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挖掘、渗透

2022-01-08孔永平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孔永平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体系的完善是体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的有力体现,教师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体育运动中进行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的身体健康,并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体育道德,在体育运动中灌输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化纪律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小学体育课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对于一个想在当前和未来的教育中取得真正显著成就的学生来说,健康和坚强的意志以及良好的德育品质是必不可少的。完成道德教育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通过体育锻炼,学生们在身体上会变得更加强壮,身心建设也越来越完善,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小学通常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是一些技能性课程,如田径运动、足球、篮球等,这表明体育教学内容明显不足,即体育教师没有将德育观念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体育只要求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德育必须是校长或思想品德教师的教育内容。体育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相互伴随的,也是相互促进的。即使一些小学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如果不考虑方法,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必须不断渗透道德教育,同时还要进行体能训练,而不是像往常那样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灌输。让学生感到厌烦的是枯燥的教学方式,是无法达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初衷。同时,学校对体育课堂德育的监督不够严格。体育教学中是否渗透德育,尚无具体、系统的监控方法。将德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原因是,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只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学生的体育学习,而不重视德育;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教师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影响了道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渗透。

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是用来向学生灌输体育锻炼的技巧,如何让学生跑得更快,跳到更高的高度,这是体育教学的表面要求,而不在乎学生的德育,教师不把体育德育与头肢发育相结合,导致体育运动缺乏德育,在学校里取得较高成绩的学生通常会受到更多的关注,这使得学生的课本知识了解较多,而体育教育本身意义却理解不足。

二、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导、挖掘、渗透德育教育

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体育课是开放式的集体课程,学生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学习,要学会与人和睦相处,通过结合和协调获得学习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形成一个新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学生可以认识他们的体育项目伙伴,而随着体育活动的不断开展,他们的集体融合感和适应性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发展,在愉快合作的气氛中形成集体荣誉感。

(一)教师要发挥好榜样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向导。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在小学生心中的地位很高。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会给学生带来许多微妙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外表和语言行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好的和坏的语言习惯和自我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融入体育活动的效果与体育教师的言行密切相关。体育教师不仅要采取严肃的态度,还要展示体育的健康和活力,通过自身的行为和气质感染学生。

(二)引导学生共同面对困难、解決困难

小学生是不太懂得生活困难的。对老师来说,结合具体情况,提前向学生灌输一些生活的困苦,在发展上取得更大的突破,才能有更美好的人生。教师对学生不能太过关爱,否则学生是无法承受生活中的任何风浪,要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明白,一个人不能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要做该做的事,这样学生们才可以取得真正的进步,否则他们自己就会成为温室里毫无防御能力的花朵。例如,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长时间的跑步时,可能很多学生有抵触情绪,而教师则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必须承担起责任和任务,如果不能承受沉重的负担,就注定不能取得进步和成长。这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奋斗和勇气,使他们每一个学生真正坚强起来,克服一切胆怯和焦虑,承担起赋予他们的一切责任,掌握自己的命运,向前迈出一大步,取得突破,意识到克服困难是实现进步和增长的第一步,只有克服困难才能从整体上取得发展。不要放弃,不要抱怨,不要逃避,最终可以到达终点。生活也是如此。

(三)在体育教学中合作与竞争并存

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体育不是一项独立的体育运动。许多运动需要竞争和合作。对于当代小学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孩子。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没有我们,他们只有自我。”他们更不了解合作。体育教师需要表达合作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发挥很大作用,让学生了解队友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也需要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树立合作的态度。例如,体育接力跑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从而体现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精神。

(四)针对小学的教学特点,推行适当的健康推广活动

小学德育教材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明确了体育运动的目标和具体任务,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体育运动,形成良好的运动思维,为学生提供科学锻炼的方法和原则。体育教师在掌握科学和训练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各种条件下敢于运动,来提高自己适应和养成良好习惯的能力。体育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可以列举一些坚韧不拔的运动员的故事,让学生们学到这些优秀品质。

实践课程十分重视学生对体育技术的学习。不同的运动技术具有不同的运动特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影响因素,并系统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例如,在教学生跳或体操相关学科时,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要让他们鼓起勇气,当他们学习排球时,老师必须在一次练习中感受团结的力量,了解什么是团队完美;在涉及长时间跑步的课堂上,教师还必须让学生了解耐心和耐力的重要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不仅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不断更新和优化体育教学观念的需要。教师要理清思路,提高认识,正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发现并提出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解决办法,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综合素质水平,成为全面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曾硕斐.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

[2]黄硝.引导、挖掘、渗透——再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

[3]施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