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实施途径的探析

2022-01-21李明

成长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李明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改革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美丽中国”,认为人类和自然的生命紧密联系为一体,所以人们在生活中必须要学会保护自然,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问题被社会各界所重视。把生态文明教育与初中生物教学有效结合,进一步帮助中学生了解一些与生态文明有关的知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与原则以及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生态文明教育

1 引言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对生命具有正确的理解,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们环境保护意识,将结合生态文明教学的理念当作此次教学的目标。结合生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学生渗透生态文明元素并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对于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展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让学生们带着使命投入生物知识的学习中去,才可以对所学生物知识有比较透彻的理解,最大程度地提升初中生物学习的质量。

2 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教育就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活动,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学校是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能够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同时对其健康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对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进行实施,以此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

3 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与原则

3.1 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有利用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的意识。众所周知,初中学生还处在身心发育关键阶段,他们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三观,还会受到个人阅历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意志以及行为均会存在一些问题。然而,将生态文明教育逐渐地渗透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样一来,除了培养学生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之外,也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学生们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是中心德育的时代要求。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以往的德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们掌握人和人、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涉及到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还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初中学生就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同时还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然而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没有深刻地掌握一些生物知识。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初中生物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生态文明的知识,提高学生们生态保护的能力。

3.2 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原则

知识教育与导向性原则相结合。在新课标中提出培养学生们的“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要求他们具有生态文明的意识与知识,并且应该充分落实到行为中。所以,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应该讲授一些生物学知识之外,还应该为学生们普及一些生态文明的知识,培养他们生态文明的意识,为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铺垫基础。教师需要明确自身所传授的基础知识,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以此来提升初中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用何种方式,什么知识来达到这一目标。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态文明知识,需要将知识、实际生活以及大自然的环境充分结合联系。按照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征,制定合适的方式方法设计课程,使得他们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有效了解有关生态文明的理念,再通过教师的情境创设,激活生物学课堂的情趣与学生的求学热情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体验。

科学性和有效性原则充分结合。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过程不只是简单的生物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它还需要情感的升华与知识的内化等过程。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需要将严谨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充分结合。其结合形式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就是生物教师引用的知识和例子有一定的科学性,不断地提升学生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另外一方面,生物教师的课程设计应该具有科学性,教师需要基于学情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生物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从而使得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发挥得更好。

4 初中生态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4.1 初中生的生态意识较差

学生的生态意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态行为,对于生态行为来说,其并没有大小的区分,仅仅是简单地将地上的垃圾扔进垃圾桶都可以算得上是生态行为。少使用一节电池也可以称得上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然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部分初中生的生态意识比较差,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初中生随意的破坏花草树木,缺乏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并且不知道珍惜水资源。这部分初中生认为这些都是小事,并不足以破坏生态环境,事实上,这些不经意间的行为很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正因为初中生的生态意识比较差,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注重加强其生态意识教育。

4.2 初中生获取生态信息的途径缺乏多样性

很多初中生缺乏获取生态信息的主动性,依然仅通过教学课堂这一条途径去获取生态信息,获取生态信息的途径十分的单一。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现如今初中生的课业负担比较大,很多家长不准許初中生用太多的时间观看电视、上网和看杂志,初中生接触生态信息的机会少之又少。第二,部分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并未对生态意识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课堂上很少会将生态信息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初中生的生态素养自然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

4.3 初中生的生态常识较为匮乏

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仅仅知道一些在教材中出现过或者在生活中高频率出现的生态名词,而对植树节、环保日等都不是很了解,初中生的生态常识较为匮乏。而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是现如今世界各地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像土地沙漠化、酸雨、温室效应等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不管是在教材中还是在各媒体上都有介绍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已经经历了多年的教育学习,应该已经比较熟知这些生态名词。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依然有一部分初中生对这些生态名字不了解或者了解的不够深入。像很多初中生仅仅是听过酸雨,并从字面上可以理解酸雨就是酸的雨,并不清楚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其可能造成的危害。所以说,初中生物教师非常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生态意识教育。

5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实施途径

5.1 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1.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就是学生或者教师按照课本的内容,由学生们扮演指定的人物,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形式。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结合生态文明教育,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升华生物课堂教学的氛围。

