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

2022-01-17李超岳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

李超岳

摘要:计算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参与计算机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学生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累积,才能找出问题,收获经验教训,提升计算机水平。可以说,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非常符合中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也符合计算机课程知识的学习特点。基于此,本文章对中职计算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需要紧跟社会行业的变革,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增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强调学生培养的实践性,确保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同步提升。

一、理实一体化概念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教学手段,顾名思义,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重点提高实践教学的占比,突出课内项目实践以及课外实习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提升设计能力,对接毕业后从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近年来,职业院校推行“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培养模式体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通过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让学生提升专业实力和就业竞争力,做到双证或多证毕业,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

二、中职计算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策略

(一)进行分组教学,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计算机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让每一个组内的学生在一起充分讨论,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原来团队的作用如此重要,了解到1+1的效果是大于2的,既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每个课题中,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举例来说,在实际上课时,教师可以把每六个人划分成一个小组,并且把课题任务布置给每个小组长,由小组长带领大家进行讨论,共同合作之后得出一个最终答案,并且让每组派一个人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之后再让学生之间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选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观点,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计算机思维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組织学生去探讨问题,或者是分享自己在学习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些趣事,帮助一些对信息技术兴致不高或者是不爱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

(二)利用项目任务教学法,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按照分值占比来看,在学业水平考试中主要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Word图文编辑、Excel数据处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的办公软件应用、Python语言设计编程的知识为重点考查内容,但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这些枯燥乏味且稍有难度的基础知识时很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必须围绕着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重新梳理教学方案和教学框架,组织学生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有效调动学生自觉投入到项目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Word文档排版相关知识时,可以严格按照学业水平考试中要求的利用Word软件进行图文编辑,来组织学生自由设计个人简历、贺卡等生活中较为实用的任务项目。又如,组织学生完成枯燥的表格编辑时,教师同样可以根据学业水平考试中提出的Excel数据处理的要求,完成班级生活费统计等趣味的会计小游戏,使学生在生动热烈的教学氛围下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利用项目任务教学法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有助于整体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三)重视实践环节,突出职业教育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需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所以教师应在各类实践活动中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品格的塑造,帮助其成长为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那么,在具体的授课中,教师应基于学情的分析来优化实践教学,借助分层教学的方式满足中职生的不同需求。例如,在《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将课程划分为三项,一是理论知识,二是操作能力,三是综合应用。针对不同部分的教学,教师又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薄弱层,二是能力均衡层,三是能力突破层,让教学方案与学生的需求相契合。基于实践环节与理论内容的联系和各自的特点,教师以职业教育的目标为方向,不仅帮助学生分析计算机的理论内容,还应在多元引导下让学生应用理论知识,使之在深入思考中完成整理与归纳,对知识做到合理与高效地利用。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在自由的方式下表达自身的想法,在思维的碰撞下获得新的思路,从而借助新旧知识的结合来完成知识的探索并解决所遇的问题,逐渐缩短各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使整体的学习质量不断提升。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中职学院的学生大多数不具备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因此,教师不仅要帮助他们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还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职业道德的培养。学习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变的,教师要付出一些心思,慢慢引导学生改变对学习的看法和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性、求知性,在日常学习中可以主动地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记于心记于脑。学生自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都会突飞猛进,学习成绩也会比教师教学的成果要好。

结束语

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培养要综合评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综合考量计算机行业的变化。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职院校可以优化课堂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完善课堂教学设计,为学生的成长以及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丽梅.“理实一体化”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研究与设计[J].数码世界,2020(10):113-114.

[2]程勇.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家庭科技,2020(09):43-45.

[3]郭利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02):125-126.

猜你喜欢

计算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探讨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