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身以广学为先 立学以思政为本

2021-12-30王丹妮李雅琦王文强

甘肃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跨学科思考实践

王丹妮 李雅琦 王文强

【摘要】在高中开展跨学科课堂思政对知识建构、思维发展、实践进阶和立德树人都具有重要意义,思政应贯穿在各学科当中,服务于各个学科,促进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同时在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过程中得以生发和成长。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并非是对立的,它们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两类学科有机结合为思政在其他学科的落实找到了科学论据,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发展课堂思政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课堂思政;跨学科;意义;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1—0034—03

高中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前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和提升,后是对青少年终身学习、职业规划、人格完善的准备和奠基。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课堂思政,即是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立之初,为青少年指明发展方向、树立目标、滋养精神,引导他们成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的时代先锋。

现行高中课堂思政的落实多依靠人文各学科,但是单一学科视域下的课堂思政难免单薄,或囿于实践不足,或囿于教师视野受限。因此,高中课堂思政的实践存在以下问题:理论充足,但实践不足;偏科严重,故协同不足;高瞻远瞩,而落实不足。因此,笔者尝试在高中开展跨学科思政课堂,以助力基础教育立德树人作用的全面发挥[1]。

一、高中跨学科课堂思政的价值

(一)对课堂思政知识建构的意义

在高中课程综合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浪潮下,课堂思政应运而生,有机地将各学科统一在高中新课改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之下。然而,新课改仍处于探索阶段,学科壁垒难以完全打破,对于现阶段高中生而言,他们多有学科意识,难明各學科联系。所以现阶段课堂思政的开展,在人文学科如语文、政治、历史课堂司空见惯,但是在自然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堂上,便只能从价值观上予以浸染,难以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如果能将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发展成为综合型人才,更有助于课堂思政的全面落实,解决了人文学科为课堂思政撑门立户,而自然学科心有余力不足的困境。

(二)对课堂思政思维发展的意义

一般认为,人文学科偏重于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的形成,自然科学则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两类学科相互配合、补充,最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和创造能力。实际上,没有哪种思维只能形成在某一学科之中,通过跨学科教学,具体地指导学生将错综复杂的知识上升成思维方法,凝结成他们的思维品质。

课程思政思维的提升建立在各学科思维之中,但是就目前的课堂思政实践来看,主要关注点依然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层面,鲜少提及课堂思政的思维建立;还有部分课堂思政将教学目标等同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目标,未能建立课堂思政思维方面的认识。故而,跨学科思政课堂的实践借助特定的教学内容,以合理的角度开展跨学科教学,打通各学科思维通路,综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新路径。

(三)对课堂思政实践进阶的意义

目前,高中课堂思政的开展依然多为教师进行课堂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科学习,课堂的中心仍然是各学科学习,有效的课堂思政的实践少之又少。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在学科育人价值之下,跨学科课堂思政丰富了课堂思政的实践,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各学科课堂思政实践的有限和不足,跨学科课堂思政为课堂思政实践扩大了实践范畴,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打破了课堂思政重精神少实践的现状,将课堂思政实践落在各学科学习实处,对学生终身实践有长远的意义。

(四)对课堂思政立德树人的意义

课堂思政的意义莫过于立德树人,跨学科学习的意义不仅是知识的剪接,是思维的融合、能力的综合,更是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升。较单一学科而言,跨学科学习在各学科价值和核心素养之下,给予了学生更多思考的角度,在充实感性认识之上,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提高政治认同、加强科学精神、最后推进公共参与的自觉性,让他们感受到思政内容是殊途同归的辐合,而不是抽象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

二、高中跨学科课堂思政的课程设计实例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命’与‘运’”——以学术巨著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为媒介,开展高中跨学科(语文+生物)课堂思政的实践[2]。

(一)设计原则

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命’与‘运’”这一主题,以任务群设计为核心,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二)目标确立

1.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分析本书的科学论断,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论基础;从人文科学角度了解本书的基本论点,认识科学论文的写作特点并能够进行创作。两个学科共同引导学生“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做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

2.通过语文和生物学科的协同阅读,秉承科学精神,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立足国际现实,拓宽国际视野,明确历史担当。

3.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局视角,提高青少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4.促使青少年自觉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价值观,知行合一,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实施策略

语文学科——指导阅读科学论著方法;概括学术观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论证结构和思路;总结学术专著的写作特点;学习写作阶段性阅读心得报告;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命’与‘运’”这一主题,写作学术小论文。

生物学科——提取书中“生命观点”;确定与各阶段相关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用书中观点进行解释;开展讨论,引发学生对当前阶段理论的质疑或认同。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命’与‘运’”这一主题,写作学术小论文。

(四)具体落实

1.第一阶段:“命”——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认识自我)

阅读内容:1~5章(第一章为什么会有人呢;第二章复制基因;第三章不朽的双螺旋;第四章基因机器;第五章进犯行为)

(1)语文学科

阅读指导:①阅读1~5章的内容,找出每一章节的中心句,并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主要内容;②围绕每章节标题内容,在对应章节整理关注点、问题点、质疑点;③通过整理1~5章内容,回答何谓“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

(2)生物学科

合作讨论:一个成功的基因体现在它的自私性还是无私性?螳螂交配时是否表现出了明显的自私行为?企鹅下水之前如何试探水中有没有鳄鱼?你还能举出哪些在动物或人类身上体现出的自私行为?

