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的作文在飞扬的神思中起飞

2022-03-28高骥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骥

【摘 要】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其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正处于飞速成长发展的时期。部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语言平淡,想象力枯竭。为了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必须发展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本文分别从分格训练教学模式、利用思维导图、情境作文教学模式等方面比较剖析了如何提升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想象力。

【关键词】分格训练 思维导图 情境作文

想象力是区别人和一般动物的重要特征,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和文学艺术创作等,使人类一步步从蒙昧走向文明。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能让作文教学变成艺术创造。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抽象能力和想象力高速发展的时期,教师要用好学生的作文写作这把“利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的文章生动起来,令他们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快乐,更能够体会到创造带来的喜悦。

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想象力现状分析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常常苦恼于学生的作文语言贫瘠,总是干巴巴的,这是因为学生的作文缺少了神思,而作文中的“神思”就是我们所说的想象力。

比如,让学生写相同的作文题目“我的老师”。

没有神思的普通之作:我的老师,你每天认真地在黑板上书写知识,粉笔灰落满了你的头上、你的身上。

你每天为了让我们多听一些知识,不停地讲课,讲得口干舌燥,讲得汗流浃背,仍然不停歇。

一下课,你便埋进满堆的作业里,眼睛紧盯着我们的作业本,挥洒着汗水,勾勾叉叉,点化着我们的未来。

有神思的作文:老师!你周围飞起的粉笔屑,是你撒出的知识的花朵。你动听的讲课声,是知识的海洋里播出的最迷人的音乐。你那期待的目光,是指示我们走向成功和希望的明灯。

同样是写老师的文章,同样提到了老师的板书,但其文笔就有“草鸡”和“孔雀”之间的区别了。

潘新和认为,写作需要想象,就像飞鸟需要翅膀。通过它,可以让概念的化为形象,物质的变为精神,静止的继续行动,片段的两头延伸,浓缩的使之扩展,散漫的加以集中,并列的相互联结,对立的从中沟通。

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想象力提升的几点建议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飞扬的神思呢?学生总是囿于现实,无法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面对这样的困境应该如何破局呢?

(一)化繁为简,分格训练

在日常作文讲授和练习中,教师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作文技巧的讲解和作文的训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中高年级学生,虽然和低年级时相比,其抽象思维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因为年龄原因,其脑部发育还不够健全,表文达意还不尽如人意。而教师如果生硬地照搬大纲要求,要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字数达到300字或者400字,便会使学生对作文写作心生恐惧。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常青教授的分格作文教学模式。常青教授从篮球的教学中获得启发,创立了分格作文教学模式。

常青教授认为,“分格作文法”是指以作文的基本功为内容,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从素起步、从微深入、从神思起飞、从我下笔,打通思路、强调收入,并以分格为特点,先入格,后破格,先分格,后合格,分散难点、各个击破,力求速成的、科学化的作文教学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将作文教学中的诸多难点,分解成一个个“格”。“格”就是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格式、规格,它是作文基本功的最小计量单位,掌握“格”也就掌握了作文的基本功。“格”又分为“素、量、序”,“素”的内容包含五感七情,训练取材、选材思路,“量”训练剪裁的思路,“序”训练组合的思路。分格作文教学模式十分强调“从微深入”,从作文初学者的角度出发,针对作文言之无物、浮光掠影、粗糙一般的普遍现象,提出解决办法。如:“五月里石榴花红得像火”这句话。这里通过归纳“格例”形成一种“格序”,即条件+物+颜色。在“格”训练完备后,加上恰当的“素”,可以在“物”的前后增加“形态”,那么前面举的例子就可以变为“五月里小巧精致的石榴花红得像火”。或者加入味道“五月里石榴花红得像火,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虽然有些“格”比较生硬,但是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语言词汇匮乏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可以做到从易到难、举一反三、逐层推进,最后连格成段、连段成文,从而达到降低写作难度的效果。一旦难度被降低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将会大大地被激发出来。

(二)利用思维导图,化抽象为具象

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思维导图, 他认为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从现代脑科学来看,左右脑是有不同功能的区域划分的。左脑的功能主要为词汇、数字、逻辑、次序、线性感等,而右脑主要负责空间知觉、维度、图像、色彩、想象、整体意识等。学术界将左脑称为“抽象脑”或者是“学术脑”,而将右脑称为“艺术脑”和“创造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词汇逻辑抽象能力发展不足,而对于图像处理和色彩变化比较敏感,但是又不能将词汇和已有的知识体系整合起来进行抽象创造。思维导图便很好地平衡了左右脑功能的缺失,使左右脑协同运作,把思考的程序用线条图和识别度高的图形展示出来,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进而更深层次地发掘学习者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记忆能力等,使大脑的潜能向着更有利于作文构思和创作的方向发展。比如作文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其思维导图如下(如图1)。

有了这样的思维导图,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方便地将左脑的词汇、逻辑和右脑的图像、维度以及整体意识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和理解作文要求的结构,迅速确定选材的内容,再结合提纲式表格填写,便可以很快地得出自己的作文思路。

(三)情境作文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为什么想象力匮乏,词句干涩呢?是因为他们所见所闻所感太少了。他们小小的年纪,还没有较多的阅读量和词汇,也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没有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激动。输入决定着输出,让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写出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描绘出壮丽无比的山川形胜,这完全是无法想象的。更不用说,以事实为依据的想象再创造。神话人物再神奇,也有自然界的影子。

李吉林老师认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主张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来改进语文教学。既然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没有办法体验生活中的一些经历,摸不着生活中的一些器物,还没有到实地去感受景色的秀丽,那就带领学生们去感受当时的情境。李吉林老师将情境分为: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当时的情境,用图片展示风景名胜,让学生化身为导游或者游客,去领略祖国的山河。当写实物,比如说水果、文具甚至动物、植物的时候,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班级学生去看一看、亲手摸一摸甚至尝一尝它的味道;没有条件的,尽量带领学生去实地看一看植物或者动物。写“冬日的暖阳”,教师可以把全班的学生带到操场上去,让他们闭上眼睛,用身体感受冬日暖阳带给大家的温暖。写“记一次游戏”,可以实际地在班级里玩一次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时,提示学生注意游戏的整个气氛,让学生观察游戏玩得比较好的同学的动作神态以及游戏时比较搞笑的人的言行。

小学中高年级正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形成和想象力大发展的重要阶段,作文教学给这种想象力培养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时代在发展,新的事物层出不穷,如何结合新兴出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教具,拓展多媒体与网络等平台,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策略。

总而言之,为了学生能够有效地放飞自我的想象力,增强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效率,既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基础训练,也要教师有新的教学模式的思考和创新尝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的一些教学策略,值得我们“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潘新和.不写作,枉为人——潘新和语文学术随笔[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
基于思维导图的PBL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探究
思维导图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