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文化素质课程实践教学联动路径探研

2022-03-18李怡

关键词:实践教学课程思政

李怡

摘    要:新时代高校文化素质课程须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积极构建以第一课堂学术实践为主旨的协同路径,以第二课堂拓展实践为平台的必由路径,以第三课堂网络实践为延伸的实践教学联动路径,形成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共同体,成就文化素质教育的育人大场域,以此培养具备真才实学、可堪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文化素质课程;实践教学;联动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3-0027-03

文化建设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精神要旨,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其成效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和公民素养,因此,在高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意义重大。当前,在习近平总书记“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理论指引下,高校文化素质课程须以课程思政撬动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实践教学形成联动路径,为学生打制全方位、多渠道、深维度的育人场域,形成文化素质教育的大空间、大层次、大境界。

一、核心路径:以第一课堂学术实践为主旨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营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据此,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三全育人为形式,新时代高等教育立体化育人转型所形成的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行同向的综合教育理念。高校文化素质课程应不断挖掘课程思政着力点,以课程内容承载思政理念、以思政内涵寓于课程教学,科学合理地推进作为核心路径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做有感触的真实践、做有温度的暖实践。

(一)课程思政带动研究型教学学术实践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人格境界为目的,通过知识传授与环境涵化,使受教育者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故此文化素质课程是面向广大学生开设的以提升人文素养为根本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与此相应,研究型教学是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将学习、研究、实践三者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在研究型教学视野下,文化素质课程内容设计须打破传统专业教育的狭隘窠臼,结合大学生知识体系和认知形式,选取其既感兴趣又具有一定感性认识的领域作为着陆点与切入口,以课程思政为指引,以专题模块为形式,开展教学并推进学生学术实践,这样不仅层次清晰、重点明确,而且与大学生高中以来既有知识结构相连接,做到体系连通、点面结合。

在文化素质课程第一课堂的学术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构成实践共同体,教师是引导者,其在设计研究专题时要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弘扬中华文化为要旨,全程关注学生研究进展情况,如研究资料的搜检、具体步骤的完成等,以此踏实推进研究型教学学术实践的有序开展。学生是实践者,不仅个人须认真参与,也要寻求团队协作,研究小组伴随课程理论学习、自身学术研读推进研究成果并进行课堂展示,整个过程教师与学生协同配合、彼此推进。这种以课程思政为载体的研究型教学与课堂学术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知识与研究学术的积极性,提升其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团队协作等综合素养。高校文化素质课程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类课堂学术实践,课堂上有课件、视频、讨论、辩论,课堂下有积累、学习、心得、体会,以学术实践带动课程学习,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并懂得理论联系实践。

(二)课程思政助推多元教学方式

文化素质课程须立足自身特点,不断充实丰富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授课与论辩相结合,由单向度传授接收模式转化为双维度主导主体模式,不断激发大学生思考探究社会问题与国家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其辨析、判别、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提升第一课堂学术实践成效,文化素质课程要注重教学方式彰显大学气魄、鲜活多样,以课程思政拉动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通过教师的理论阐释,将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外化为教学实践,内化为学生价值追求,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求知的学术体验[2]。

以互动式教学为例,通过营造多元互动教学氛围,在师生、生生教学双方平等交流过程中达到思想观点交锋碰撞,进而激发大学生学习探究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高校文化素质课程互动式教学可分为实操层面、内容层面与精神层面三个维度。在课程思政統领下,第一个实操层面的“课堂讨论、自由发言”的互动更近于“术”,第三个精神层面“以言传身教培养人文情怀”的互动更近于“道”,而第二个内容层面“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的互动则是连通“术”与“道”的“气”,这样将文化的厚重、思考的热情、分析的理性、探讨的逻辑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因此,以课程思政为指引的文化素质课程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多元应用,融会贯通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校本文化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与课程内容有效整合,进而丰富大学生课堂学术体验。

二、协同路径:以第二课堂拓展实践为平台

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专业突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高校须高度认识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其突出着力点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基于以上培养需求,文化素质课程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质量观与学生观,采用全方位教学模式,在第一课堂学术实践核心路径之外,以课程思政牵引开展第二课堂协同路径的特色活动,通过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开拓实践平台,以增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

(一)课程思政推动教辅结合

高校文化素质课程应贯彻课程思政理念,践行素质拓展实践道路,不断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外实践的深度交融,积极探索教辅结合的文化素质教育新格局。文化素质教育要突出“道德为先、知识为基、能力为上”的育人导向,在强化第一课堂教育之外建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系统建构制度体系切实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该制度将第二课堂活动分为文体活动、心灵成长、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实习实践、技能特长等类别,学生通过参与各类文化素质第二课堂活动提升文体素养、思想觉悟、实践本领、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工作能力等并获得相应学分。

文化素质课程除了第一课堂的讲授、观摩、研究、实践,更要与丰富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以“文化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依据,推行文化素质诊所式教学,通过与学生社团合作推动文化素质教学从理论教學转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让学生参与到文化实践中去。文化素质课程不仅可与众多学生社团共同开展主题演讲、辩论赛、文化节、知识竞赛等活动,还可与校园文艺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话剧、舞台剧等的排练演出;可引导支持大学生创办、参与各类文化刊物和文艺社团,并发掘课堂上文化素养较高的拔尖人才,推荐参加学校、省部级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文科专业竞赛等,以刊促建、以赛促建的素质拓展实践教学效果均将更为显著。至此,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需要高校教学培养的各个环节给予学生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助力扶持,将教育过程更多地转向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使学生真正成为思政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主体[4]。

