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人际传播中的文化休克例析

2022-02-28刘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际传播跨文化传播文化冲突

刘璇

内容摘要:本文以电影《迷失东京》为研究对象,运用跨文化传播相关理论,分析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下传播主体的文化差异,探寻跨文化传播障碍形成的原因,提出削弱文化休克、提高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对应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人际传播 文化休克 文化冲突

200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迷失东京》,讲述的是一名过气的美国演员鲍勃与新婚伊始跟随丈夫来到陌生城市生活的女孩夏洛特的一段奇妙的邂逅,鲍勃由于不懂日语,难于与周围人进行沟通感到身心俱疲,夏洛特因为与丈夫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而开始怀疑当初自己随丈夫来到东京的选择,偌大的东京虽然繁华,两人的灵魂却无处安歇。二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孤独的两个人在酒店邂逅相遇,成为彼此在这座陌生城市的灵魂伴侣,最终由于各自要奔赴不同的人生,隐忍着对彼此的爱意结束了这段关系。表面上这是一部“发乎情,止于礼”的浪漫爱情电影,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电影被置于日本文化与美国文化的交错中,主人公的无力感来源于作为一个长期处在低语境文化国家中的人,在高语境文化国家中进行跨文化人际传播时而产生的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是美国学者奥伯格在1955年分析跨文化“客居者”的心理活动时提出的概念,这里的“客居者”指在新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短暂停留的人,例如留学生,外出打工的人等。文化休克的本质是指“一个人失去了他所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由于缺乏对新环境规范的认知,同时对对方的社会符号交往符号感到陌生或者不熟悉,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深切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来源于来到新的环境,对地域环境、生活环境的不适,脱离自己熟悉的交往圈层,对未知人际交往的不确定性而产生恐惧,反映到人的生理上主要表现为:身体上感到疲惫无力,情绪上烦躁不安,精神压力大,对新环境周围人产生反感,对自己固有价值观受到冲击感到厌恶,对自己个人角色产生混乱、感到不安等。

郭庆光教授将“人际传播”定义为:“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范围扩充到了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扩大了人际传播的受众群体范围。跨文化人际传播指传播双方处于不同的文化的语境中,在信息交流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又增加了文化差异这一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播效果,增加了人际传播的难度。

本文以《迷失东京》为例,旨在通过分析电影中的跨文化人际传播现象,探究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分析解决文化休克的策略并探寻文化休克是否对于“客居者”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迷失东京》中的跨文化人际传播现象

影片中鲍勃在拍摄广告片时由于交流障碍一直没有办法完全理解导演的意图,在拍摄过程中显得十分局促。例如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导演对鲍勃用日语说:鲍勃先生,您只需要安静的坐着,拿起桌子上的这瓶三得利威士忌酒,你明白的对吧?就像看到你的老朋友一样,充满感情的慢慢地转过头,对着镜头说出你的台词。这样长的一段描述在翻译员翻译后只变成了简短的:“导演让您转过来,看着镜头,说台词”。面对导演如此长的一段话最后只被翻译成如此简单的语句,鲍勃感到有些迟疑,并对翻译员提出疑惑:“他看上去说了很多,这就是他说的全部内容了吗?我应该向左看还是向右看?”

导演用日语對鲍勃说了一长串话,但在被翻译成英语时就只变成简单的“转过来,向右看”,明显体现出了日本和美国两个国家在表达习惯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日本人更习惯运用比喻、煽情,来让自己的叙述听上去更立体更饱满,但是美国人却不会在叙述中插入大段的描述来达到自己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文化休克出现的原因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角度来看,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是当个体从一种文化环境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时,由于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无法像处在原本文化环境中时那样容易地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而产生一种自责、无奈、挫败、痛苦的心理。除此以外,由于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找不到身份认同感而导致身份认同混乱,也是导致文化休克的重要原因,同时个体消极的内在心理因素则会加剧这种无力感,导致更深程度的文化休克。

