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2022-01-05杨丽春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空间观念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杨丽春

摘要: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比較难的教学内容,因为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正好与学生的阶段性身心特征相悖,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对内容比较难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一定要更加用心,要多探索多实践,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选择更好更合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不断提高空间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感知空间观念

知识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几何内容,更是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抽象化表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掌握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学习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深度挖掘教材与现实生活中事物的本质联系,将生活中的事物发展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生活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用自身熟知的经验去感知数学问题,使经验与知识在头脑中有效结合,从而感知空间观念,构建知识形体表象。例如,在教学《四边形》时,教师可将学生带出教室,走进校园,让学生亲自去外面看一看。学生认真观察周边事物,发现了很多四边形实物:操场上长方形的足球场、校园中绿色的长方形甬道以及铺设甬道所用的长方形地砖、教学楼上的窗户和门、大门口平行四边形的伸缩性推拉门等,观察中学生就会对不同的四边形产生感性认知。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出所观察物体的形状特点,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物体的表象,在大脑中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之后,在理论学习中,教师可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将不同的图形拼接成四边形,深化学生的认知。整个过程中,学生一直保持极高的热情参与观察和学习活动,亲自经历了数学模型的抽象构建过程,并从中找出很多与图形相关的信息,感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培养空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坐不住,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这些特点都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长时间地讲解知识点,这样教学效果不理想,还会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动手操作的小活动,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调剂课堂气氛的方法。既不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太过于枯燥,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涉及空间能力的相关内容的学习时,动手活动更是必不可少。空间能力的教学内容都比较抽象,只凭教师讲解,学生是非常难理解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相关的学习内容,课堂教学中加入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是非常必要的。例如 :教师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一画,裁一裁,拼一拼,亲自上手制作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这样的动手活动,可以让学生学到非常多的东西。比如明确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体的所有棱长都是一样长的,长方体的相对的面都是等大的等等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如果是教师直接讲,那么学生也有可能会记住,但是学生的脑海中却很难形成相关的立体影像,也就是说这些内容是零散的,不成形的。而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脑海中逐渐形成立体图形的过程。学生可以独立制作一个正方体,或者长方体,就意味着学生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具体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立体图形。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可以形成更深刻的认知,从而在脑海中构建更加具体的立体图形。这对于学生培养空间能力,解决相关的具体问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要清楚,学生仅仅通过看来培养空间观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立体几何的搭建过程,才会对几何体产生深刻的认识。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拓展学生的空间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在学校教学中已经广泛,不管是电子白板还是投影仪,或者是希沃白板,现在都已经是常见的教学设备。这些多媒体设备的好处就是可以更好地展示一些教师无法言传,以前学生只能靠意会来学习的一些内容。在学生学习方位或者几何图形的时候,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就会非常明显,因为多媒体设备,可以非常直观地表现出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甚至还可以通过一些视频,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展示这些内容。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空间能力培养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充分地使用多媒体设备,在网络上搜集更加丰富的资源,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教学。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什么是棱,什么是面,什么是顶点这些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教学,如果是投影或者是媒体播放器,那么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相关的视频,在视频中将一个长方体不断地进行拆分,拆分出来的每一部分都标清楚是什么,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长方体的各个部分,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棱,几个顶角,还可以看到哪几个棱是相等的,哪几个面是相等的。这种直观的视觉冲击更容易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这些内容。如果是希沃白板或者电子白板,教师甚至可以在屏幕上直接构建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然后一点一点进行拆分,比如取出一个棱,然后告诉同学们这是一个棱,然后把所有的棱都拆出来,让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棱,哪些棱是相等的。拆完了还可以再拼回去。在拆开然后拼回去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构成,脑海中自然就会形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立体图形,而且还是可拆分,可合并的立体图形。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空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还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空间观念具体是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学生具有较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就可以更好地处理一些图文并重的题目,这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做题正确率,也能推动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文艺.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J].新课程,2020,(31):210.

[2]徐静.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途径[J].小学教学参考,2020,(23):83-84.

猜你喜欢

空间观念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