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模式搭建

2022-01-10蓝文波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智慧课堂小学数学

蓝文波

摘要:智慧课堂是信息化教育最新的创新成果,对于课堂氛围的改善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都有积极作用。小学数学教学本身一次抽象化思维的培养过程,对于学生来说,相比知识掌握,思维形成更加困难,教师需要寻找理想教学途径,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其中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作为教学创新模式。小学数学课堂在智慧课堂教学中,可以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分别开展教学设计,通过融入智能技术,增强交互和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能力,强化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智慧课堂;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进行信息技术应用探索和实践,通过与科技公司进行联动合作,开发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工具,为实现教学层面的硬件升级提供必要服务。但从过去一段时间的信息技术进课堂实用效果来看,大部分课堂信息化流于形式,没能将技术优势体现出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彼此融合最为紧密的一种教學创新形式,通过多媒体、信息网络以及强交互性来实现技术与学生服务之间的整合。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模式升级来说,智慧课堂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智慧课堂建设

(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智慧课堂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下所形成的一种课堂教学机制,通过智能技术手段来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教学中教师更多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完善,学生能够通过智能终端实现教学信息的获取,与教师及时进行沟通协作,参与学习实践。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几方面的优势。首先是数据精准,大部分内容数据来源于数据系统,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其次是内容丰富,智慧课堂除了图片语音等常规信息资源外,还包含有微课、慕课等新形式教学载体,课堂还可基于大数据进行学情分析,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取到各种类型的优势资源;其三是交流互动简单,相比于传统课堂,智慧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通过智能网络平台实现即时互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后是反馈及时。教师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来进行过程评价,实现评价动态性。针对学生学习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实现学生成长过程的全面覆盖。

(二)智慧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是基础性知识学科,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并开始形成数学思维。传统数学教学更多以知识教学为主,将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被长时间忽略,对于学生核心素养极为不利。同时小学阶段学生多动爱玩,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干扰,上课的专注度一般,在学习中无法长时间处于专心状态。基于两个方面的要求,小学数学需要尝试进行智慧课堂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将各类职能设备代入到课堂当中,增强数学信息与学生思维之间的直接性关联,使学生能够进入到数学学习的场景当中。同时多彩绚丽的数学内容展示,能够实时提供给学生视听层面的刺激,令学生长时间保持关注,避免专注度不够所导致的兴趣不强问题。对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来说,智慧课堂应用其中意义重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的创建与完善

(一)智能化的课前学情分析

智慧课堂在数学教学中,凭借大数据技术和实时数据获取手段,来实现对于学生的观察。通过引入智慧课堂教学手段,教师能够实现在课前基于此前课堂教学情况和接下来教学内容的综合分析,来判定学生学情,更加精准地把控数学教学可能面临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认为,智慧课堂的课前应用主要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方面,其中教师活动中,教师需要以学情分析为前导,利用学情分析来引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包含认知原点、学习习惯和基础技能,对当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进行框定。从学生学情出发,教师对当前教材教学内容进行解析,主要观察教材的基本特点,教材内容当中所涉及到的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接受情况,根据数据分析,对学生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解析。学生同步进行学前的预习准备,教师会根据自己的学情判断,通过云平台向学生推送一个自主学习资源包,资源包内包含大量形象化 的预习资源,自学清单和自测练习,学生在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上,对自测练习题目进行测验,教师对学生测验结果进行观察,精准定位学生可能面临的问题,做好教学准备。

(二)多维交互的课中教学方式

多维交互是智慧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及时高效的交互沟通,教师能够掌握课堂教学节奏,实现对于学生思维的引领。学生在教师的提问当中不断进行问题思考,得出思维和认知结论。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当中,教师认识到学生可能面临的思维难点集中在对图形的观察和分析想象之上,学生可能难以形成对于几何图形的认知概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时交互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图形认知,利用图形之间的相互变换,来增强学生对于图形特征的理解。学生可以在互动中利用互动替班,通过平行四边形的裁剪、拉伸,将其变化成为长方形。学生通过屏幕的操作,能够直观地认识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图形思维。

(三)注重课后完善实现个性化辅导

课后阶段,智慧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错题集、录屏等方式,帮助学生对课堂当中学习疏漏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巩固提高。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登录智慧平台终端,来获取课堂教学中的课后反馈数据,同时对自己在学习中没有重视的环节,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对于仍然无法攻克的南体,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求助、同学沟通讨论等方式,来进行交流分析,通过自由选择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来达到巩固知识、消化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庄无琼.“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21(84):88-90.

[2]王亚兰.智慧课堂助力低段建模素养培养的探索——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20):78-79.

[3]袁芬年.“互联网+”时代构建智慧型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读写算,2021(26):7-8.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智慧课堂小学数学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