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护理教育立德树人教学改革初探

2022-01-17闫涛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学改革

闫涛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需以德为先,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课堂教育更是教育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主路径,通过课程融入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中职生学生在校内完成专业学习和深造后多会投身社会实践,以自身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发展自我。而品德则是其中的标尺和指南针。只有以德为先,才有可能让所学的专业知识学有所用,用在正途,既不为眼前短暂利益迷惑,也不畏挑战与困难。因此,树人必先立德,立德必为树人。同时,中职生学生在心智发育上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感已基本成型。此时更需要强根固本,进一步引导中职生学生进行品德塑造,根植家国情怀与思政理念。中职生学生花在专业课学习上的时间较多,专业课程在中职生课程中占比较大,专业课教师在中职生学生中示范影响力较强。由此,通过课程思政推进中职生人才培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必要性。

关键词:医学护理教育;立德树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医学专业具有强大的实用性,临床技能培训阶段是学生臨床能力培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医患关系不断变得紧张,以患者作为医疗实践教学的方式违背了医学伦理,同时,医疗实践教学面对现阶段下的医疗事业大环境,开展难度较高。我国的医疗教育事业当中,临床技能培训一直以来都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逐渐进入中职生视野,为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疗人才,将“课程思政”内容与模拟医学专业教育相融合,提炼模拟医学教育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整体规划医学专业教育,探索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一、改变传统课堂授课形式

在课堂授课形式上,应该根据医学教育本身的特点,改变课堂授课形式,通过结合课程思政内容,积极地采用更多的新型教学方法。

例如以问题作为主要课程内容载体的问题是教学法,或是具有实际参考意义的病例分析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辩论,模拟情境等方式,首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逐渐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在渗透课程思政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将近年来出现在医疗领域的热点事件作为切入点,分析其中有关医疗人员思想政治问题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带来意识培养,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案例既可以包括积极地内容,也可以找一些存在消极意义的内容,让学生讨论在该案例当中医护工作者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工作当中可以进行完善的内容,对于案例,还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以报告的形式做经验总结,创造学生对现如今医学事业整体环境的了解和批判环境,使学生引以为戒,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的对自身能力和意识进行补全。或者设置专项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涵盖社团与就业、见义勇为、环境保护、社会公德等多项内容,符合当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贴近生活。通过校园情景剧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创新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提升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进行有机融合

基础医学的很多课程都体现着对生命的尊重意识、对科学的追求精神、对医学的奉献精神和对病人的关怀精神等,职教中心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遴选一批专业课程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建立全过程、多维度、融入式的课程思政体系,期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例如:每年新学期上解剖课之前,人体解剖学系开设主题为“尊重生命美善相循”的公开课,组织学生参加纪念无偿遗体捐献的感恩和悼念活动。免疫学系的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重点,阐述我国是如何进行新冠疫苗、新冠免疫学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和研制,在这场全球新冠疫情斗争中展现出超强的国力和优势,从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医药部结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抗疟药物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重大成就,激励学生强烈的科研热情和爱国热情。实验动物学课堂开展动物伦理、动物美学教育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动物和医学伦理意识。此外,该校还通过建设医学史、医学伦理学、温暖的医学等人文教育主干课程和辅助课程体系,将医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融合,塑造医学生医者仁心的素养和能力[7]。这些举措将专业课程蕴含的医德精神升华为学生的内在素质。专业部还举办“国粹点亮医学人文,抗疫砥砺深大医心”的系列活动,塑造有温度、肯担当、讲情怀的医学人才,践行“慈心仁术”的“深医精神”。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业部以此为契机,开展“学党史、强信念、担使命”党史知识竞赛,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习党的历史,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明确医学生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践行初心使命。

三、优选临床案例,巧设课堂情景,构建三阶递进式教学模式

按照基层医疗工作岗位任务要求,遴选了糖尿病、高血压、缺氧等相关临床案例,构建“三三递进式”三阶教学模式,使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结合起来,使基础知识融合、内化、活化,兼之医德教育和岗位责任教育。体现了现代教学递进式提升的教学理念:基础-强化-综合。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适时适才地融入各个教学阶段。针对基层医疗工作岗位需求,整合出高血压、糖尿病、缺氧等相关拓展模块,重组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建立基层医疗工作思路。用生理学知识解释基层常见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挖掘疾病诊疗和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基层医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更加贴近岗位需求。

例如,糖尿病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讲授过程中以糖尿病的表现、预防、社区管理为基础,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每个过程都融入基层医务工作者应该具备精湛医术、医者仁心、关爱患者的育人要素。整合的缺氧知识模块讲授,肺换气过程出现问题引发缺氧,引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介绍新冠肺炎爆发后,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和感人事迹,让学生明白自己将来岗位的工作职责,理解“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结束语

模拟医学护理教育是未来医学教育领域的发展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主体应该重视起对课程思政的融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仅仅需要获得强大的专业素养基础,还应该针对近几年来,医护工作者在思想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引导和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更加迎合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为我国未来的医疗事业提供一批不仅具有高专业素养还具有强大的职业修养的高品质医疗人才。

参考文献

[1]宋鹏.立德树人视域下医学护理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1):75-76.

[2]白云,田醒东,薛凤枝.医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研究——以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19(12):45+44.

[3]管琪琪.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路径及其机制问题[J].文教资料,2018(03):121-122+129.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教学改革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