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

2022-01-04吕小英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差异性分层教学初中

吕小英

摘要:数学课程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本文主要分析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原则和实施策略,从而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灌注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堂学习体验。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以及认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那么势必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要结合当前的教学现状以及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充分尊重学生们之间存在的差异,积极引入分层教学理念,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一、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原则

为了充分发挥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际效能,教师要切实遵循以下两方面基本原则:其一,差别随动原则。在实施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模式和教学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切实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其二,激励原则。在实施初中数学课堂分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对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从而有效克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难心理和逃避情绪,让学生能够以一种更好的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将班级学生科学合理地分为若干个层次,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对于数学水平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将他们集中分配在A组;对于数学水平中等,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将他们集中分配在B组;对于数学水平高、学习能力好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将他们集中分配在C组[1]。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根据班级学生在一段时间的综合表现,对班级学生分层进行动态化管理,使得班级学生分层能够更加符合学生们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并且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各项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教学目标设定在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要对教学目标设定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现状,设计适宜全体学生长久发展的分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设,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和解决对策,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將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目标、中层目标和高层目标。对于基础目标而言,它更加关注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定理以及基础知识点的掌握。为了实现该目标,教师要可以对数学概念、数学定理以及基础知识点进行全面剖析,让学生们能够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对于中层目标而言,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以及技能提升。为了实现该目标,教师可以设置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高层目标,它更加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为了实现该目标,教师要可以鼓励学生们进行一题多解,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当前的教学实际和教学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从而充分发挥发挥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效能。比如教师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关内容的教学实践中,就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A组学生而言,教师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并引导学生感受数学课程与生活实践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对于B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课本上的应用题,让学生能够在解题过程中,全面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对于C组学生而言,该教师启发学生们解决生活实践中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2]。

(四)对作业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教师应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让家庭作业能够切实符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有效提高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切实减少学生由于题目难度较大造成的作业抄写现象。比如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为学生设置具有一定难度梯度的家庭作业。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家庭作业中的1/3进行完成[3]。这种家庭作业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同时达到知识巩固和技能提升的根本目的。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作业评价进行有效分层。比如对于一些容易容易骄傲自满的学生而言,教师要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使其能够意识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对于一些容易自卑敏感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尽可能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切实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能够意识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优点[4]。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传统模式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正在面临被淘汰和被遗弃的境遇。近年来,“因材施教”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要切实加强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应用,有效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需求,从而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杰为.核心素养下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J].新课程,2021(37):46.

[2]许文京.尊重差异 分层提升——构建初中数学有效课堂之分层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1(18):3-4.

[3]刘良勇.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施[J].试题与研究,2021(01):107-108.

[4]丁燕霞.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23):99+101.

猜你喜欢

差异性分层教学初中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