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夯实“双基”到培养“核心素养”之变
——简析近二十年语文课程目标发展演变之路

2022-03-0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梁蔚莹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基课程目标语言文字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梁蔚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00年修订)》(以下简称“2017年版教纲”)创造性地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这代表着语文课程改革迈入了全新的阶段。从教育整体发展来看,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还是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大力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回看我国近二十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从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1996年版教纲”),到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2003年版课标”),再到最近的2017年版教纲,各个版本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背后其实反映出时代背景下,学科内部的各个学派的此消彼长与学科外部的社会变迁。以课程目标为关键点分析课程改革发展,能清晰地梳理出近二十年来语文学科发展演变的脉络。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最新课程目标,不仅要求教师从“知识、本位”到“核心素养”的转变,更是要求教师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转变。

一、三版课程标准(教学纲要)目标分述

(一)1996年版教纲“双基”枯木逢春

1996年版教纲的诞生与改革开放的浪潮息息相关。由于学科建设的落后性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学科现代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因此语文学科力求建立一套系统、完备、符合现代化特征的语文学科体系。在此背景下,语文学科“科学化”浪潮应运而生。“双基”课程目标又一次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中。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1996年版教纲应运而生。其教学目的中明确地强调了“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指导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看出,在“双基”盛行之下,1996年版教纲仍然十分突出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重要地位,不仅将其看作是课程目标,还将其看作是教学主要内容。然而,从1996年版教纲中也可以看出,处于时代交接处的语文学科建设正在面临新一轮的冲击,语文学科“科学化”受到质疑,人文教育的呼声渐渐浮现。体现在1996版教纲中,则是在教学目的中不仅仅拘于“双基”的达成,也并没有纯粹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是将语文学科视作“交际工具”与“文化载体”,在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都做出描述,并且关注学科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与个性化发展方面的作用。

(二)2003年版课标“三维目标”调和两极

语文学科“科学化”浪潮兴起不久,对其批判的声音就逐渐显露出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左右,语文教育界普遍对语文学科“科学化”展开自省,人文与素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这与当时即将迈入21世纪之际在全世界掀起的课程改革风潮密切相关。世界各国教育界都以敏锐嗅觉捕捉到了新世纪对教育发展变革提出的要求——学生对于静态知识的掌握以及基础能力的训练被弱化,而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与积极创造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倡。在此时代背景下,教育者们对语文学科“科学化”片面强调效率,在教学上进行知识灌输与技能反复训练,在评价中采用标准化试题,“严格脱离实际,形而上学盛行”的语文教育理念,自然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普遍需求。

在反复讨论中,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二者针锋相对,我国在迈入21世纪的语文课程改革中,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了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上,倡导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这种“三维目标”的课程目标设计,很好地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统一进行调和,彰显出二者兼顾的学科发展新思路。

在此基础上诞生的2003年版课标,其总体思路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一脉相承,在课程目标方面依然按照“三维目标”进行设计,并将其拆分为五个点: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可以看出,这五个层次与布鲁姆认知目标的六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之间存在着吻合性,我国语文教育研究逐渐走出了改革初期对于传统语文教育观以及20世纪行为主义的过分倚重,转而吸收了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更好地促进学生在新世纪的发展。值得关注的是,在2003年版课标的五个课程目标维度陈述中,从语言出发,积累使用文字,阅读文学,学习文化,始终是课程目标的出发点,在“三维目标”的规划之下,语言“双基”目标成为了课程目标的起点,但却没有成为终点,而是在此基础上向上向外拓展,兼顾了思维、审美、应用、文化多方面,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

