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沟通的盛放:做更好的自己

2022-03-26王彩玉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情

王彩玉

【摘 要】本文以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和父母融洽相处,做更好的自己”为例,从课题选择、目标厘定、辅导策略、课后反思等方面论述了青春期孩子与父母有效沟通教育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心理换位  共情  亲子相处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相处方式之一,而亲子沟通,对父母和孩子而言,都是他们人生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孩子释放压力、调整心态、平和情绪。研究表明,民主的、温暖的、悦纳的亲子交流方式能鼓励儿童发挥其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能推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形成更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走好人生每一步。

一、教学缘起——误入藕花深处

一个午后,笔者收到一封来自六年级孩子的家长的来信,信中说:

老师:

您好!我家孩子今年上六年级了。都说女儿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可是我家女儿很少让我有这种感觉。小时候还好,从四年级开始,她似乎就有了自己的秘密,学习说不得,其他事也说不得,现在上了六年级后更加是说不得。我偶尔想要跟她唠唠嗑,她总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态度很差,还经常跟我顶嘴。她因为爱看网络小说,学习也退步不少,但只要我一说她,她就冲我发火,这让我很伤心。都说家长在孩子的青春期要格外地关注孩子,我也是这么想的,也想做个贴心的妈妈,但是女儿现在什么都不跟我说,还经常跟我吵架,我们之间变得很难沟通。我很担心,也很无措,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一位烦恼的妈妈

看完信,笔者发现,这样的现象在高年级学生的亲子相处中非常普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从当前情况来看,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状况令人担忧,沟通时间少,内容单调,造成亲子疏离。很多父母觉得辛辛苦苦地为孩子付出,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还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孩子也很委屈,自己已经非常努力地学习,却总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青春期是生命发展中一个特殊的时期,随着大脑及身体各器官的发育成熟、生活体验加深,孩子敏感易怒,情绪不稳定,内心又非常渴望独立自由。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如何让孩子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真正帮助孩子与父母和谐相处,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呢?于是,笔者进行了以下思考。

二、预设省察——纤云弄巧诗成行

經过思索,笔者决定给六年级的学生上一堂关于沟通的生命教育课。这堂课上什么,怎么上?我们心理健康教研核心组成员一起进行思维碰撞,形成以下教学预设。

(一)察学情,把准儿童情感困境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处于或者即将进入青春期,伴随着明显的体征方面的变化,其心理特征变化明显:有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并且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而很多家长对孩子生活上的关照,远远超过对孩子心理上的关照和理解,家长与孩子之间因缺乏交流而形成隔膜,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直接导致教育的艰难或失败。

因为这堂课是面向学生的,于是,笔者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亲子沟通中孩子关注的问题。笔者组织心理教研组在班级里做了一份调查。该调查围绕三个问题:在你和父母的相处中,父母让你最满意的做法、最不满意的做法以及你最想解决的问题。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聚焦于第二个问题。在最不满意的做法中关于父母“把我和别人比”和“唠叨”两个话题名列榜首。其中,80%的学生将“把我和别人比”这个问题列进了调查表里。

(二)明目标,规划心理引导图景

基于学情分析与问题调查,笔者认为,如何让学生们学会觉察行为背后双方的感受、观点、期望等,顺势引导他们觉察和父母相处中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引导学生开始意识到要尊重、理解、包容父母,要从改变自己、提升自我方面去努力改善和父母间的关系,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此,我们顺势确定了这堂课的整体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诉说对父母的不满来反思自我,认识和了解自己与父母相处中的不足之处。

(2)情感行为目标:理解父母行为背后的良苦用心,引导学生从自身和父母的角度出发寻找矛盾产生的原因;学会宽容自己和父母的不足,并通过和父母形成内在链接,进一步做更好的自己。

(三)分板块,细化目标达成路径

确定目标后,笔者将本课教学划分为三大板块,明确每个板块的教学目标,以期达到情感目标的螺旋上升,最终实现总目标。

第一板块:列现象,说感受。出示课前收集的本班学生对父母不满的八种现象的例子,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第二板块:找原因,学方法。试着从父母的角度和自己的角度去找原因,并学习和父母有效沟通的方法。

第三板块:学沟通,做链接。出示视频《时间都去哪儿了》,进行内在的沟通与链接。

经过这样的“量体裁衣”,我们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已经有了一个准确定位,在这样一个知、情、意、行统一的目标下,寓情感于感受中,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活力。

三、课堂践行——巧把银针度与人

针对学生与父母沟通中积累的情绪与问题,教师要学做“大禹”,需要疏,需要导,“治水”才能事半功倍。

(一)五味杂陈,说来听听

上课时,笔者根据课前调查,挑选了学生们最关心也最迫切想解决的几个问题,列入“现象”,提供给他们:

现象一:父母总是很唠叨,一点小事就唠叨个没完,烦。

现象二:父母总是忙于工作,陪伴我的时间很少,很少听我说心里话……

现象三:父母总是拿我的缺点和其他孩子的优点做比较。

……

在课堂中,笔者让学生们推荐一位他们认为朗读得最好的同学上来朗读,每读一条,就让学生们当堂表示“Yes”或“No”。如果说课前的调查只是代表学生们的个人看法,其表达还比较含蓄或有所保留的话,那么,此时的集体表达则更为轻松、流畅,他们可以毫无压力地借着台上同学的朗读表达出自己最为本真的想法。果然,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对于“现象三”和“现象一”中呈现的观点,学生们非常赞同。