(二)课程思政助力大学生特色社会实践

在“文化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之中,红色社会实践与暑期社会实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红色社会实践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须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为课程思政抓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通过红色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与人生价值。文化素质课程可结合教学目标与自身内容组织学生课余时间积极利用本地区的特色资源开展红色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北京香山双清别墅与新中国建立、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与中国共产党诞生、广州起义纪念馆与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等,通过多样化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质。

暑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暑期进行的集中社会实践活动,文化素质课程以课程辅助的形式开展特色活动。教师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并指导学生以“中国制度与中国道路”“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等为主题在暑期组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采集整理、宣传弘扬中国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等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鼓励学生赶赴城市社区调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并提交调研报告、拍摄记录视频或公益微电影等;倡导学生以中国制度为基础设置特色课程, 通过线上线下集中授课的暑期支教活动向城乡广大中小学生宣传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进而传承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等。据此,以课程思政为引导,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多彩丰富的文化素质课程特色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到丰富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宽其视野胸襟。因为只有充分把握理解课程的思想内涵,将精神追求化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价值理念,才能在课程与学生之间建立文化共生关系,最终使大学生自觉成长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5]。

三、必由路径:以第三课堂网络实践为延伸

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等便携电子设备在大学校园广泛使用,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途径随之转变为微信、QQ、微博等形式,高校须应学生之需,加强对舆情的解释、判断与引导,创建良好的氛围。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倡导在思政课程教学中推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文化素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富有特色的路径指导。高校须以第三课堂网络实践必由路径为文化素质课程第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核心协同路径的深入延伸,贯穿其中的课程思政智慧之光,以点燃盲点、以融点感染冰点,持续有力地带动文化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一)课程思政推进智慧课堂实践教学

伴随时代发展与学情变化,文化素质课程教学必须适时做出调整,采用更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尤其在后疫情时代更应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配套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智慧课堂模式以推动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智慧课堂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造利于探究合作、富有智慧的学习环境,进而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的教育方式。高校文化素质课程教学应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借助智慧课堂云(智能云服务)—台(智能平台)—端(智能端应用工具)的运行方式提升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与辐射空间,通过组织有主题的师生、生生之间协作互动,充分尊重学生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与升华,为其提供未来发展所需的持续学习力与核心竞争力。

文化素质课程以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为涵养目标,突出课程思政教育特色,积极将中华文化的意蕴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传播文化经典、传承千古文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和人生境界。在提升教学成效的目标驱动下,课程在线下讲解基础上需要采用智慧课堂提高实践教学成效。课程之前,教师提前于课程微信群或课程网站布置任务,预设讨论话题或者通过情境创设方式提出命题;课程之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或者安排学生代入不同角色进行情境演练;课程之后,教师将经典作品赏析链接推送给学生,帮助其更好地领会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由此,以课程思政为引导、以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为平台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既有助于大学生学习专业技术,又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

(二)課程思政引导课程VR实践

当前,多所高校立足自身技术优势在思政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虚拟仿真(简称“VR”)体验教学并取得良好效果,文化素质课程可借鉴“数字马院”经验建立VR教学实验室,采用交互式、自主式、研讨式实验教学方法开展课程VR实践。VR技术通过计算机硬件、软件及传感器构成三维信息人工虚拟环境,逼真模拟现实世界或超验世界的事物情景,投入其中可身临其境、亲自操控、交互感应的一种综合集成技术。据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VR实践,于虚拟仿真情境下进行主题模拟的线上动态教学活动,通过情境设计编排与任务设置开发、静态资源自主学习与动态演练师生互动、问题突出导向与成效展示评价的模拟实践,有效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在文化素质课程中,教师可依托学校实验室系统,结合课堂教学中难以全方位鉴赏的艺术作品、文化遗址等进行模块设计编组入库建立课程VR教学实验室,学生则在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完成模拟实践任务而提升学习效果。VR实践教学借助立体化“眼镜”,以鲜活细致、活泼灵动的课程素材与精心设计、层层相连的学习任务,虚实结合地提升学生理论学习的自主性和体验式学习的成果性,有效增强文化素质课程的科技感、时代感和沉浸感。同时,这种VR实践模式还可与校园网络相连,打造全维度文化素质教育媒体引航工作体系,以文化素质课程带动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在线上拉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之间的联系,无限扩大文化素质教育的场域空间。

总之,高校应“立足小课堂、拉动大思政”,在课程思政引领下大力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实践教学联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通互动、实践教学内容与时段协调并进,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共同体,成就文化素质教育育人大场域,为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奠定稳健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丁义浩.“课程思政”建设须打破三个误区[N].光明日报,    2020-01-13.

[3]张德祥,林杰.大学素质教育的历史审视与现实反思[J].中    国高教研究,2017(6).

[4]张晓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视域下的外语实践教    学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12).

[5]聂迎娉,傅安洲.意义世界视域下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与    根本遵循[J].大学教育科学,2021(1).

1662500520236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