(三)2017年版教纲“核心素养”一统天下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与新世纪全球化教育改革浪潮深入发展密切相关。人类真正迈入新世纪后,对时代要求的洞察更加清晰,各国纷纷出台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培养框架,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同样,我国也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引领下开发出切合本国国情的核心素养,并在总核心素养的统筹下划分各学科核心素养。由此,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也由“三维目标”的达成转为“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合了学科特色、国际视野、时代需求、学生水平等多方面于一体,不仅关注静态目标,而且关注动态过程,真正做到了对于以往争论的“一统天下”。“语文”“核心”“素养”这三个关键词的内涵应该都是有所指的。其中,“语文”强调的是语文学科的特殊地位;“核心”提醒人们在知识爆炸、信息化加速的背景下,在课程架构和教学内容中如何透过纷繁的语言现象去选择材料、提纲挈领地组织教学内容的意义;“素养”强调的是语文学习指向学生终身发展的目的特点,它提醒人们关注关键的、综合的素养,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2017年版课标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同列为一章,体现出二者不可割裂的关系。在2017年版课标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被划分为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而课程目标也围绕这四个维度进行陈述。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版课标在课程目标中突出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的整体性,详细地阐述了语言文字与思维、文化、审美之间存在的关系:语言文字是重要的思维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字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值得强调的另一点是,在2017年版课标中,过程性取向被多次强调,这是对此前课程目标目的取向的一种反播,展现出语文教育不仅仅立足于目标的完成,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二、比较与讨论

(一)三版课标(教纲)课程目标之共性

梳理从1996年至今的三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可以看出,尽管经历了20多年的风云变幻,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调整,但是纵观三个课程标准还是能够梳理出一条不变的脉络,总体呈现如下。

一是坚持语言文字的基础性。纵观三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不难看出,语言文字一直是语文学科培养目标的出发点。1996年版教纲将学科目的的重点落在了对语言文字知识和语言文字作品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之上;2003年版教纲中课程目标的五个维度都围绕语言文字展开,从语言文字的积累,到优秀作品的感受与鉴赏,到深入阅读文本的思考与领悟,到学以致用地运用语言文字的应用与拓展,最后是阅读观察优秀作品中的发现与创新,都不离开语言文字的基础;2017年版教纲更是直接说明“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语文学科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学科,不能丢弃民族性,而我国特有的语言文字以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就是语文学科民族性的最好体现,它不仅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而且还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传承载体。因此,语言文字在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地位无论如何都不会受到动摇,这也是多年来语文课程改革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曾改变的原则。

二是关照语文学科在人才培养上的多方面价值。即使是在重视“双基”的时代里,1996年版教纲中的课程目标不只是强调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学习,而是对于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以及对语言文字乃至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等方面做出陈述,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特征初见端倪。而在迈入新世纪后,2003年版教纲与2017年版教纲更是从语言文字出发,构建出了思维、审美、文化多方面的发展目标。语文学习的目标可以从语言文字的掌握开始,但是收获却远远不止于此,语文学习在其他方面的价值不容忽视,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是语文学科坚持的教育原则之一。

(二)三版课标(教纲)课程目标之发展演变

如果对三版课标(教纲)课程目标的显著特征进行归纳,课程目标是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但从整体统筹的视角来看,大致可以梳理出三条发展趋势。

1.课程目标不断走向整体化

语文学科的目标是多维度的。在1996年版教纲的课程目标中,全篇各个维度平铺直叙,并未对维度进行归类,也并没有对各个目标维度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2003年版教纲对各维度进行了分类,并且在叙述中暗藏各个部分之间的勾连,如每一维度都从语言文字出发进行阐述;2017年版教纲更是在各个维度分类的基础上利用一整段文字专门探讨各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强调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的提倡克服了21世纪初“三维目标”在实行过程中被僵硬切分的弊端,从综合学习、整体提升的视角进行目标规划,实则是在哲学角度下实现了对于人的整体性关照。

2.课程目标不断走向全面化

从最初重点强调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到对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共同关注,再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的全面强调,语文学科的目标不再片面地倚重于某一点,而是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发展空间,体现在教学与评价中,则是语文教学更以学生为主体,语文评价更加开放化。

3.课程目标不断走向过程性取向

自1996年版教纲以来,课程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其实其核心是:课程目标更多地指向了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从最初行为主义式地关注反复训练与目标达成,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在近二十年来逐渐转向对学习过程的重视,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来源于自身建构的收获,这与后现代背景下知识的权威性被解构相关,也与信息爆炸时代背景下终身学习的必要性相关。比起静态的知识与基础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动态、真实情境下的实践中,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素养,这也是当前语文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希望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语文学科能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培育出一代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引领者。

猜你喜欢

双基课程目标语言文字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基于不同主体的课程质量综合评价
——以“交通运输规划”课程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略谈地方本科院校对钢琴基础课“双基”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
学好高中化学之四建议
基于条带模式GEOSAR-TOPS模式UAVSAR的双基成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