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豆粕型日粮补充NSP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及血液参数的影响

2021-12-29陆俊梅

中国饲料 2021年22期
关键词:聚糖消化率豆粕

陆俊梅

(石屏县宝秀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红河 662203)

玉米是动物饲料配方中最常见,使用量最大的原料,其易于消化,蛋白质和能量因品种不同而略有变化。玉米中的大部分能量来源于淀粉,但玉米淀粉的消化率变化很大,主要受非淀粉多糖的影响(吴端钦等,2015)。有研究表明,玉米和豆粕中的非淀粉多糖(NSP)对营养物质消化率有负面影响,因为每千克玉米中含有27~32 g木聚糖,而果皮中含有葡聚糖,这是导致玉的营养价值降低的主要原因(Landis等,2001)。因此,如何提高玉米消化利用率对提高其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此外,Knudsen(1997)报道,玉米和豆粕所含的非淀粉多糖(NSP)较多,其中玉米含有0.9%的可溶性淀粉多糖和6%的不可溶性淀粉多糖,而豆粕中可溶性多糖达到6%,不可溶性多糖达到18%~21%。在玉米-豆粕型猪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线性提高表观回肠消化率(王连生等,2010)。但在日粮中添加酶后,猪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并不总能得到提高。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是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酶的效果,因为断奶猪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较低,特别是对NSP水解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此外,由于植物细胞壁含有难易消化的化学成分,因此,NSP酶具有消化细胞壁成分的功能,进而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由于猪自身不能分泌可以消化NSP的酶,如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因此,在日粮中补充外源NSP酶不仅可以降低原料中NSP的抗营养特性,同时还可以释放被动物利用的营养物质(张旭等,2013)。然而,外源酶的作用是可变的,它取决于动物日龄、日粮营养水平和原料类型等。目前关于玉米-豆粕型日粮添加外源NSP酶对断奶仔猪影响的报道有限,且存在不一致的结果,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玉米-豆粕型日粮补充NSP酶对仔猪断奶后前4周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将640头24 d断奶、平均体重接近的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NSP酶组在两个阶段的基础日粮中添加150 mg/kg NSP酶(5000 IU/g木聚糖酶和4000 IU/g葡聚糖酶),试验分为断奶后1~14 d和15~28 d,共4周。

表1 断奶后前4周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2 饲养管理 试验期间,断奶后第一周室温维持在30℃,之后每周下降1℃。每个重复仔猪共用4个料槽和6个饮水器,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周记录饲料用量,并对仔猪进行称重。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在试验结束前3 d,每个重复选择体重接近的6头猪进行代谢试验,参考于长宁等(2015)的报道结果,采用全收粪法收集3 d粪便,烘干粉碎后用于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同时在试验结束当天,每个重复随机选择4头猪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后用于测定血清参数。

1.4 数据分析 各重复数据用Excel做均值和标准误差处理,将各指标的平均值代入SAS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中,采用T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粮补充NSP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对照组与处理组仔猪断奶后14 d体重、1~14 d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及各阶段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NSP酶组仔猪断奶后28 d体重、15~28 d和1~28 d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6.47%、19.05% 和 13.06%(P< 0.05),但 15~ 28 d和1~28 d料重比分别显著降低16.27%和11.90%(P< 0.05)。

表2 玉米-豆粕型日粮补充NSP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日粮补充NSP酶对断奶仔猪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NSP酶组仔猪断奶后28 d的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98%、5.82%和3.99%(P<0.05),而两组仔猪粗脂肪和淀粉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玉米-豆粕型日粮补充NSP酶对断奶仔猪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2.3 日粮补充NSP酶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及粪指标的影响 由表4可知,对照组与NSP酶组血清大部分生化指标(葡萄糖、肌酸酐、球蛋白、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NSP酶组断奶仔猪血清尿素氮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1.76%(P<0.05)。

表4 玉米-豆粕型日粮补充NSP酶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NSP酶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优于对照组,这与Fang等(2007)报道的结果一致,其研究发现,添加木聚糖酶可显著改善饲喂玉米、大豆和油菜籽基础型日粮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同时在小麦基础型日粮中添加NSP酶也能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Nortey等,2007)。但关于NSP酶对生长性能影响结果并不一致。如Passos等(2015)研究发现,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补充NSP酶对生长猪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无显著改善作用。作者推测,各研究中添加NSP酶的效果存在明显的矛盾,主要是由于动物日龄和饲料原料组成差异造成的。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补充NSP酶对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减弱,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能力增加,酶系统成熟,肠道微生物种群增加(王淑云等,2013)。在本试验中,添加NSP酶后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说明NSP酶对日粮各成分消化率有影响,同时粗蛋白质消化率的提高与细胞壁纤维成分的降解有关,因为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氮。Knudsen(1997)报道,玉米和豆粕所含的NSP较多,其中玉米含有0.9%的可溶性淀粉多糖和6%的不可溶性淀粉多糖,而豆粕中可溶性多糖达到6%,不可溶性多糖达到18%~21%,补充NSP酶中的木聚糖酶水解阿拉伯木聚糖,从而使内源性消化酶能获取捕获的营养物质。同时添加木聚糖酶可降低阿拉伯木聚糖的有害影响,提高氮和总能的消化率。

尿中排出的尿素是猪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生的主要含氮最终产物,尿素氮浓度与氮排泄率呈较强的线性关系(Kohn等,2005)。在本试验中,NSP酶组断奶仔猪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说明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NSP酶后氨基酸分解代谢效果更好。同时,Whang和Easter(2000)报道,猪体内尿素氮浓度与饲料效率呈负相关。在本试验中添加NSP酶降低了尿素氮浓度,这与饲料效率显著改善的结果一致。

4 结论

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补充150 mg/kgNSP酶可以降低血清尿素氮水平,提高干物质、粗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进而提高仔猪断奶后4周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

猜你喜欢

聚糖消化率豆粕
小麦型饲粮中添加酸性木聚糖酶对肉鸡消化道食糜黏度的影响
植酸酶对肉鸡氨基酸回肠消化率影响的系统观
木聚糖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断奶仔猪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羧甲基化对木聚糖结晶能力及水铸膜成膜性能的影响
非淀粉多糖对肉鸡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
如何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2020.8.20 生物帮)
豆腐消化率缘何高于豆浆
全国各地豆粕价格行情
全国各地豆粕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