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探究

2021-12-08黄海波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民俗文化传统文化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语文课程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问题,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民俗为主导,以地方的风土人情、学生生活为基点,讲授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礼仪,有利于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播民俗文化。

【关键词】民俗文化 传统文化 礼仪教育

【中圖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2-0051-02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我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承载着民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托民俗文化资源开展相关民俗文化教育,对丰富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拓宽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深度与宽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教育进行探究,为开展针对性的民俗文化教育提供思路。

一、以民俗文化为主导,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与民俗相关的内容,教师要具备对民俗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资源,设置民俗文化相关教学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进而实现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中国建筑的特征》(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时,教师在基于教材内容讲述中国建筑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各地相关的民俗文化。首先,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向学生介绍中国建筑的结构和特征等知识点。其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家乡建筑的特点,在学生分享家乡建筑特点的同时,教师拓展与建筑相关的民俗文化,从而让学生发现民俗、学习民俗,引导学生对建筑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进行思考和理解,实现对学生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目的。

又如,教师在讲解《诗经两首》(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时,可以通过讲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民俗知识,同时古今联系,引导学生增加对当下民间流传诗歌的了解,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如广西山歌是广西民俗文化的特色文化之一,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家乡相关的山歌,通过音频、视频等视觉、听觉享受既活跃课堂氛围,又让学生对广西山歌的民俗文化加深了解,从而增强对地区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二、以学生生活为基点,对接民俗文化资源

新课改提出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本。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教育的时候,也应该以学生生活为基点,选择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与学生现实生活对接的民俗文化开展重点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与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体会民俗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现实生活,做到古今对接,充分发挥民俗文化教育的价值。

如教师在讲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时,可以借着“脍”这个民俗文化主题,开展饮食相关的民俗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加深对我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的热爱。中国古代即有生吃的习俗,生食叫做“脍”,也就是“脍炙人口”的“脍”。诗词中的“脍”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官员张翰的故事有关,张翰以想念家乡的美食鲈鱼脍为由,对其上司齐王提出辞官回乡的请求,此事被当时文人视为潇洒风雅之事。之后,张翰的上司齐王在“八王之乱”中失败,张翰因已辞官还乡而得以成功躲过一场劫难。对此,南宋的文人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认为,张翰得以躲过劫难不是因为张翰好运气,而是在于张翰具备好眼光。辛弃疾认为张翰已看出上司齐王将要垮台的苗头,就以想念家乡美食为借口,躲避了一场灾难。对诗词“脍”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品读此词,加深学生对“鲈鱼脍”的理解。这样,以民俗美食文化为切入点,让学生对诗词中的“脍”有了进一步了解,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对现实生活的代入感。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辛弃疾写这一首词的目的,旨在表达自己不愿意如典故中的张翰一样,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为寻求安逸与舒适而隐世,这也表达了辛弃疾不顾个人生死安危、一心为国家为百姓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对传统的民俗文化的了解,还加深了学生对词作主题思想的理解。

三、讲授民俗文化,教授传统文化礼仪

“民”就是子民的意思,主要指普通的老百姓;“俗”就是通俗文化,也就是生活领域文化。因此,民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与大部分普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也是一块反映古代人民生活的活化石。民俗文化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内容,也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如从古至今民众生活中所蕴含的礼仪。当前,素质教育语文观提倡语文教育要与社会生活密切契合、有机联系。因此,教师应进一步激活语文课堂中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推动民俗文化的人文情感、道德品质与实践生活相互融合,推动民俗文化教育,实现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的目的。

如在开展《古都的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讲述与秋天有关的民俗活动,即与秋天相关的民俗节日,如古人在“重阳节”时会“登高”“赏菊”。通过民俗知识的相关拓展,学生在了解民俗节日活动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古人重阳节的节日情怀与节日气氛。同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关场景,如有目的地组织集体过节活动,让学生感受古代节日的热闹与欢快的气氛,以及体验节日的习俗中蕴含的礼仪精神,教育学生懂得“重礼”的风俗传统。学生通过实践的体验,领悟到相关礼仪文化,懂得对客人与长者要谦恭有礼,对教师要尊师重道,对同学要以礼相待,然后“有礼有节”地处理与同学的关系。

总之,民俗文化是活的泉水,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抓住泉水的精华,并且把这些精华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改善教学方法,传授民俗文化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僵硬与刻板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需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民俗文化教育的实效。语文教师可采取直观、形象、生动、新颖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开展情境化教学,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故事叙谈等多种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生动地表达出来,达到丰富学生民俗文化知识的目的。

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角色表演与诵读的教学方式,通过表演者的语言、动作创设沉浸式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对教学课文的故事情节进行疏通。其中,教师抓住“酒”这个关键词,对学生开展与酒相关的民俗文化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中“酒”出现的场景,并让学生思考酒对小说情节发展推进的作用。如故事情节开头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先是李小二在酒馆听到一些差拨等人在窃窃私语,然后把这一件事情讲述给林冲听,于是就有了“买刀杀敌”的情节。之后,随着高潮事件的发展,最终引出“林冲雪夜杀敌”的情节。可以看到,在这篇课文中,“酒”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酒”作为道具也有利于塑造林冲的人物形象。这时候,教师可以借此说明,“酒”是中国民俗文化中重要的饮食文化,并借此拓展相关酒文化知识,帮助学生累积民俗文化知识,使学生得以更好地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因此,通过凸显开放性与主体性的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阅读民俗文化经典著作,提升语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这句话就是说,不仅让学生好读书,也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引导学生不要死读书或者读死书。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阅读民俗文化书籍,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民俗文化教育任务不可能只是在课堂上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阅读课与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完成民俗文化经典的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民俗文化素养。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酒”的民俗文化书籍,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引导学生从这些书籍中体验丰富的人生哲理与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在思考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的时候,形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行为准则与思想准则。

总之,语文课堂作为传承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民俗文化的教学价值,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教材相关的民俗文化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2]高有鵬.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民间文学史[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作者简介】黄海波(1978— ),男,汉族,广西博白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育。

(责编 李 舟)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民俗文化传统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