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著改编电影与英美文学教学的互动

2022-02-19宋铮铮

文学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电影互动

宋铮铮

内容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名著改编电影成为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及辅助手段。本文试从分析电影与文学作品在文学性与文化性方面的交叉点与分歧点,探索英美文学教学中电影与文学的互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与意蕴,并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对作品进行解读,增强对文学作品的品鉴能力与思辨能力。

关键词:英美文学 电影 教学 互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受超文本模式的影响,以传统文本符号为主的文学阅读、教学活动受到了冲击与挑战。《大纲》指出: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一起来”,并提议“在英语专业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中,要很好地发挥广播、录音、投影、电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在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把文学看成是大众娱乐与教育收的结合,而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和理论。”[1]在此背景下,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便成了英美文学的重要教学资源及辅助教学手段。但是,大多数教师只是将电影视作为原作故事压缩性质的欣赏,放给学生看。学生亦将电影观看替代了文本阅读。从这个角度来看,改编电影在多大程度上忠于原作成为了评价一部电影优劣与否的标准。教师在讲解分析作品时也仅仅满足于对影视作品与原作情节的“忠实性”分析以及“人物”性格等表层探讨,并未将电影视作为独立的文学形式与文化现象,进行理性与全面的分析,从而忽略了电影叙事与文学叙事的本质区别[2]。

一.从文学文本到视觉影像

英美文学经典是英美思想文化的结晶,具有普适性的文学情感与体验,而电影以其具象化的影像传播优势无疑成为文学经典的有效解读途径。优秀的电影在艺术上表现出较强的文学性与文化性的融合。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或者观看电影时,都应将其视作各自独立的文学形式,但两者在艺术生成与表现手法上并不是没有联系。

1.电影与文学的交叉点

电影和文学都是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应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我国古代文论常常讲“意在笔先”,认为文学意向形成与动笔之前。虽然文学形象最终只是物化为文字,但作家早就“内视”见了他所要描绘的人物和一切“活生生”的场景,所以,在笔下才能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可感性。电影中的蒙太奇结构也早已从文学名著中寻得无数例证:艾森斯坦认为格里菲斯的平行蒙太奇来源于狄更斯的小说,同时又从莫泊桑的《漂亮朋友》那里发现了中景、全景、远景的蒙太奇组接。他时而惊呼普希金是蒙太奇的大师,时而赞叹马雅可夫斯基“在他的‘切割的诗行’里,不是按照诗行的界限,而是按照‘镜头’的界限划分的”。在中国文学里也能发现蒙太奇的影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已被人们当成蒙太奇范例反复运用。

电影与文学都具有时间艺术塑造形象的艺术方式。小说通过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延续时间中积累组合,在读者的脑海里形成一篇小说的故事形象;电影则是通过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在延续时间中运动发展,在观众眼前构成整个影片的银幕形象。它们都是极尽所能在时间的流动线上进行某种叙述法国评论家埃马格尼在它的著名论文(电影的美学和小说的美学比较》中指出:“电影和小说二者均为叙述作品,叙事有它自身的规律,与展示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连续性,小说的各种程式和电影的各种常规技巧大抵是为了保持连续性才产生的。”也正因为影视与文学在时间的推进上彼此相似,文学才又反过来学习影视的表现方法:托尔斯泰在本世纪初第一次看到电影时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认为“电影给作家带来了一场革命,电影中场景瞬息万变,更接近生活,其伟大之处在于识破了运动的奥秘,要改变我们所积累的那种冗长拖沓的写作方式。”

2.电影与文学的分歧点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文学以语言文字为手段塑造形象,被称为“文本文化”,而电影以空间画面为手段塑造形象,因图像符号特性被称为“形象文化”。文本作品是叙述的艺术,是读者私下阅读的个体化体验,阅读的主动权把握在读者手中;而电影是表演的艺术,观众的感受受制于导演对作品的解读及演员对作品的诠释等因素,而影视形象没有符号作为中介,它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具有物质的空间显现。

