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的实施

2022-02-08邢志辉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高中核心素养

摘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在政治学科教学上,教师要进一步增强课堂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设计多样化的课程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和宏观把握知识,强化感悟和体验,形成个性化的政治思维,进一步促进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核心素养;活动型课程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思想政治是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有效推进“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显著亮点,也是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抓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光明指出:“学科课程采取包括社会活动在内的活动设计,即课程活动内容化;或者说学科内容的课程方式就是系列活动设计的系统安排,即活动设计内容化。”“活动型课程”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于课程活动的设计立足于学生所学的政治内容,在体现知识性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实施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近年来,高中政治命题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核不再仅仅是注重知识结论积累,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所以,传统的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再适用。新型的人才考核方式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维,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自主思考,对知识结论进行吸收和消化。而“活动型课程”能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以多样化的形式来进行知识融合。在活动中,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与教师形成合作探究、共同学习的关系。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养成独立的学习习惯,构建良好的政治思维,逐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由此可见,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实施“活动型课程”有利于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有助于拓展教师的创新型思维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工作中,着重强调教学形式的创新,目的是为了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活动型课程”也是一种教学形式的创新,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对于促进当代教育形式和教育措施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活动型课程”与传统的教师讲授相比,内容更复杂,实施难度更大,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思政课传统的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模式。比如,政治教师在实施“活动型课程”时,可以通过丰富的活动设计来引导学生对政治问题进行探讨,可以通过创新方法和形式来促进学生对政治知识和内容进行有效表达,还可以尝试运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二、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理论知识的背诵记忆要求过多,忽视学生的深度探究

目前,大部分政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仍然习惯于进行理论知识的单方面输出,他们会尽可能地压缩知识讲解的时间,为学生背诵知识留下更多的时间,这也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会背诵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度探究,限制了学生的政治学科思维。此外,政治教师往往通过政治测试、解答政治习题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然而这种方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是枯燥乏味的,学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做题,教师也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去批改和讲解。可见,高中政治教学活动的弊端依然存在。

(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知识传递过程中的思维创新不够重视

政治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要求学生宏观把握政治知识,以宏观的视角来解读政治问题,但是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思维的创新性并不高。例如,有些教师试图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教学;但实质上只是采用PPT进行课件演示,所演示的PPT并不是自己亲自设计和制作的,而是在互联网上下载的现成资源,教师并没有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这种教学行为只是表面形式上的创新,没有体现知识传递过程中思维的创新,显示了教师教学创新水平有一定的局限。

三、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从学科特征来看,政治学科本身具有严谨性,大部分学生都会感觉学习过程是相对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也比较沉闷。因此,政治教师在实施“活动型课程”的时候,应在保障教学内容严谨的前提下,增强活动形式的灵活性。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设计以下三种教学活动形式。

1.开展“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主题活动

我国之所以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过了一系列艰难探索之后做出的最终选择。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关发展历程、搜索相关重要事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来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2.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知识融合

在实施“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部分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进行相关知识的融合。例如,在我国完全推行国有制经济发展模式时,很多人都把进入国有企业工作看成是端上了“铁饭碗”,這一社会现象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体现。教师可以搜索相关影视剧资源,截取并播放其中的片段,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其中所反映的政治知识以及社会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通过视频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政治知识进行探索,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3.采用情景演绎教学法

情景演绎教学法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演绎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比如,组织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第一组学生按照国有制的方式进行工作;第二组学生可以自由竞争,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相应的“工资”。教师设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的问题,这两个小组的学生回答,小组成员的回答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数,并进行积分。第一组最终获得的分数要平均分配到每一个成员的身上,而第二组可以依据学生在竞争中的具体表现来进行差异化的“工资”分配。两个小组的学生通过情景演绎,可以感受到公有制与自由竞争之间的区别,很快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

以上三种简单的教学形式设计,体现了政治教师在实施“活动型课程”时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这些有效途径,有利于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有效地学习知识,进而全面提高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反思中生成教学智慧

政治教师在设计“活动型课程”时,如果只是从个人的视角来思考会有局限性,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采纳学生的意见。例如,教学“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备课环节就需要考虑如何设计课程活动。为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公开征集这一课的活动设计方案,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策划课程活动,通过写信的方式交给教师,让教师知道学生希望以怎样的形式来学习这一章节的相关内容,这样教师备课时才能结合学生的意见进行活动设计。

在每一次课程活动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增加一个反思环节,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他们对活动设计存在哪些意见和建议,以便后续整改,进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能够为教师优化活动设计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建议,更好地促进教师思维转化,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通过“活动型课程”优化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的体验,是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设计课程活动时,要确保知识严谨,同时也要增强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尊重学生的感受和建议,全面提升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四、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的评价策略

“活动型课程”需要依靠“活动型课堂”去实现。高中政治学科“活动型课程”的有效实施,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教师需要转变过去“唯分数”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一)凸显观点,科学评价

课堂活动评价要凸显观点、科学评价。凸显观点是指突出思想政治学科的理论观点。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一书为例,其中“活动型课堂”的内容具有综合性、与其他课程模块知识相交融的特点,其评价要求中强调理论观点,凸显党和国家的教育思想,进而实现价值引领作用。教材中关于公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等基本知识都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及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引导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定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情怀。教学评价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求同”指观点统一的标准,如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提出“活动型课堂”中的统一标准就是实现各教学模块的价值引领;而“求异”是指在统一标准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具有差异化的生活环境中,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素材,表达个性化见解。

(二)关注过程,动态评价

“关注过程,动态评价”指在“活动型课堂”中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重点了解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活动型课堂”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课堂类型,学生在活动中会呈现出自己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只有着重评价学生的行为,才能较为清楚地了解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情况。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活动型课堂”强调对课堂活动的动态评价,注重活动过程中学生体现出的价值观念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传统的教学评价一般通过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科素养的培育。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需要对鲜活的教学案例进行理性分析,并在活动过程中提高政治学科思维能力。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所呈现的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但如果仅仅依靠教材,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补充丰富的教学材料,深挖材料背后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讨论、辨析。教师可以组织辩论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辨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正确的观点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会受到教师的鼓励,实现正强化。当学生出现方向上的偏差时,教师要及时纠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

(三)重视反馈,多元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与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以往课堂评价的主体往往是教师,这种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导致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在评价时要注重主体的多元化。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愿望。

除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外,在课堂评价中还应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应根据课堂实际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评价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而教师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就需要增强学生的过程体验,使其不断尝试和探索,进而促进学生个体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玲,余维祥.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活动型”教学方法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09).

[2]徐国松.试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06).

[3]冯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题设计的导向作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04).

[4]高欣,吕林.培养四大核心素养 打造“四气”魅力课堂——以《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09).

[5]母卫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构建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1(27).

[6]张引弟.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优化策略探析[J].家长,2021(26).

(责任编辑:趙春艳)

作者简介:邢志辉,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高中核心素养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