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视角下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思与行

2022-03-26关蓓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好习惯育人价值双减

关蓓

【摘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凸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着力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得有效的学习方法、激活多维的数学思维等方面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减轻 育人价值 好习惯 好方法 好思维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大举措。在“双减”视角下,如何进一步凸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

一、“双减”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每一场教育改革都是顺应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在校园中、课堂上真实地发生。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中前行。

1.“减”与“增”的辩证统一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的,学生作业是保证和检验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所以作业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是一个必需品。过去有些教师往往会采用加大题量的方式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以求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不仅让学生陷入沉重的作业负担之中,更是剥夺了学生童年的快乐,让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兴趣,学生、家长都不堪重负。显然,过重的作业负担是必须要减掉的,作业设计要精,作业量要适度,不能随意而为之。因此,我们必须从课堂教学中、从作业设计上、从有针对性地辅导等方面去找提升教育质量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生长点。

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实施“双减”,在校外是减培训负担,在校内是减过重的作业负担,这些是“减”的部分;与此同时,教师必须突破现有的模式,在提高教学效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这是“增”的部分。这学生的“减”与教师的“增”,其实质是增值: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教师需要提高专业能力,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学得有效、练得精当,把更多的时间放到自己的特长爱好上面去,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去运动、去阅读、去劳动、去歌唱、去绘画、去实践、去探究,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多元化发展。

2.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思考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想的体操”“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数学是理性的家园”。如果将这些箴言与人的发展联系起来,就会看到数学学科在教育中的作用。数学学科对于学生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其具体体现在:数学所独有的符号系统和思维架构,感受理性精神,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了解生活世界和数学世界的联系,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创新。

基于“双减”管窥数学学科育人价值,就是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实质是在数学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接受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教育,热爱数学,崇尚理性,促进整体素质的发展。

二、数学教学实现育人价值的策略列举

在“双减”的大背景下,人们期待的是减负担而不减质量,更期待的是减负担的同时能不断提升质量。当然,教学质量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循序渐进中探索,运用数学教学实现育人价值的策略,让学生既要学会,更要会学;既要学好,更要好学。一直以来,我们倡导实践“三好”教学策略,即培养好习惯、习得好方法、激活好思维,在当下应是凸显学科育人价值的“点睛”之举。

1.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自主探究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听讲的习惯、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检查的习惯、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数学阅读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善于提问的习惯和动手操作的习惯等。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的积累。以作业习惯为例,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安排:每一节数学课,都会预留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课堂作业。这种安排,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能保证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将个体学习的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能在批改作业后准确地幫助学生查漏补缺。这样一来,负担减下来了,质量升上去了,当堂训练的落实也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只有养成了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乐学、会学、善学的人,才能可持续发展。

2.习得有效的学习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学生攻坚克难的利器。学习方法就是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学科特点而采取的学习策略。数学学习方法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快速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具有显著的个性特征,因人而异,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数学学习方法时,教师应注意: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既要介绍一般方法,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方法;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既要强调方法意识,又要注意循序渐进;在学习方法的形成中既要强调方法的操作性,又要注意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时,学生通过学习应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这之前,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是: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图形的面积;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由于“数方格”求面积的方法存在局限性,学生会更倾向于利用计算的方式求面积,而当遇到不知道面积计算公式的平行四边形时,怎么办?这时就要用到“转化法”,将“不会的”转化为“会的”,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想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进行计算;通过割补等积变换之后,学生算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并通过比较、分析,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开心地体会到,其实数学学习可以将未知转化为已知!沿着这样的思路,同样运用转化的方法,还可以推导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探究出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激活理性的数学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学习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各种数学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共同决定了数学学科学习需要认知冲突、丰富表象、思维加工、数学建模等。数学思维方式的建立,是基于学生认知起点和思维起点,是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教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是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辩证思考、多角度思考的结果。

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1为例:同学们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学生在刚接触这类题目时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觉得问题复杂不易思考,数据较大,画图分析也不方便。这个时候教师要将学生的数学思维视作教学的中心,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能不能将100m转化为更小的数据来研究呢?不妨先来探究简单一点的情况:假设是一条长20m的小路,同样每隔5m栽一棵,看看可以栽几棵树?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多了,学生可以先大胆猜测一下结果,再画出线段图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初步找到了解决植树问题的办法。实质上,学生已经经历了数学建模的过程,思维得到了激活。接着我们还可以试试看长30m、45m的道路可以栽几棵树,逐步发现“栽树棵数(两端都种)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再将这种问题解决的方法用到例题中,就可以利用模型轻松解决问题。接下来,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一端种一端不种”“两端都不种”等情形的植树问题,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考的快乐。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的步伐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行。“双减”后的数学教学,将学生立在课堂的中央,从学生的起点启动教学、启发思考、启迪智慧,会更加聚焦学生、聚焦减负、聚焦发展。

猜你喜欢

好习惯育人价值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例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好习惯”培养
有些“好习惯”伤健康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