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2022-01-17胡高峰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初中数学

胡高峰

摘要:创新是我国发展的内驱力之一,亦是当今社会需求人才的重要素养之一。数学学科抽象而复杂,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应用数学的必备品质。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予以概述,并进一步阐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意义及方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新课改”力度,在知识教育以外越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创新”二字集中表现为个体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及能力,其亦是学生务必具备的素养之一。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在公式推导、综合运算、图形转变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故教师应端正自身态度,有所针对的培养学生相关思维及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数学作为一门兼具抽象性及工具性特征的基础学科,在学生求学生涯乃至未来工作中都将起到重要作用。现今社会对单纯的知识型人才需求略有下降,各行各业对综合能力过硬的人才更为青睐。在这一社会现状下,数学教学需在知识教育外对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有所培养。

所谓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即运用新角度、新方式解决固有问题的思考方式及实践能力。数学学科考察学生公式运算、空间联想、方程列式、概率统计等诸多能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其都存有正面效应。但现今我国“应试”教育影响依然深远,教师“一言堂”教学现状未得到全面消除,学生缺乏质疑权威、自我表达的勇气和机会。加之年长教师缺乏新式教学设备使用经验,故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依然任重道远。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意义

初中数学脱胎于小学数学知识,亦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其享有承前启后的地位。然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本就繁杂,因式、分式、方程式、函数等概念在此第一次与学生相遇,这类知识学习对学生理解力、变通能力要求严格,从中可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恰是青春起始期,繁重的课业压力及身心发育情况对学生日常学习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便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网络,从根源掌握对应知识点内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亦有利于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完美融合,实现“学有所用”、“用有所想”的培养目标。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方式

1.准确把握学生兴趣,指导学生拓展思维

通常来讲人们愿意倾向自身感兴趣的事物,从中可见兴趣既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对数学学科抱有浓厚兴趣,便能保持较为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愉悦的心情亦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据此教师教学应从学生兴趣点入手,根据学生视角安排教学内容。

以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为例,平面直角坐标系常使用于在地理位置表达中,像是电影购票的座位选择亦或根据公园示意图确定所处位置等都运用到这一知识点,此外平面直角坐标系亦为学生未来学习函数图打下基础。教师可借助教学屏幕展示所在学校平面图,并在此之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坐标位置表示教学楼、食堂、实验室等不同建筑的具体位置。教师亦可随机邀请几位学生共同游戏,一个学生说坐标点另一个学生标坐标点,以互动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记忆。结束课堂教学后,教师可布置“绘制学生所在小区平面图”这类作业,将学生熟识且感兴趣的内容转化为作业,能有效减轻学生抵触情绪。

2.更新数学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手段

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多采用“题海”战术加深学生知识记忆及运用能力,忽视其对学生身心造成的负担及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培养。诚然初中数学知识点繁多、课时紧张,但教师仍需学习更多新兴教学知识及教学手段,在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的前提下开展授课。

以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为例,所谓二元一次方程即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皆为1的整式方程,这是学生需掌握的新兴解题方式。学生在小学阶段便学习过“鸡兔同笼”问题,教师便可将其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的题干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列式而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适用范围及未知数设立标准,便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从中可见,创新教学理念不单局限于知识教育,而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解题方式,借助量少而质优的课后作业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尽可能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就具体的教学手段而言,除过多媒体设备使用,像是小组教学、知识竞赛等亦是可行举措。

3.营造特定教学情境,生动教材文本内容

营造特定教学情境是为了拉近学生与新知识间的距离,这与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作用相近。并非所有教材知识点都适用于教学情境中,且教学情境需耗费教师更多的精力及时间做准备,在课时安排紧张的日常教学中无法做到课课皆用。另一方面,创设教学情境也需教师对教材文本及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有深入了解。

以七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一课为例,统计及概率是初中数学教學中又一重要知识点,亦是学生日常生活使用频率极高的知识点。教师可将教学情境设定为校运动会,交由学生统计全班、全年级乃至全校喜好长跑、跳远、跳高等各项运动的具体人数,让学生深入理解抽样调查的意义。

4.划分小组合作教学,互评互助共同成长

小组讨论教学指教师依据学生学习情况予以分组,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发表各自意见,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小组讨论教学亦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并给予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的机会。

以七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一课为例,数据直观统计仰仗直方图这一形式,而直方图数值划分学生间存在不同表达。教师可先交由学生讨论,总结差异存在的原因,再交由教师予以总结,如此一来对学生理解力、评判力都有较大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其求学至关重要,这一思维及能力亦将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发挥功效。然而教师观念转变及能力提升需要一定过程,亦需校方及家长的多方配合。作为教师,应主动提升自身创新思维及能力,为课堂教学注入创新色彩。

参考文献

[1]袁健.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8):54-55.

[2]张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7):18-19.

[3]蔡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家长,2021(26):24-25.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