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生物多样性”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们在上课前收集一些资料,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且开展与角色扮演有关的任务。在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学习合作小组探讨的话题,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每一个角色都需要站在相应立场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2.生物实验。初中生物就是一门实验性比较强的学科,在生物实验中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把实际生活与基础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做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因此,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加强重视实验教学,善于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

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这一内容时,需要适当地引入实验活动,让学生们能够以学习合作小组的形式,对“蚯蚓对于土壤的翻耕”进行研究,不断地引导他们运用实验教学的时间、课余时间,对蚯蚓翻土的情况进行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会存在失败的情况,学生需要充分地研究失败的原因,譬如,压土的力度、菜叶和水的重量等一些问题,最终让学生们了解蚯蚓可以起到松土的作用。在实验活动结束后,生物教师需要针对将蚯蚓放回自然这件事情给予学生鼓励,让他们具有比较强的热爱生命意识,不做破坏生态平衡的事。对一些安全性比较低的实验内容,教师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的过程呈现到学生的面前,让他们了解爱护环境,从实际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3.多媒体技术。现阶段现代信息技术广泛使用到人们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与此同时,在我国教育领域中也出现“互联网+”的模式,初中生物老师应该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这样一来也能够提升学生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这一内容时,需要充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环境污染的视频:人类无度地砍伐树木,继而具有水土流失的情况,大部分稀有小动物都灭绝了;人们将生活垃圾仍在河流中,导致生物灭亡;由于不爱护自然环境,从而导致城市雾霾加剧,对人们身体健康的不利。在视频中这些现象均是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没有过多关注的,通过观看视频,让他们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学习的生物知识,为我国的发展奉献力量。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渗透,还需要对生物作业进行科学合理地布置,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体会生命的意义,将此理念有效落实到生活中去。

5.2 实施多样化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

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发展结果,以课堂教学过程划分成为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等评价形式。诊断性评价就是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对学习的主体进行生态文明意识以及行为等作出综合评价,通过此种评价了解学生现阶段生态文明素养的水平,按照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的目标,确定学生们的最近发展区,并且找出学生们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在之后课堂教学中尊重个体性差异,因材施教。形成性评价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习主体。教学中形成性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价实时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提供一些反馈信息,适时地调整选择的课堂教学重点及难点、内容、方法等计划,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目标顺利进行。总结性评价就是学习一段时间、一个学期的结论性评价,还是对课堂教学效果作出的价值判断,可采用的方法有谈话法、书面试卷测试、创建学生档案记录等。通过以上几种评价方法摸索磨合,使得生态文明教育的工作更好完成目标。

5.3 成立环保社团,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学生社团就是在学生们自愿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群体,还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社团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学校如果想要提升生态文明教育,就需要对学生社团的载体进行重视。与大学社团略有不同,中学社团的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完成,初中生物教师应该组织学生成立环保社团,在尊重其意愿及想法的基础上,组织他们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使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文化建设中。具体来说,首先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譬如每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环保社团需要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即“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植树节在3月12日,则需要开展“我为校园添新绿”的实践活动,此类实践活动还有很多,在开展活动中,初中生物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搜集一些资料,并且指导他们完成实践活动。其次,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开展一些宣传的活动。充分运用手抄报以及黑板报等形式,为初中生宣传一些与生态文明有关的知识,介绍本地一些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

6 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路径较为广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内容,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中,设计完善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生物知识、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生物学习效果、发展初中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教学目标。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结合生态文明的理念,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在学到生物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以人為本,创建生态文明校园——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21(01):77.

[2] 张振峰.打造生态学府,建设水绿书院——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20(10):91.

[3] 岳秉乾.深化生态文明教育,打造绿色人文校园——甘肃省通渭县第三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20(09):81.

[4] 张晓娟.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设计——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311-313.

[5] 吴振华.生态道德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9(03):224-225.

[6] 张杨杨.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构建和谐初中生物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3):23.

[7] 马皎.渗透环保理念,共创生态校园——上海市进才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18(12):111.

[8] 杨志华.为了生态文明的教育——中美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和实践最新动态[J].现代大学教育,2015(01):21-26.

[9] 蔡钦.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点滴思考[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13):59-60.

[10] 余雪梅. 初中生物课堂的多样性教学探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教育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