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22-01-21温蓉

成长 2022年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现状大学生

摘 要:从大学生视角出发,对其高等教育公平感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对西北地区某高校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总的高等教育公平感處于中等水平,起点公平感最高,过程公平感其次,结果公平感最低;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在性别、年级、学业成绩、生源所在地区、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一定个体差异;大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会影响其高等教育公平感。最后就如何提升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高等教育公平感 现状 影响因素

1 问题提出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4.4%,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在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高等教育公平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并由看重高等教育机会和权利公平,延伸至对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公平的关注。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大量探讨、研究和反思,成为教育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涉及教育公平概念及内涵,教育公平影响因素,不同社会群体(少数民族、女性、流动人口子女、残疾儿童等)的教育公平,不同阶段或类型教育的公平研究,教育公平测量方法的研究,教育公平实现途径的研究等多个方面。目前“教育公平”的理解和界定还存在一些争议,总的来看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确保公平的客观事实和保障;二是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感受及判断与评价。所以国内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一类关注高等教育各阶段事实公平,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还有一类研究关注高等教育公平感,也就是个体或群体基于高等教育事实存在的主观感受,进行的价值判断和评价,这种主观评价又具有一定个体差异性。人们更多关注前者,而往往忽略后者。尽管公平感具有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但实际上,公平感也是衡量民众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维度,可以折射出现实公平状况,作为教育公平研究的重要维度和视角,教育公平感理应成为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

在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过程中,大学生对教育公平有最直接的感受和体验,其教育公平感还会以更为直接的方式影响其行为与发展。本研究是从在校大学生的视角,拟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他们的高等教育公平感,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进行研究和分析,考察在校大学生教育公平感现状,并探讨影响大学生教育公平感的家庭因素,尝试从教育公平感维度研究教育公平问题,以期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提供实证研究支持。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公平感的概念进行界定和操作化,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当前大学生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实际体验和评价情况,编制大学生教育公平感问卷作为测量工具。本文认为高等教育公平感是对高等教育权利与机会均等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具体是指高校大学生对高等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感知和判断。问卷包括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量表,该量表主要考察大学生对于高等教育入学、高等教育过程以及高等教育结果等方面的公平性体验及判断,采用李克特5 级记分法,分别对应“很不公平=1”“不公平=2”“一般=3”“公平=4”“非常公平=5”。

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由三个方面构成::(1)教育起点公平感,主要包括受教育权利和入学机会;(2)教育过程公平感,主要包括规则程序、知识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资源配置、弱困帮扶、评奖评优、学校服务、人际交往等;(3)教育结果公平感,主要包括个人成就、就业机会。

2.2 研究样本

选取西北地区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205份,收回1196份,其中有效问卷117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5%。样本构成如下:男生占49.8%,女生占50.2%;一年级占27.6%,二年级占29.3%,三年级占 26.1%,四年级占17.0%;人文社科类54.1%,理工科类占45.9%;汉族占39.3%,少数民族占60.7%;家住农村的占38.7%。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可靠性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四种统计分析方法。

3 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现状

3.1 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总体现状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的总体及各方面的状况,如表1所示,总体公平感的均值为3.71,标准差为0.52,表明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处于中等水平;从各方面看,起点公平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过程公平感处于中等水平,结果公平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从各个变量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看,本研究中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5>0.7,说明数据具有可靠性。

从各个维度考察高等教育公平感发现,大学生高等教育各个维度的公平感不均衡,其中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受教育权利公平感最强,认为平等享受高等教育权利得到保障和体现,而对就业机会的公平感最弱,说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具体来看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各维度分值由高到低为:受教育权利(4.01)>受教育机会(3.89)>社会实践(3.82)>评奖评优(3.78)>科学研究(3.76)>资源配置(3.75)>弱困帮扶(3.72)>个人成就(3.71)>学校服务(3.65)>师生交流(3.63)>规则程序、知识学习(3.60)>就业机会>(3.26)。

