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趣”为基,建构优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2021-12-08宣敏

文理导航 2021年32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优质兴趣

宣敏

【摘 要】生本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课程的不断融合,使教师意识到创建趣味课堂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地遵循学生的兴趣偏好,利用游戏活动等,调整传统教育结构,以便在建设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中,逐步打造优质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兴趣;小学信息技术;优质

现代化资源的发展,使人们处于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之中,人们随时随地与外界的信息进行交互,既从外界获取信息,也向外界输出信息。信息技术学科就是引导学生发展信息素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重要学科,打造优质信息技术课堂,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换,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而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也是学生获取一切知识的精神支柱,对此,教师应当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手段。

一、游戏为基,在玩乐中学习

游戏对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当教师将教育内容与游戏相整合时,学生也愿意在游戏中耗费自己的精力,进行知识的建构。所以,在讲解信息技术知识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计游戏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但是,在设计游戏时,教师也要兼顾游戏的教育价值和娱乐价值,避免二者失衡,影响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质量。

比如,在小学信息技术《用键盘打字》这一课的教学前,学生已经对字母键的指法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并不熟悉,为了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打字技巧,逐步形成盲打的技能,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建“青蛙过河”等游戏活动,帮助学生进行练习。在实际的活动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学习中英文的输入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指法。在学生进行简单的练习时,教师也要为学生渗透“巧记键位,灵活移指”等口诀,增强学生对盲打技巧的认识。当学生熟悉了基本的打字方法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述“青蛙过河”这一游戏的基本规则,以便学生能够按照秩序参与游戏活动。当学生玩转游戏活动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建竞赛平台,从而进一步激活学生玩游戏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打字练习。

透过上述案例可见,教师按照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内容,为学生设计恰当的游戏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信息素养,逐步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

二、因材施教,在差异中学习

受到教育经历、生活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有着自身独特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所以,当信息技术教师按照同样的方式,为学生講解相同的信息技术知识时,会带来不同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即有的学生表现出兴趣满满,并且较快地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而有的学生则表现出兴致缺缺的状态,同时伴有理解进度缓慢等问题。对此,为了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有学生都可以高质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不同需求,为学生设计差异化的学习形式。

例如,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收发电子邮件》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操作经验,为学生进行分组和差异施教。具体来说,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先为学生提出“你有没有电子邮箱呢?你会用电子邮箱吗?”等问题,以便透过学生的回答,判断出学生是否具备电子邮箱使用经验。随后,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并透过分析,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差异性的学习活动,如对有电子邮箱使用经验的学生,教师通过分析,能够认识到他们更倾向于独立学习,对此,教师为其提供微课等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而对于没有电子邮箱使用经验的学生,透过分析,教师可以看出他们倾向于以小组的方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对此,教师则为其安排合作学习的小组,组织学生在集中集体智慧中,提高学习电子邮箱的效果。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符合自身学习需求的学习方式中提高学习的实效。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信息素养和学习需求,为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使学生在差异性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从而强化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

三、自主实践,在体验中学习

信息技术学科带有强烈的实践色彩,当学生单纯地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后,很难真正有效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同时,单向灌输的方式,也会占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降低学生自主建构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所以,为了打造趣味性的教育环境,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予学生一些自主操作和自主表现的机会,促使学生利用自己的双手,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印象。

以小学信息技术《画多边形》一课的教学为例,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直接为学生讲解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而是鼓励学生在自主操作中逐步领会其中的步骤。在活动中,教师先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花盆,并引导学生使用多边形工具来画花盆。随后,学生先翻阅教材,观看教材上图文并茂的操作方法,逐步在头脑中整理操作的流程。之后,教师比照教材上的内容,自主利用多边形工具进行操作,以便在实践操作中,亲身体验多边形工具的应用方法。当学生使用多边形工具画出了花盆的结构后,教师为学生搭建成果展示的平台,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制作流程,以便学生在获得其他同学的点评和教师的专业性指导中,真正地掌握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师让学生以亲身实践的方式,自主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感知,并搭建成果展示的平台,能够让学生在体会到成就感的同时,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强化计算机操作技能。

四、巧设悬念,在探究中学习

问题是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常客”,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将问题当作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的工具,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并透过学生的回答,判断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建构情况。而问题也是引发学生探究思维的重要桥梁,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看到学生拥有极强的好奇心,善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思索。对此,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主动地利用问题为学生创建未知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自主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究。

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花朵缤纷》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问题贯穿在课堂的始终,促使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活动。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播放scratch动画“花”,并向学生提出“舞台上出现了什么呢?”“有哪些新颖的地方呢?”等问题,让学生透过直观的作品,产生思考的动力。之后,教师继续向学生提出“你知道这个花是如何制作的吗?”“这个动画制作的过程,与印章盖花朵,以及画正多边形的方法有什么差异吗?”等问题,促使在探究这些问题后,逐步认识到用scratch画出一朵花的流程,以及使用scratch画花的特点。

教师将问题与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能够让学生基于问题产生探究信息技术知识的欲望,以便学生在主动思考问题、解答问题中,提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建构质量。

五、生活案例,在类比中学习

信息技术遍布我们的生活,在课堂上,教师帶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在实际的问题上,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同时,相较于课本上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形象、直观的生活案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连接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基于生活的角度,削减对信息技术知识的陌生感,以便在理解生活规律的同时,可以增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

以小学信息技术《整理文件》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将原本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比作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以便学生在把握生活规律中,提高对文件整理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提出“我们在生活中都将衣服放在哪里呢?你有观察过柜子里衣服的规律吗?”等问题,使学生主动地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索衣服的收纳处,以及衣服收纳的规律。随后,教师为学生进行总结“在生活中,我们的衣服是分门别类地收纳的,我们的衣服常常与父母的衣服分开进行收纳,而不同季节的衣服也会被分开收纳”等。之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为了参加演讲比赛,小红之前在电脑里保存了一份稿子,但是现在却找不到了,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些现象吗?我们应当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地提出“如果我们收纳文件,像收纳衣服一样进行分类,那么很快就能找到需要的文件了”的想法。结合学生的想法,教师顺势为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并以生活中收纳衣服为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对文件整理的认识。

可以看出,教师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进行课堂导入环节和施教环节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基于自己熟悉的内容,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品质。

总而言之,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支撑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技术知识探究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为了打造优质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应当意识到创建趣味课堂的必要价值,主动地利用游戏、问题等,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史玉玲.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J].学苑教育,2020(29):73-74.

[2]孙丹骅.注重实践  增强趣味——构建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模式[J].新智慧,2020(34):21-22.

[3]唐柯.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12):37-38.

[4]倪前亮.基于学科特性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讨[J].考试与评价,2020(12):150.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兴趣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