1.文化语境高低的不同导致的文化休克

影片中,鲍勃来到日本后面对日美两国激烈的文化冲突感到无所适从,表现出了文化休克,带来文化休克的首要因素是日美两国文化的语境高低不同。高语境与低语境的差别在于,高语境文化环境下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往往更加重视“语境”而非“内容”,低语境文化则恰恰相反。Gudykunst将12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按“高语境”到“低语境”进行排序,排序为:中国——日本——阿拉伯——希腊——西班牙——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斯堪德纳维亚——德国——瑞士。从这一排列方式可以看出,日本排在第二位,属于典型的高语境国家,而美国则排在末位,同大部分北欧文化相同,属于低语境文化。也就是说,在表达方式上,日本更偏向于含蓄内敛,而美国更偏向于一目了然。高语境文化中,传播信息往往内化在传播主体上,极少数蕴含在被编码的讯息中,而在低语境文化中传播信息大部分都被置于被编码的讯息中。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美国人会用一个简单的“sorry”表达抱歉,但是在日本可能需要用“对不起,真的很抱歉给您添麻烦……”等一系列繁琐复杂的语句来表达歉意。再如前不久火爆出圈的出自夏目漱石之笔的“今晚夜色真美”,这句话想要表达的远不止对今晚夜色的评价,其言外之意其实是“我爱你”,以日本为代表的高语境文化的国家受到其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形成了含蓄内敛的表达风格,同时这也是高语境文化的魅力所在。

2.权利距离的高低不同造成的文化休克

权力距离指人们对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情况的接受程度,有高低之分,美国倡导“自由平等”,倡导人人享有均等的机会,政府也应该为人民群众创造人人平等的条件,“权利意识”的深入人心使得他们对权力分配的不平等现象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在美国人心中,人与人之间没有严苛的等级之分,因此美国属于低权利距离文化。而日本沿袭了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即使在当今社会,曾经鲜明的权利等级划分已经不复存在,在日本人心中依然有着明确的“尊卑贵贱”之分,等级观念早已深深烙印在日本的民族文化中。因此,日本属于高权力距离文化。

影片中鲍勃虽然是过气的影星,但是在来到日本后依然享受到了丰厚的待遇,所有人都向他鞠躬、示好,标出谦卑的态度,并在第一次见面就献上了丰厚的礼品,甚至在晚上为他叫来了“特殊服务”,这些“日式”的交往方式令鲍勃感到无所适从,究其原因,是由于在日本人心中,鲍勃是明星,与寻常人不同,便自觉地将鲍勃放到更高的位置,用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两个国家文化的权利距离相差甚远,间接促成了两个国家截然不同的交往风格。

3.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主要根源于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可以分为语言行为差异与非语言行为差异。

语言无法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又要依托语言为载体,文化差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语言的差异。虽然不同的国家文化可能存在文化偶合现象,例如汉语中“患难见真情”,在英文中可以翻译为“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这种语言之间可以互通翻译的特点被称为文化偶合性,文化的偶合性可以促进跨文化传播更顺利地进行。但很多情况下,两种文化之间是没有文化偶合的,例如汉语中的“人中龙凤”,意思是褒奖一个人的优秀与杰出,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龙是恶魔撒旦的化身,是一种邪恶的象征,这就导致了两种语言无法互译。再如,在汉语中的“吃饭了吗?”大部分時候只是一句委婉的用于寒暄的客套话,而不是真的想要询问对方到底吃没吃饭,这在西方国家中没有办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这种语言的不可翻译性被称为语用迁移,是以本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解释及评价别人行为标准的情况。显然,语用迁移现象也会导致文化休克的产生。

非语言行为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非语言行为中都蕴含着传播的重要讯息,例如表情、肢体动作、穿着打扮等。非语言行为相较于语言行为往往更能体现传播主体的真实想法,因此,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传播双方对同一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读往往会带来更加严重的交际障碍,导致文化休克。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许,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竖起大拇指意味着想要搭车,但在希腊,竖起大拇指意味着警告对方赶快滚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中国人对着希腊人竖起大拇指,本是出于善意,但是很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造成误解。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传播双方不清楚彼此的文化差异,对彼此产生误解,就有可能会造成文化休克。