即将进入青春期和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上开始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与父母和老师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他们更愿意向自己的同龄伙伴特别是亲密朋友倾诉心事。在和父母沟通这件事上,也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方法,但因为教师在课堂里给他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安全、平等的交流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他们可以放下压力和包袱,畅所欲言。

话例一:父母总是忙于工作,陪伴我的时间太少,很少听我说心里话。

课堂上,一个学生提到了这个话题,一开口就满眼泪花:“爸妈总说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给我提供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可我不需要那些,我需要他们多陪陪我,多听我说说心里话,而不是把我丢给爷爷奶奶!更可气的是,他们好不容易回趟家,一开口就问我学习怎样、成绩怎样,所以现在我不想跟他们说话!”听到这,其他学生也深有同感。那么,“当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该怎么办?”笔者将话语权交给了学生们。学生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父母沟通的时候,不要那么生硬地和父母交流,要运用较为委婉和巧妙的方式,比如通过给父母讲类似的绘本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其实,当学生在这样相互支招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启动支持系统,学习沟通方法了。

话例二:父母总是拿我的缺点和其他孩子的优点做比较。

本次课堂,笔者选择的是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而这个话题也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站起来讲述的学生情绪显然已经感染到班上的其他同学,他们对这个话题的认同度特别高。班上好几个学生都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当讲述的学生几近失控的时候,其他学生会自发地给予掌声的支持。而讲述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摆脱了内心的束缚,在四十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当把这些不满和愤怒表达出来的时候,他内心的负担、委屈与不平也就轻了一分,这种表达,本身就成了一种疗愈的方式。这其中分寸的拿捏,需十分到位,这对于执教者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二)心理换位,身临其境

要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就需要学会心理换位,只有学会从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真正地理解对方。对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尝试着让他们心理换位,理解父母。父母的每一条建议,每一句忠告,对这些涉世不深的孩子来说,都是宝贵的。也许,父母的意见和看法没有建设性,也未必都有道理,但是,对于父母善意的指导,我们也应充分尊重。也许,父母的说法、做法伤害了你的自尊,我们也要理解这正是父母挚爱的一种表现,只不过他们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表达。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并做出恰当的回应?课堂上,笔者的语言简单、明确、温暖:“孩子,你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有向你的爸爸妈妈表达过你的想法吗?亲爱的孩子,如果爸爸就在眼前,你愿意试着表达一下吗?其他的同学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到他?”字字句句都在努力为学生营造安全的语言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充分调动团体的力量,而学生得到的是来自老师和同伴们关切的目光和支撑的力量。在课堂中,笔者尝试运用萨提亚模式让学生从父母的角度和自己的角度来觉察各自行为背后双方的感受、观点和期望等,寻找矛盾产生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当学生开始试着从这两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时,其实改变已经开始。

(三)心驰神往,巧渡表达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生命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每个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尊重与宽容,在小学高年级,较为全面地认识自我是关键,要让孩子了解每个生命的独特性,理解性格的差异性,悦纳自己,悦纳他人,尤其是如何通过处理人际关系来更好地认识自己、感受自己、表达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这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研究自我的重要课题。

“我们和父母之间有着很深的链接,我们和父母之间依然会有矛盾,会有摩擦,会有不满和怨恨,今后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要学会宽容自己,宽容父母,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对父母都是第一次做这个独一无二的孩子的爸爸妈妈,爱需要表达!”在这堂课上,笔者用温暖的话语带领学生们在现场和自己的父母做了一次深层次的沟通:当舒缓的音乐响起,随着笔者的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一个和自己矛盾最深、连接最紧密的人,在内心深处,一字一句地表达,霎时间,学生泪流满面。就这样,课堂在一个个问候、一次次讲述、一句句追问中,将学生的内心搅动着、治愈着,使学生内在的力量再一次被唤醒。不知不觉间,学生们都经历了一场心理治愈:跟随、唤醒、自助、疗愈,睁开双眼,满世界都是敞亮的光芒……

四、反思回眸——一回拈出一回新

反反复复思考,反反复复磨课,生命教育的心理课也一步一步明晰起来:直面现实的开阔与细微,体会生活的坚韧与感动。我们让学生们感受自己真实的家庭,也体悟别人的亲情故事,从中领悟与父母之间的爱与温暖,尊重、理解、包容父母,意识到要从改变自己、提升自我方面去努力改善和父母间的关系。我们要学会更好地和父母融洽相处,提升生命品质,做更好的自己!作为教师,通过这堂课,笔者更清晰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一定不是教师主导,而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要采取一种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随学生的不同而创设适合儿童的教育。

猜你喜欢

共情
善用“共情”,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好
共情准确性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与幼儿共情,以专业的爱接纳回应
你为何总被“共情”搞得心累
情商高的人懂得将心比心
共情,没那么简单
儿童共情训练研究综述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