从接受理论来看,文本的阅读过程是对话的过程,在引发读者思辨方面给予了读者充分的自由度;而作為视觉艺术的电影则是从感官上对观众进行的直接冲击,通过蒙太奇、闪回等艺术手法,在调节观众情感、情绪方面更胜一筹,镜头以撼人心魄的空间表现力给观众以巨大的心理冲击;画面以独特的构图魅力和夺目的色彩运用吸引观众的审美注意,从而使他们产生情感的律动;摄影形象以别具一格的布光和视角使观众迷醉其中,流连忘返,为银幕的画面美深深陶冶,移情忘怀。文学是读者经验的产物,其意义在于读者阅读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而电影则是文学作品超越了时空与传统认知的表象,与现代技术实现的意象化的深度融合。尽管意象化的解读方式与表现方式存在差异,但是电影对文学作品核心意蕴的挖掘与再现,始终如一。

从这点上讲,电影这一大众文化形式与传统文学作品并非对立,也非依附关系,而是两种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补充的文化形式: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电影的广泛传播得到了大众的关注与接受,而电影在改编过程中对文学作品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二.改编电影与英美文学教学的互动

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的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在当前实际教学中,英美文学课程教材普遍遵循文学史与作品选读的模式进行编写。受学生词汇量、语法基础以及兴趣偏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根据学生学情,结合教材与教学目标,多以文学史介绍与作品节选文本的解读进行授课,这样便造成学生被动地听讲,课堂氛围变得沉闷。经典文学作品从文本到影像,融合了“理解、阐述与再现”的建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说,改编电影是经典的传承与延续的重要途径与积极手段,其本质是将文学经典置于当下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与观众对话,从而建构文化经典的时代价值。改编电影也成为了解读原著的重要补充与作品背后文化价值呈现的重要载体,成为了英美文学教学的有益资源与辅助手段。

首先,选择合适的电影作品是英美文学教学中应用电影的前提。优秀的改编电影一定是对原作进行的深入的解读后,本着尊重原作的态度后进行的重新诠释。优秀的改编作品一般会呈现出以下特点:(1)遵循作品原有的叙事框架。一般说来,经典文学作品往往本身具备了很深的文学意蕴,拥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和影响力。原作的叙事空间,包括时间跨度、角色关系、情节发展等都构建地较为精准。所以,作品中的起承转合等大概的叙事框架都不会被改变。(2)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主线的形象与性格特征尽可能饱满地呈现在电影之中,可以进行一定的润色,但不会被轻易篡改。(3)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和文学作品都是以生活为创作灵感,以时间发生为理念进行的自我创作。同时,因其不同的表现载体,文学作品在改编成电影时不会采用一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文学创作是通过文字的组合来体现创作的魅力与艺术思维。[3]以英国著名小说《傲慢与偏见》为例,该作品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其中,2005年由乔·怀特执导的名著改编电影《傲慢与偏见》,不但保留了小说的文学性,还创造出电影作品的艺术境界与艺术价值,广受大家认可。与小说中人物化的叙事者不同的是,电影蕴含着一种看似虚无的“上帝视角”,隐藏于一幅幅光影交错的画面之中与情景之中,讲述着故事。电影开场,女主人公在晨曦中,和着鸟鸣在田野间散步,随着镜头的推进,我们看到了古树、田野、农舍、家禽、弹钢琴的妹妹与读报纸的父亲,呈现了19世纪初期安逸恬静的田园场景。而这在原著小说的开篇并没有相应描述,伊丽莎白在第二章才出现。同时,小提琴和钢琴的演绎倾诉着电影的特定情境。电影会通过镜头的定格、放大等方式来处理人物内心情感。蒙太奇与镜头的使用让观众对空间的感觉比小说的叙事描述更加真实。

其次,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交流。通过将电影素材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英美文学教学成效。就课程设置,改编电影融入英美文学教学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1.互补式:教材+电影片段教学(比较阅读)

互补式指对照原著与相关教学目标,明确作品需要重点欣赏的部分,对体现作家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的部分,反映作品相关社会背景,尽量还原教材节选文本的部分进行影片切割,名段截取,在课堂上结合教材文本有侧重点地精读并分析。教师通过积极有趣的课堂活动,将动态电影与静态文学作品有机结合,并找到两者之间切合点,同时,具有一定内涵深度与思考价值的问题将二者进行串联,使其互相联系。在文学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吸引他们参加互动。通过文本分析,插入提问,小组展示,片段配音,戏剧表演等课堂活动,结合语言文字与图像符号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融合文本叙述这种个体化体验与电影诠释、演员演绎诉诸于视觉的物质空间体现,使学生对作品的内涵理解更加丰富。

