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中国风下的初中函数教学与研究

2022-01-17陈剑锋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双减教学改革初中数学

陈剑锋

摘要: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我国最新提出了双减政策,这对于我国教育行业来说是一次重大的革新。双减政策的提出,要求教育行业不仅要实现基本的教育目标,保障教育质量,同时也应寻求积极的改善措施,减轻学生的压力,打造高效率的学习课堂。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双减中国风下初中函数教学改革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关键词: 双减;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双减”政策内涵

双减政策主要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这不仅包括学生的作业量,同时也包括学生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过于繁重的课下作业,会给学生较大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实施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要合理布置作业,同时教师不能要求家长完成批改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任务。其次,双减政策中还包含减轻学生的课外培训方面的压力。目前我国教育阶段存在着很多课外辅导班等补课现象,这些校外培训机构大多利用学生的放假时间以及休息时间,这严重的挤压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增强了学生的课外压力。

二、当前初中函数教学现状

(一)对函数概念认识模糊

函数的学习对于学生抽象思维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还存在着欠缺,对于函数的概念掌握不太理想,这就导致学生在做题时,不能够清晰准确的理解题目,容易出现错误率较高的问题。除了函数的学习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要求较高以外,部分教师在上课时并没有重视到函数概念的重要性,因此过多的强调通过题海战术来练习,这就导致学生在做题时对概念的掌握很模糊,对题目的理解也不透彻。

(二)数形结合思想欠缺

函数与其他知识点不同,这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要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接触函数这一部分的内容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了解大多停留在“数”和“形”相互独立的阶段,因此在学习函数这一要求将数形结合的内容时,学生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函数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要将数形这两種形式结合起来,其实这就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融合转换,对于部分初中学生而言,确实难度较高。

三、双减中国风下的初中函数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初次接触到函数相关知识时会觉得这部分内容晦涩难懂,十分抽象,很多学生会出现畏难心理。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双减政策下初中函数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对于函数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首先,教师自己要调整教学心态和理念,函数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相对难度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耐心细心的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对于部分掌握较差或基础相对落后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成立学习小组的方式,充分发挥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带动作用,这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更好的发挥同伴之间互助的作用。教师通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课堂中的乐趣,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函数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相对密切,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充分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情景,这不仅能够增强数学课堂的实用性,同时学生在所熟悉的背景下学习,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对函数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对于函数的学习来说,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导和培养工作。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举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数形结合的有关概念和实现形式。例如,最基本的数值和数轴的关系,数轴上不同的点和不同的数值一一对应,其实就是函数的最基本概念。而在学习越来越深入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如何将函数在坐标系上表示出来,将函数和坐标系上的图像一一对应就是常说的数形结合思想。例如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而二次函数的图像则是一条抛物线,这种不同的函数所对应的不同图像,通常是考试时的重要考点,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首先结合的思想时,要重视教会学生如何自己根据函数要求画出正确的图像,这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函数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重视概念的学习和理解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双减政策下,提高初中函数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要求教师要重视概念的讲解和学习环节。初中阶段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函数这一概念,因此在学习这一新的知识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充分介绍函数的本质及其内涵,让学生了解到函数中包括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能够有效的为后续的学习减轻障碍。在学习函数这一概念之前,学生接触到的数学知识大多是静态的数学问题,然而,函数中要求学生关注到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这就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首先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函数的概念和内涵,以及两个变量之间的特殊关系,即单值对应关系。

(四)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在函数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函数的概念,加强学生对于函数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身边的事例的同时,了解并学习函数的本质和相关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增强数学课堂的实用性和与生活的联系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同时,在学习函数的有关知识和概念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和之前所学的内容相联系,在正确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同时和之前学习的内容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学习函数的本质和概念。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提出,要求教师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然而,目前我国初中函数教学课堂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通过寻求有效的措施,改善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函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晓军. 初中函数教学中图像表征的实效研究 [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2012

[2] 崔福永.试分析初中数学中函数教学的困境和突破[J].考试周刊,2016(67):53

猜你喜欢

双减教学改革初中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