探究质疑:如何解释在父母,尤其母亲会在子女身上表现出的明显的利他行为;如何解释一个群体中总有一部分个体主动承担群体所面临的危机(如草地上的羊群中总有一部分羊位于外围承担更多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地震、水灾、火灾等危机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等)。

2.第二阶段:“运”——个体实践活动对群体发展的意义

阅读内容:6~10章(第六章基因种族;第七章计划生育;第八章代际之战;第九章两性战争;第十章你为我搔痒,我就骑在你的头上)

(1)语文学科

阅读指导:①阅读6~10章的内容,找出每一章节的中心句,并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主要内容;②围绕每章节标题内容在对应章节整理关注点、问题点、质疑点;③通过整理6~10章内容,回答“个体实践活动对群体发展的意义”。

(2)生物学科

合作讨论:为什么一些生存能力较强的生物(如猩猩、老虎、人类等)反而繁殖能力相比其他生物却更低下?为什么一个群体中幼小个体总是受到更多的照顾?为什么进犯行为很少发生在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一个个体成员愿意为了群体利益自我牺牲的群体和一个不具备此特征的群体哪个灭绝的可能性小?

探究质疑:如何解释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对自己的竞争对手展开破釜沉舟的攻击;如何解释人口数量并没有如理论数据那样稳定增长的意义。

3.第三阶段:“共同体”——个体与群体休戚与共、和谐共生

阅读内容:11~13章(第11章觅母:新的复制基因;第十二章好人终有好报;第十三章基因的延伸)

(1)语文学科

阅读指导:①阅读11~13章的内容,找出每一章节的中心句,并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主要内容;②围绕每章节标题内容在对应章节整理关注点、问题点、质疑点;③阅读“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内容,在书中找到生物学依据。

(2)生物学科

合作讨论:在人类社会中流传并产生深远影响的除了基因还有什么?能否单纯用基因进化解释人类的进化?为什么人类具有表现出真诚无私的利他行为的能力?

价值认同:"我们的基因可能是不朽的,但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基因迟早要消亡","我们是作为基因机器被缔造的,是作为觅母机器被培养的,但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反对我们的缔造者"。

4.第四阶段:专题写作——小组抽签合作完成

(1)学术性小论文可选主题

①从《自私的基因》相关论述出发,理解“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②从《自私的基因》相关论述出发,理解“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③疫情之下,我国哪些做法体现了《自私的基因》相关科学论述,美国哪些做法违背了《自私的基因》相关科学论述;

(2)思政议论文可选主题

①如果自私是人的本能,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如何理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观;

②“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当代世界发展有何意义;

③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④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指导下,我们应当如何做;

⑤人生短暂是人类宿命的悲哀,如何让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

⑥如何理解“人类对抗本能的决心和能力成就了人类发展的冠冕”。

(3)议论文写作——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论述,以《我们憧憬的未来》为题进行写作。

三、高中跨学科课堂思政实践的思考

(一)始终如一与不务空名

所谓“立德树人”就是建立德业、树立人才,这是一项伴随学生成长的长期事业,绝不是一线教育中某个阶段的任务,更不应该是思想政治一门课的任务。“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思政应贯穿基础教育始终,持续地在各个教育阶段推进,同时在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过程中得以生发和成长[3]。

(二)博观经典与明志笃行

一直以来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被放在两个独立的领域,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教育改革逐渐发展的实践中,我们逐渐学会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系列问题,为落实基础教育指明了方向。故而,授业和传道不应是两个独立的体系。通过本次实践,作为学科教师的我们切身体会到在学科教育中贯彻思政教育对学生领悟其背后哲理的意义,体会到科学发展对国家、社会进步起到的推动作用,这就更坚定了我们进一步积极探索、落实跨学科课程思政的决心。

(三)泾渭分明与海纳百川

打破专业教育间的知识壁垒之后,我们发现了开展课程思政的新大陆,通过跨学科课程思政,单一课程思政中所面临的诸如社会科学缺乏说服力强的实证资料、自然科学视角窄难以延申等问题迎刃而解。同时,通过跨学科课程思政我们也带领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人类社会的两端遥相呼应、相互成就,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前行,共同促进着人类和谐发展。

(四)珠联璧合与顺理成章

在已有的课堂思政探索实践中,我们看到社会学科因缺乏现实论据使相关思想显得飘渺;自然学科则囿于科学知识本身过于具体,落实思政较为艰难。通过这次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跨学科思政我们发现两类学科有机结合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为思政在其他学科的落实找到了科学论据,同时也开拓了视野、指明了思政课堂的发展方向。

(五)功在当代与利在千秋

课堂思政是为了学生长远发展而进行的一项长期工作,其作用效果不会立即显现,其对学生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难以通过具体的量化来评价,但通过课堂思政确可使之在相关维度产生令人欣喜的纵向成长。因而对课堂思政不应设置笼统的评价标准,导致舍本逐末、揠苗助长的结果。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发展中思考,在实践中完善,各学科教师将课堂思政贯彻下去,将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实到位,是“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的必然要求。高中跨学科课堂思政发轫于高中思政课堂的开端,恰逢新时代下高中新课改的历史机遇,必将向前奔流不息。

参考文献

[1]陳丽.“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语文的德育功能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163.

[2]涂志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思政化[J].校园英语,2020(38):206-207.

[3]黄金霞.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以课程思政为视角[J].中国校外教育,2020(22):87-88.

编辑:丁翔

猜你喜欢

跨学科思考实践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