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想到中考要“分流”,家长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焦虑心理。虽然职业教育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也是国家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但社会分配结构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或许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未来人们关于职业教育的观念会发生转变———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从20 世纪70 年代末到现在,差不多每十年,社会的职业热点就会有一个转换,焉知再过若干年,职业教育不会成为人们追求的热点? 不过,估计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生家长需要从两个方面提升认识。

第一,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估计大多数的家长与我当年一样,都是要求孩子怎么做。补习班这条路行不通了,怎么办? 只能更多地依靠孩子的自觉性。唯有自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提升。

或许家长会说,孩子就是不听话,就是不爱学习,怎么办? 如果是小学生,这个问题并不难,因为孩子的习惯还没有最终形成,可塑性还很大。但如果到了中学还是无意于学习,则确实有点麻烦。尤其是在不得布置大量作业的情况下,要管好孩子的学习就更难了。简单粗暴的强迫性措施肯定于事无补, 因为学习是一件完全靠自觉的事。自己不想学习,被强迫坐在那里学习,很可能心猿意马。遇到“冥顽不化”的孩子,家长也只能把道理讲清楚,生活上更细心地照顾,以情感动,一定比“棍棒”的效果好。贪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不能说是缺点,差别在于有些孩子能合理地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学习的效率也比较高;有些孩子由于前期基础薄弱,日积月累,欠的债越来越多,对学习越发失去了信心与兴趣。其实,哪个孩子的内心不希望自己也成为“学霸”? 可是同学太厉害了,自己努力了,就是跟不上,奈何? 家长如果再没有耐心,不给孩子成长的时间与空间,到那时,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事情就不仅仅是学习自觉性的问题,而是与家长对着干的问题了。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充分意识到放弃学习的后果。

很多时候,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一定是孩子不想学好,很可能是学习不得法。如果是这种情况,不妨求高人指点一番,我相信这并不违反“双减”政策。我曾经遇到过不止一个学生,除了吃饭、睡觉,别人看到他的时候, 他几乎都在学习,但始终难见成效。这种现象无非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学习不得法, 二是缺少一点学习的天赋。我不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一句真理,相反,我觉得确实存在“教不好的学生”。既然承认人的智商、情商有差别,为什么不愿意承认有“教不好的学生”呢? 当然,什么叫“教好”了,有一个标准问题,某个方面教不好不等于其他方面教不好,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不过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第二,順其自然,接受孩子的未来。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学霸”,都能幸运地进入心仪的大学深造。孩子考不上理想的大学, 自己内心其实也是失望的。家长揪心着急情有可原,但不应该迁怒于孩子。考试失利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或者说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不全是孩子的责任,家长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很多家长可能很不认同我这句话,但事实就是如此。不妨反思一下:孩子从小学到中学,做家长的是如何管理孩子的学习的?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是有原因的,除了个别有天赋的孩子,绝大多数孩子的学习都需要家长协助引导,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引导不是简单粗暴的干涉,而是采取合适的方法让孩子愿意学习、自觉学习。与其强迫孩子学习,何不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孩子学习呢? 一旦好习惯形成了,家长就不必再操心了。用一个不太好的比喻:警犬为什么能完成特定的任务? 是长期训练形成了条件反射。孩子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着一定的共性。当学习成为一种类似本能的习惯时,不需要家长督促,孩子自己就知道珍惜时间。

无论孩子的学业如何,他们都是家长可爱的子女,不能因为他们学不如人,没考上家长心目中的理想大学,便伤心失望甚至横加指责。虽然什么样的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但是幸福的人生不在于是否成为一个科学家、行业领袖或者富商。人生有千万种,孩子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家长不能把自己希望的人生强加给孩子,这是没有道理的。作为家长,最大的愿望应该是孩子健康、快乐、幸福。即使有失败也在所难免,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呢? 酸甜苦辣都是滋味,不完整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三、教师要积极作为

“双减”背景下,教师怎么办? 这似乎是个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放弃补课的幻想,努力提升课堂效率。

我们的课程标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经过了若干次的修订。实际的课堂教学是什么状况? 课程标准的理念在一线教学中是否得到了实施? 这或许是我们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

常有人把教学创新放在嘴边。教学创新指的是什么? 是课程的内容还是形式? 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确实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是好还是不好? 如果你笼统地说好或不好,说明你根本不懂学科之间的差别。对于有些课程来说,多媒体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肯定利大于弊。而对于以思想、思维见长的数学课来说,多媒体的不当使用极有可能导致灾难。并不是说数学课不能用多媒体,而是必须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谨慎使用,尤其不能让多媒体像毒品一样让人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以至于非多媒体不能上课。

教学手段充其量不过是教学的呈现方式。如果我们把教学创新定义在狭义的教学手段创新上,说明我们不懂教育,因为教育最本质的要素永远是教学的内容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手段。判断一门课程教学的创新性,至少需要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考量:(1)这门课程通常是怎么上的?(2)这门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它突出的是思维、观念还是技术与技能?(3)这门课程比较合适的教学手段是什么? 有没有新的方法可以运用? 与传统方法相比有什么优势?(4)教师有没有充分展现这门课程的特点? 教育的理念是否先进? 有没有突破传统? 不仅是教学手段, 更重要的是,有没有更好地展现该门课程特有的思想方法? 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数学课堂为例,教师或许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反思数学课堂的本质。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在各种场合,包括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问题驱动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丛书(《问题驱动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卷》《问题驱动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概率与统计卷》《问题驱动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复数与三角卷》)中已经做了很多论述, 这里不打算赘述太多。

第二,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比如,当下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广度前所未有,用“庞杂”来形容或许不算过分。笔者做了一番统计,最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题型的分布大致如下:概率与统计22 分、圆锥曲线27分、函数与导数52 分、代数与几何27 分、复数与三角22 分。其中,概率与统计、圆锥曲线及函数与导数达101 分,占数学卷总分的三分之二以上。对此,数学教师是否都做好了准备? 虽然有课后服务一说,但“双减”客观上给了教师自我提升的时间,何不借机充实一下自己? 概率与统计、函数与导数这两部分内容对于中学数学属于比较新的内容———至少在新课标之前是没有或弱化的, 同时,它们也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机械化操作解决不了问题。但凡从事过几年一线教学的教师都有体会,对传统的代数与几何内容驾轻就熟,教学过程一般不会产生陌生感;但遭遇概率与统计及函数与导数内容则颇感生硬,常觉得不知所云。如果我们对这些内容有着深刻的理解,就能做到像处理传统的代数与几何内容一样得心应手。说白了,你想讲清楚一件事,就需要比这件事知道得更多,否则注定讲不清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素养,才能高屋建瓴地看透数学内容的本质,也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曹广福,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数学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数学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曾获国家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和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长期从事基础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学科素养学习习惯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