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体验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2022-01-05周俏俏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欣赏教学情感体验小学音乐

周俏俏

摘要:情感体验是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它是人主观产生的一种体验,情感体验的过程很复杂,是一种主观感受与身体反应二者相结合的感受。同样的音乐给不同的学生欣赏,也许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一直以来,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带着学生欣赏音乐,未能深入挖掘音乐所表现的内在情感。即使有,也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感知转化成语言直白地告诉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所以在小学特别是低段的音乐欣赏课中,很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欣赏课,该怎样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为了打破这一现状,音乐情感体验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情感唤醒学生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并通过“六动感官”表现出来(即动眼、动脑、动心、动耳、动手、动口),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求。笔者也是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为优化情感体验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情感体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情感体验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乐情感体验是学生在音乐课堂实践中通过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来表达和抒发自身的情感。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训练学生对音乐感知的过程,让学生通过音乐把自己情感与音乐的情感相交融,使之产生共鸣。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爱,体验快乐,体验生活。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情感容易受外界因素所影响,教师更要积极地引导,身体力行地感染学生。最重要的是情感体验是可以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慢慢培养的,情感体验与音乐是分不开的,情感体验的目的就是当学生遇到逆境时,会选择积极、阳光、向上的歌曲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当学生处于集体活动时,会从优秀的作品中感悟其音乐的美,对日常网络、影视作品中的音乐能够做出正确的评价。可见,情感体验是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忽视了情感体验,音乐欣赏教学就失去了意义。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以自身为主体,说得多,动得少。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段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他们显然是不感兴趣的。目前,在欣赏课上,很多教师自己体会到音乐就以为学生也体会到了,并没有把自己对音乐的感知转化成实践的动力,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中,并在实践中获得感知。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策略

(一)创设情境,以情促学

面对欣赏课大多是枯燥无味的,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呢?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在创设情境过程中,要利用信息化,动、升、画相结合,让学生达到“以情促学”的目的。在《月儿弯弯》文中有一首教唱歌曲《闪烁的小星》,这首曲子其实不用教,学生已经会唱了,那如何让学生表现出歌曲的情绪,这就要教师的引导了。有位教师是这样做的,通过多媒体展示夜空的意境。让学生先感受夜空的美。接着问学生:“我们能不能把教室也布置成夜空的样子呢?”学生的积极性就起来了,答道:关灯,把窗帘拉上,在窗帘上贴上星星和月亮。于是,教师和学生就一起跟着音乐边布置边跟着音乐律动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夜空的美。

(二)真情范唱,以感促生

動情范唱欣赏曲的主题也是很重要的。教师的真情范唱主题旋律可以很好地表达教师自己对主题音乐的理解,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及风格特点。例如,在教《摇篮曲》时,教师用轻柔的声音跟学生说:“天色已晚,宝宝们伴着妈妈的歌声慢慢进入梦乡”,接着让学生扮演“宝宝”,趴在桌面上模仿宝宝睡觉的样子,边唱边走到学生当中去,时而轻轻拍抚,时而轻轻摸摸头,让学生感受其主题音乐的意境。

(三)学会倾听,以情感人

音乐可以让人更好地抒发情感、表达情感。当你想更好地理解一个作品时,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倾听。欣赏音乐就要反复地听、有目的有分析地听,借助倾听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教师在其中充当引导者,引导学生借助音乐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让他们在欣赏中获得美的愉悦。在上欣赏课前,教师要非常熟悉教材、根据教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种创设手段,让学生在音乐中产生共鸣,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例如,笔者在教《爱星满天》这首作品时,导入部分让学生一起演唱《感恩的心》,营造一种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聆听全曲,引出爱的传递和延伸,通过段落、乐句的划分,体会乐曲的情绪,提问学生:聆听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时,你想象到了什么?再通过设计爱心卡片,随着音乐一张张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再传递给身边的同学,亲身体验“爱的传递”这就是让学生通过音乐进行爱的体验,在体验的同时也理解了音乐的情绪变化,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有爱就要传递,才能使爱满人间。

(四)“六动”教学,强化情感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刚进校园,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很好奇,他们愿意尝试新颖的东西。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情感体验可以多样化的,除了语言、身体律动以外,还可以进行“六动”教学即动眼、动脑、动心、动耳、动手、动口中进行体验。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感官器官,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森林的歌声》为例,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请大家认真聆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回答:青蛙、流水声、笛子声等。教师展示: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大自然珍贵的动物(课件展示图片)在导入部分就采用了“动耳”和“动眼”。在聆听三个不同主题时,让学生分别哼唱主题 1(动口)旋律、跟着主题 2 做律动(动手)以及思考主题三的音区、速度、音色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动脑),最后完整聆听,让学生的身心仿佛置身于神奇的大自然中(动心)。

(五)引导创作,升华情感

就小学生而言,鼓励他们创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满足,创作的初级阶段可以先从改编歌词入手,比较适合低段的小学生。例如,《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西班牙歌曲,四二拍,乐曲生动模仿了小鸭、小狗等动物的叫声,非常深受学生的喜爱。当学生学会唱歌曲以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把这些小动物的名字换成你们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这个编创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既简单又能满足他们的创作欲望,学生很积极参与编创环节活动中,在改编演唱的同时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是非常快乐的。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创作手法可以让他们编创旋律,比如用同头换尾或者同尾换头的方式进行创作,笔者发现,凡是学生自己创编的旋律,他们都会非常喜欢,能够主动进行创编,体现了良好的音乐情感与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海英,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21-12-13

[2]姜桂萍,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探究[J].新课程,2021-12-01

[3]郭莉,如何在音乐课上培养德艺双馨的小学生[J].新课程,2021-11-24

猜你喜欢

欣赏教学情感体验小学音乐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