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2021-12-09吴晓萍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引导小学

吴晓萍

摘  要:学好数学是帮助小学生打好成长进步基础的重要途径,而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累积多样化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素质,推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数学教师为了解决学生以往在学习活动当中深度不够,过程过于形式化和学习被动化的相关问题,就必须加大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引导,鼓励学生建立正确的实践学习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引导;动手操作

数学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的动手实践,并将其作为保持学生学习兴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强调利用多样化的操作材料指导学生掌握抽象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完成思维与意义建构。动手操作是学生展现主体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很容易让学生因为操作当中漫无目的和中心把握不足而出现失误,不仅无法达成知识学习和应用的目标,还会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浪费,影响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对此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学指导作用,鼓励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并鼓励他们在实践当中积累经验,锻炼思维和发展能力,从而完善数学综合素养。

一、小学数学中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意义

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包含动手实践相关内容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动手操作能力。教育工作者在数学课堂上应当重视实践的重要性,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基于数学不同于其他传统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很多学生会觉得这样的学科过于枯燥,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增加动手实践的相关内容能调动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数学方面的高效学习,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此外学生在课堂的动手实践环节中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认识,这种二次认识可以有效提升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增强其学习效率,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热情。除此之外,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信,为学生多方向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为学生未来的人生铺平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中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践策略

(一)基于动手操作培养思维

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数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数学思维的参与,这种思维不仅包含基础的学习能力还包含逻辑思维等其他相关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思维能力不足,或者是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选好方式方法,好的数学学习方法会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度以及兴趣爱好,改变过去灌输性和以教师为权威的指导模式,让学生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双手与大脑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动手能够让大脑更加明智且获得发展,动脑又能够让手更具创造性。数学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多样化的操作机会,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活跃思维与展现思维提供平台,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让学生理解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相对简单的图案图片如图1,要求学生通过用手折叠操作的方式来验证两部分是否重合,借此判定对称图形和不对称图形,并找到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图形上标记出来。等到学生掌握了这些简单的图形之后,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建筑与风景的图片资料,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折叠当中获得发现对知识进行二次认识。为了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创意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设计优美图案开展图案评选活动,增加学生间的良性竞争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二)利用操作活动消化知识

在学习活动当中,教师给予学生的最好刺激就是学习兴趣,这样的兴趣会让学生受益终身,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学生未来人生中的重要一步,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在充分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兴趣之后,学生会发自内心接纳知识和教师的指导,并且生成主体参与和自主思考的热情,真正做到发展出学习的内生动力,在玩耍中学习并在其中发现学习的趣味,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全面综合发展。动手操作就是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生成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游戏和实践方面抱有着极高的热情,对于多样化的操作活动也有着强烈的参与热情,也愿意操作活动掌握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消化和理解水平安排操作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材料,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和小组实践中快乐学习。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为了帮助学生对本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消化理解,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边长是一厘米的正方体,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正方体拼成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拼成图2当中的形状,然后分别从前面与侧面进行观察,并画出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发现三个图形,从前面和侧面看都是相同形状的,如果是从上面看的话,则能够看到不同的形状。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从上面看的图形平面图,增强学生立体观察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效果。

(三)加强动手操作反思总结

动手操作是数学教学当中的重要调味剂,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知更加深入和全面,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個性化构思和创造力发挥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尝试当中获得多样化的启发。动手操作不能够简单理解成根据给定的材料,按照教师给出的步骤完成相关的操作任务,还应该认识到动手操作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从操作到总结反思再到操作这样的良性循环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操作当中完成对复杂知识点的消化吸收和灵活运用,增强学生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能力。所以在完成操作任务之后,教师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反思总结思考自己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并自己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在下次动手实践中不会重复相同的错误,真正做到有意义有进步有提升的动手实践,而不是被动消极地无效参与其中。例如,在完成三角形的相关操作之后,教师在带领学生整理好实践结论之后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让学生依次说一说自己在操作当中得到了哪些收获和启发,并带领其他学生对此进行评价,对于发言精彩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实际或精神上的鼓励。针对发言流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动手操作过程说一说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麻烦和挫折,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谈一谈遇到问题时的心理活动和解决一系列问题时的感想,思考其中所运用到的策略方法以及给未来学习带来的启示。然后教师让学生思考操作当中的错误,尝试找到错误出现的原因和正确的修正方法,归纳出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并在之后的实践中予以调整。

(四)习惯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人类的知识大多数都是来源于生活当中的,数学虽然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基础学科但它也依然如此,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仅仅是为学生培养基础数学思维所提供数学的冰山一角,真正的数学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从实践中认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是小学数学教学动手实践培养中重要的一环,要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意识深入到学习生活当中去,从而在生活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进而增加自己的学习能力,做到多角度多方面综合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作为年龄偏低的孩子往往缺乏自制力,缺少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在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的过程中,老师的积极参与和引导过程至关重要,老师要明确自己的督促角色。比如说,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段时间内动手两到三次的实践家庭作业,其内容需要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但是需要与数学相关知识相结合,在实践之后,要求学生做好实践笔记,具体包括实践内容,实践目标,实践结果,实践心得等。但是实践学习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立刻适应的,比如某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作为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指导,并给予他们更大的容错尝试空间,但是这样的宽容并不能是无限制的,无限的宽容可能会滋生学生的惰性,作为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积极的一面,当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经过努力达到平均标准时应给予一定的奖励。教师应当每周要求学生上交他们的实践笔记并对比笔记进行评判检查其中的内容,对于完成比较好的学生的作品可以展示给其他学生看,并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随着实践学习长时间的推行,学生会习惯性的养成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和习惯,在不需要老师督促的情况下也能做到实践与知识相结合,这样其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会有质的突破。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决定了要让学生真正学好数学,就必须把操作放在重要地位彻底变革,以教师为权威,以被动灌输为重点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做数学当中调整以往的学习行动,坚持做中学,推动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当中给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实践操作机会,并让学生掌握实践主动权,使得學生可以在一系列的实践学习和动态参与当中,把握学科知识,享受数学学习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许燕频.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活动的认知特点及指导策略[J].教育探索,2018,(11):65-66.

[2] 姜培华.让有效操作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J].小学教学参考,2019,(11):40-41.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引导小学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