3.2 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的个人属性差异

运用方差分析对大学生个人属性与其高等教育公平感的关系进行考察,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级、学业成绩、生源所在地区、人际关系不同,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公平感存在差异,数据见表2。不同性别大学生总的高等教育公平感、教育起点公平感、教育过程公平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高等教育公平感均低于男生。不同年级大学生总的高等教育公平感、教育起点公平感、教育过程公平感和教育结果公平感存在显著差异,高年级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公平感低于低年级大学生。不同学业成绩大学生总的高等教育公平感、教育起点公平感、教育结果公平感存在显著差异,成绩不好的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公平感高于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大学生。生源所在地区不同大学生总的高等教育公平感、教育结果公平感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地区生源学生的高等教育公平感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生源学生。不同人际关系大学生总的高等教育公平感、教育起点公平感、教育过程公平感、教育结果公平感存在显著差异,人际关系不好的大学生的高等教育不公平感要低于人际关系好的大学生。

4 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教育公平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教育政策制定實施,教育资源分布配置,家庭背景以及个人自致因素等。高等教育公平感是基于客观教育公平事实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背景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和显著性,下面主要考察家庭背景对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的影响。家庭背景可以通过家庭经济水平和家庭文化水平体现,家庭经济水平由家庭经济收入表现,家庭文化水平由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类型表现。将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公平感及各个方面进行相关分析,Pearson 相关系数见表3。

我们对家庭背景与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关系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

首先是家庭经济水平对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的影响,家庭收入与总的教育公平感不存在显著相关,但家庭收入与起点公平感存在微弱的显著相关,经济状况好的家庭能够为子女提供较强的经济支持,从而获得更好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教育起点公平感也较强,进入高校之后,在相对公平的校园环境中,学生的自主性及个人努力得到充分发挥,家庭经济状况并没有对过程公平感和结果公平感产生明显影响。

其次是家庭文化水平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的影响,父亲或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均与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教育起点公平感和过程公平感都有影响。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能够对子女教育产生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对子女有更高的教育期望,也更能为子女创造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帮助子女取得好的教育成果,子女的教育公平感也更强。

最后是家庭文化水平中父母职业对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的影响,父亲或母亲的职业都与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父亲或母亲的职业对大学生教育起点公平感和过程公平感也都有影响,父母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相比为一般从业人员、体力劳动者,其子女的教育公平感要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通过对西北地区某高校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

第一,大学生总的高等教育公平感处于中等水平,同时起点公平感、过程公平感、结果公平感及各具体维度不均衡;其中起点公平感最高,其次是过程公平感,而结果公平感最低。

第二,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存在一定个体差异,表现在性别、年级、学业成绩、生源所在地区、个人技能、人际关系上。

第三,大学生的家庭背景会影响其高等教育公平感,尤其是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地位越高,其子女的高等教育公平感越高。

5.2 建议

尽管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因其主观性与个体差异性,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的公平状况,但作为考察和研究教育公平的重要维度,仍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育公平的真实一面。从分析结果看,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待提升,也从侧面反映出高等教育公平的现状。提升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学生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完善教育平等的政策制度,政府层面要研究和掌握教育公平的内涵,依据教育公平的平等性、差异性、补偿性基本原则,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不断调整完善现有的高等教育政策,让更多的人通过现有的制度和政策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实现大多数人的教育公平;促进大学生就业,从政策层面消除大学生就业歧视,为大学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2.建立教育公平的学校管理机制,学校层面要努力营造公平的校园环境,建立正义的学校教育和管理制度,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教师及学校工作人员的公平意识和自我职业素养,树立“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教育理念,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利,确保学生得到公平对待。

3.发挥家庭教育的正面影响,家庭层面,父母要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自身践行为子女树立好的榜样;通过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培养子女的平等、正义、公平意识;关注子女的校园生活学习状况。

4.培养大学生自身的公平认知能力,大学生自身要控制和克服认知偏差,处理好自我情绪,培养和形成公平意识,自觉提升公平认知能力和综合素养。

总之,从大学生视角,研究和探讨高等教育公平感及影响因素,折射和揭示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对提升大学生教育公平感,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发现,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的形成过程和机制,以及主观高等教育公平感与客观高等教育公平事实的契合程度还需要在以后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并形成相应的理论解释。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北民族大学2019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31920190136)。

参考文献:

[1] 刘裕,贾志永.高校内部的教育公平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8):41-45.

[2] 周春梅. 家庭资本、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感——基于福建省六所高等院校的实证调查[J].集美大学学报,2013(03):54-59.

[3] 张萌. 学校内部公平状况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两校学生教育公平感调查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20,(02):42-48.

作者简介:

温蓉:(1978—),女,湖北钟祥人,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高级实验师,社会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现状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