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2022-01-10耿洁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小学数学

耿洁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学学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本文就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学生构建计算思维,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本文结合计算思维能力,探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优化和改革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思维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计算能力作为学生的基础思维能力和基础技能,对于学生掌握良好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一、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目的和意义

在长期以来的教育教学中,计算思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其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并且从计算机科学领域逐渐延伸到其他各学科领域。计算思维不只适用于数学初学阶段,还能满足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已逐渐渗透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应用当中。为了能够有效落实计算思维培养,众多学者从计算的内涵、价值、策略、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计算思维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思维方式,学生计算思维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因此,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重视起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基于计算思维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还能实现学生知识的扩展,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一)围绕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设计数学教学目标

将计算思维能力有效地融入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明确构建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初期阶段,将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当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需要深入的了解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概念,并且将计算思维能力与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等相互结合。在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的过程中,将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渐的融入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以及目标之中。例如,学生在学习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在绘制基础图形的前提下,尝试绘制难度较高的抽象性图形。在教学中逐渐的提高学生的抽象计算思维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新课程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寻找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是教学中的关键,让学生逐渐的掌握寻找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构建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依据。例如,学生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相关知识时,数学教师导入生活当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探究学校花圃要制作围栏,需要多少米的栅栏?师傅要用胶带将一款纸筒捆住,怎样做才最省?教師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逐渐抽象成为长方形周长计算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地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将生活当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知识,从而探讨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有效对策。

(三)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算法思维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构建算法思维,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案。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是需要学生所掌握的一系列知识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的。例如,学生学习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最初始让学生运用单位正方形拼接的方式,数一数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在此过程中动手动脑,通过摆和数,得出长方形的面积。之后数学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长方形长宽与其面积之间的联系,最后让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学生掌握新的面积计算公式,就需要将其与学生之前所熟悉的知识相互联系,最终在探讨过程中,让学生寻找到一般规律,得出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算法思维,并绘制思维导图。首先,引导学生联系已经熟悉的单位面积。其次,将所学习的面积计算转化为学生所熟知的计算方式。再者,求解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最后,引导学生掌握一般规律总结并得出结论。

(四)在课堂结尾阶段,培养学生的归纳和反思能力

在每一次的新课程收尾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从中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这也是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回故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思维可视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学生在梳理和归纳的过程中逐渐懂得如何反思和归纳。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得到提升。例如,学生在学习长方形绘制相关知识之后,首先让学生回顾长方形绘制的学习工具,长方形绘制过程中所需要重视的几个步骤,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总结和归纳,使学生具备归纳和反思的能力。

(五)习题巩固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课后作业是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完成作业习惯的有效途径。首先,需要让学生懂得在完成作业之前整理当天所学的难点,并将容易出错的地方记录下来。其次,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用图视化的形式理解,掌握清晰的问题解决思路。

结语: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课程改革,设计与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相关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永华.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12):1.

[2]董清香.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J].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2014, 000(012):12-12.

[3]张占玲.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C]// 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2019.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小学数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