有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在观影后能回忆起新单词,会主动查阅或记录不懂的词汇;在观影时会主动模仿人物发音,重复人物对话,帮助提升发音水平和听说能力;并通过多模态的感官刺激,学生能够有意识地通过语言输入吸收英美文化知识。[4]

2.外挂式:改编电影赏析教学(延展阅读)

外挂式是指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的基础之上,设置一堂该文学作品的改编电影赏析课作为课内知识的延展。虽然优秀的改编电影一定是尊重原著的,但毕竟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改编后的电影在情节、背景、时间、空间等因素上避免不了有所改动。所以,在观看电影之前一定要让学生通读原著,让其中的重要任务、细节、情节等先入为主。当然,如果不能合理地使用电影素材,那么电影观看就会变成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一种用于放松的娱乐形式。学生在课前需提前观看电影。这样,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学作品和改编电影的内容,对影片的语言、文化和艺术表现手法形成第一印象。并根据其主题要求学生对边观看边做笔记(可将自己出现的想法,所评论情节出现的时间等记录下来)。通过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引导学生对电影的内容主題等以一定文艺理论视角进行评论和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尝试引入中国相关主题电影与其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和鼓励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

当下的英美文学授课主要以文学史介绍、作品文本阅读、从作家与社会背景的视角对作品赏析的传统授课方式进行。这一现状造成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视角相对固化。而西方文艺理论为文学作品分析提供了新颖的评论视角。基于理论视角的作品赏析也更为深入。但抽象的文艺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晦涩难懂,但如果通过导演和演员对作品的解读与演绎,其意蕴得以多模态展现,再借助文学理论对其深入分析时,学生便得以沉浸于其中而体悟其内涵。

3.整合式:单元主题串联教学(补充阅读)

整合式指以改编电影、获得较高认可度的现当代电影为素材,以不同的主题为单元进行整合,设置电影文学选修课程。主题是电影的中心思想,是对于生活的一种概括性观点,是电影其他元素,如类型、角色、叙述、风格等,都围绕展开的引力重心。常见的电影主题有爱情、人性、伦理、生存、哲学、宗教、历史、民族、社会、文化、技术等,关乎社会变革和未来走向。例如,罗马帝国是一个西方电影中常见的历史类主题,通过《罗马帝国的兴亡》、《埃及艳后》和《角斗士》等电影赏析,学生能够了解罗马帝国在西方发展过程中在政治、地理、文化等方面重要影响。电影是国家文化和价值观输出的重要载体,潜移默化地向世界表达着国家主流价值和核心价值观,以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重构世界。美国奥斯卡奖便是美国社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例如,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阿甘正传》《勇敢的心》等影片映射出通过自我奋斗实现美国梦的民族精神,并推崇不同文化的相互包容、碰撞与融合;而08年金融危机之后,《绿皮书》《美国工厂》等获奖作品则体现了文化保守主义的回归与对国内政治的关注。通过深入剖析这些反映美国大众心理、时代精神价值、社会症候和意识形态的作品[5],引导学生在了解异质文化的同时强化自身对母国文化的认可与传承,具备一定跨文化能力,形成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如果说“文学文本的阅读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么改编电影也可以视作是“对原作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阅读’,甚至‘评论’”。一方面,通过对电影的欣赏与文本解读相结合,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与意蕴,另一方面,通过对比两者在叙事方面、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对作品进行解读,能够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鉴能力与思辨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利用丰富的电影资源为英美文学教学服务,应该成为我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2005,(03):150-156.

[2]王松林,李洪琴.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9):21-24.

[3]朱峰.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理论的引入[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6):125-129.

[4]吴天昊,裴泽慧等.英美名著改编的电影对英语语言技能提高的调查研究[J].高教学刊,2017(18):43-48.

[5]刘恩东.从奥斯卡奖看美国的价值观输出及启示[J].对外传播,2021(06):27-3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0SJA1694)阶段性成果;2021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21SWC-6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电影互动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探析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