三.跨文化人际传播中文化休克的解决策略

1.双方要在注意的状态下保持有效沟通

人在注意的状态下才能保持畅通有效的沟通,这种注意的状态具体有两层含义:第一,传播双方应确立新的认知归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难免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理念和固有常识对对方的行为产生预测,例如根据对方的国籍、年龄、性别等进行预测,但是当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固有常识无法发挥作用,这时,建立新的认知归类显得尤其重要。可以将我们固有的认知分类进行更深层次的细化,根据传播对象的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分类方式。第二,开放面对新的信息,这要求传播主体在传播过程中更加注重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而非最终的传播结果,过分注重传播结果有可能会导致遗失掉传播过程中对方释放的重要讯息而使传播双方产生误解。

2.使沟通的不确定性保持适中

在跨文化人际传播过程中,尤其是在与陌生人的人际传播中,人们会遭遇两类不确定性,一是行为上的不确定性,二是认知上的不确定性。首先,行为上的不确定性指传播双方由于对彼此的不熟悉无法预测彼此的行为,认知不确定性指传播双方无法预测彼此内在的信念与态度。对彼此的不确定性会使得交流很难以正常推进,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传播双方的经验常识失去了意义,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为传播主体带来的困扰。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传播双方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焦虑与不确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保证不确定性处于一个合理的浮动范围,不可以超过“上限”,也不可以超过“下限”。上限指我们在交往时可以承受的最大限度的不确定性,如果超过了不确定性的上限,传播主体会感到困惑,缺乏安全感,不知道如何推进下一步交流。下限指人们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新鲜感的最小的不确定性,如果超过了不确定性下限,则会让交流过程的变得单一无聊,没有让人继续下去的欲望。因此,在人际传播过程中,过高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传播的进程,甚至会直接导致传播的终止,而过低的不确定性则会削弱传播主体的传播意愿。因此,使沟通的不确定性保持在一个适中的水平,在上限和下限的范围内浮动,可以有效地削弱文化休克带来的焦虑感。

3.辩证看待文化休克对文化适应带来的挑战

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认为,文化休克与跨文化适应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文化休克可以看做是主体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一种应激表现,具体可表述为主体为了避免文化对自己带来伤害而产生的一种应激行为,例如自我怀疑、扭曲事实、情绪化处理问题、退缩不前、拒绝社交等。这些本能的自我防御行为虽然可以一时减缓文化冲击带来的伤害,但是以长远的目光看是不利于跨文化适应的,甚至会加剧文化休克,对克服文化冲击没有任何积极意义。那么文化休克是否就真的百害而无一利了呢?

其实不然,如果从辩证的角度看待文化休克,其实文化休克何尝不是对“客居者”的一种考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休克虽然会带来一系列情绪上和心理上的困扰,但是也为“客居者”提供了一种成长的可能性。文化休克是一种深刻的学习经历,会为个体带来成长和自我意识的较高发展,强调文化休克为个体的内在成长提供了机会,并对这个过程中客居者选择上升持乐观态度。

总之,由于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语境,权利距离和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人际传播中,“客居者”很难避免文化休克的产生,因此,在避免客居者削弱文化休克的同时一定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文化休克,并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辩证地看待文化休克。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从内在认知、情感到外在行为产生改变,正确看待文化休克,以乐观的心态及时调整跨文化沟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将被动地去适应陌生的文化转变成积极主动地提高人文素养,将这看成一个塑造自己的契机,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跨越,变成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的超越。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Kalvero Oberg. Culture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J]. Practical Anthropology, 1960, (7).

[3]杨默雨.《迷失东京》迷失在文化中——从文化语境看美国人在日本的文化休克[J].剑南文学,2011(007):68.

[4]胡冰,刘景慧,张瑾.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及化解策略[J].河北学刊,2013(05):247-249.

[5]Adler P S.The Transitional Experience:An Alternative View of Culture Shock[J].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1975,(15):13-23.

[6]Adler P S.Culture Shock and the Cross-cultural Learning Experience[C]//Toward Internationalism:A Reader.

[7]Cambridge,MA:Newbury,1987:389 -405.

[8]李彩霞.跨文化适应视角下的文化休克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5(11):196-201.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猜你喜欢

人际传播跨文化传播文化冲突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微信人际传播分析
对于人际传播研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思考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微信聊天中表情符号的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
中英礼貌用语对比及跨文化冲突——以《喜福会》为例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裸体模特之争与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